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長型企業替換ERP系統原因
由于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信息時代企業管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企業資源管理效率、較低企業運營成本、有利于企業融入到產業鏈大環境中,從而獲取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從本質上說,ERP不是企業管理,它僅是實現管理職能的一種工具,它的基本特征是高效率。但很顯然,ERP系統會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管理情況的變化、技術水平的變化、甚至廠商信息化戰略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我們分析,企業替換ERP系統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方面原因:這主要包括企業管理因素和企業業務流程模式變化而導致企業替換ERP系統,使其能夠適應新的情況。很顯然,企業組織結構由直線職能式演進為矩陣式或SBU模式時,企業的信息傳遞、指令傳遞模式等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企業ERP系統自然面臨這二次開發或替換。另一種情況下,企業業務流程發生變化后,比如由于流程優化以適應ISO9000系列的要求,原有的某些流程被取消,新加入了一些關鍵流程,大部分流程得到改善,此時ERP系統要想繼續進行流暢的運行,替換系統幾乎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很多情況下,在此開發可能比整套系統替換成本更高。
其次,由于技術變化的原因:如Web2