0 引言
ERP的實現需要通過實施成熟的企業級信息管理系統,它貫徹了統一的業務流程,包含了企業各種基礎業務數據、產生各種企業管理報表,是能夠全面體現企業經營情況的綜合管理系統。企業數據標準化包含2個方面,一是企業數據標準的制定,制定后應當及時以企業公文的形式發布,讓相關人員了解并執行;二是標準數據的維護。主要是對標準數據進行增、刪、改,以確保標準數據滿足業務需要。
數據維護工作要高度重視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建立規范數據維護的流程和制度。不管是對基礎數據的維護(包括對物料、供應商、客戶的編碼增改等),還是對業務數據的更新(如訂單的業務數據錄入,庫存的變更等)都應遵循這些流程和制度,以減少數據維護中的風險。文中對ERP項目中核心主數據的幾種維護策略和維護模式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分析�?梢怨┎煌�ERP項目選擇其適合的數據維護模式和維護組織及流程方案。
1 核心主數據
核心主數據是屬于集團層面需要重點關注和統一管理的基礎數據,集團層核心數據有以下特點。
1)核心數據指此類數據存在于企業全壽期管理中,且需要從行業角度出發統一制定編碼規則。
2)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將集團層核心數據分成三大類:全壽期鏈核心數據(物料、設備、功能位置、WBS結構、設備分類)、財務核心數據(會計科目、資產、供應商、客戶)和人力資源核心數據(人員、組織機構)。
3)核心數據間會存在相互依賴關系。例如,對于某一具體物資,在設計、施工、運營全壽期內可能分屬物料、設備、資產。相互之間存在邏輯聯系。方案設計時需要通盤考慮。
4)所涉及到的核心數據的編碼方案均基于實際業務需求編制而成。
2 核心主數據維護策略
核心主數據的管理是ERP項目中的核心工作之一,主要通過以下3個方面來確定核心數據的維護策略。
2.1 確定核心數據管理總體模式
總體模式包括:集中式、分散式、適度集中式等。
1)集中模式。由集團管理所有的主數據,如總賬科目、供應商主數據、物料主數據、成本中心、設備主數據等,下屬各成員公司不維護任何數據。使用此模式的企業特點是業務類型統一,業務內容相近,企業較小。
2)分散模式。集團不管理任何主數據,由下屬各成員公司根據業務需求負責維護自已掌握的所有主數據。使用此模式的企業特點是業務較分散,多頭管理,利益端較多的企業。
3)適度集中模式。由集團管理部分核心主數據,如總賬科目、供應商主數據、客戶主數據、物料主數據等,下屬各成員公司根據業務需求負責維護自己掌握的部分主數據。使用此模式的企業特點是主業較鮮明的集團性企業,如:中石油、中國電信、申能股份等。
適度集中模式,即根據數據類型和數據內容區分集團統一維護和分散維護及管理。適度集中模式中又有多種子模式。經過對各類核心數據業務操作的特點進行分析后。確定適度集中模式的主數據維護方式(見表1),其中物料、會計科目、供應商、客戶需要統一管理。
2.2 確定數據管理的組織架構
根據數據管理的模式確定數據管理參與的責任部門。集團ERP項目數據管理的整體組織架構為:信息化領導小組一一信息管理部/ERP項目部一一集中數據維護組織一一成員公司數據維護組織。
2.3 確定各核心數據維護架構
1)物料。維護內容是創建新物料主數據,維護物料主數據基本視圖(描述、計量單位、分組、分類、管理屬性等),擴展工廠視圖以及其他視圖:維護機構是按照物料大類的不同,分散到專門的機構、各成員公司,維護時點是在集團數據組收到新增物料申請并核對物料屬性后維護物料主數據基本視圖。各成員公司按照業務需求隨時擴展工廠視圖以及其他視圖。
2)會計科目。維護內容是新建集團層數據和公司代碼數據;維護機構是集團財務科目維護小組和各成員公司;維護時點是在集團數據組收到新增科目申請并驗證合理性后維護集團層數據,各成員公司按照業務需求隨時維護公司代碼數據。
3)供應商。維護內容是創建新的供應商,維護新供應商基本數據(名稱、地址、稅號等)和公司代碼下數據、采購視圖;維護機構是集團數據維護小組負責和各成員公司;維護時點是在集團數據組收到新增供應商申請并核對信息后維護新供應商基本數據,各成員公司按照業務需求隨時維護公司代碼下數據、采購視圖。
2.4 繪制、確定集中管理的數據維護流程和制度
數據管理流程詳細描述了數據申請、數據維護工作步驟。
3 物料主數據維護
3.1 物料主數據維護組織
ERP項目的物料維護管理是在集團層面設立物料運維管理機構。并在各成員公司層面設立物料運維小組為各成員公司的各業務部門提供服務。
物料維護組織架構是集團層面(集團信息化主管部門一一集團物料數據集中運維組)一一成員公司層面(成員公司物料維護小組一一成員公司業務部門)。
ERP項目上線后整個物料運維方面涉及的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物料主數據管理的標準及規范的制定。
2)物料主數據管理的標準及規范的發布。
3)組織經驗反饋以及標準及規范的解釋。
4)例外問題的答復。
5)依照標準及規范組織對系統數據的檢查以及清理。
6)提出新增或修改物料主數據的需求。
7)對需求進行核實。初步判斷是否需新增物料數據。
8)物料主數據重碼的識別、判定。
9)在系統中新增編碼以及維護物料基本信息。
10)補充維護物料的擴展信息,包括工廠視圖、財務視圖等。
11)按要求對系統中的物料數據進行清理、補充。
3.2 物料主數據維護方案及流程
依照不同的管理思路以及工作職責的劃定,物料維護有以下3種運維組織方案。
1)集團運維管理組主要承擔管理職能。各公司運維組負責具體的系統操作以及數據的維護(見圖1)。
2)集團運維管理組除了管理職能外,還主要負責重碼的判別以及系統中新增物料等操作性業務(見圖2)。
3)集團運維管理組除了管理職能外,還主要負責進行重碼的判別。但系統中新增物料等操作性業務由各公司運維組負責(見圖3)。
3.3 物料主數據維護方案分析
上述3種物料維護方案在消除重碼、時效性、管理顆粒度等方面各有優缺點。具體方案對比分析如下。
1)方案1。集團運維組僅具管理職能。在預防重碼方面,各成員公司自行添加,在目前物料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可能造成重碼問題:時效性方面,各成員公司自行維護物料數據,對本公司的業務需求反應及時,時效性較好;物料管理顆粒度方面。各成員公司重點管理各自側重的物料數據,統一的標準及規范難以制定,如圖1。
圖1 物料維護方案1
2)方案2。集團運維組兼具管理及業務。預防重碼方面,運統一負責重碼的判定及新數據的添加,會對重碼現象有所改善;時效性方面,需要由集團運維組來進行重碼判別以及在系統中進行主數據添加,需制定方案及服務時效性標準以滿足成員公司的業務需要:物料管理顆粒度方面,集團運維組需要建立起全壽期的物料管理能力,如圖2。
3)方案3。集團運維組具有管理職能,并負責判斷是否重碼。預防重碼方面,運維統一負責重碼的判定,會對重碼現象有所改善。新數據的添加由各公司運維組執行,從SAP系統授權上無法保障運維審批流程的有效執行。需要配合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和定期的事后檢查:時效性方面,需要的采集、加工、整理過程中,要保證在數據結構的穩定、原始數據的正確和數據系統安全的前提下,以數據為中心,保證基礎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和一致性。在ERP實際運行中,數據的維護必須堅持“以數據為中心。實現數據標準化,完善數據最優化”的原則,數據的維護、原有數據的優化是數據維護人員艱巨的工作,如圖3。
圖3 物料維護方案3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集團型企業怎樣建立ERP數據維護模式呢?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41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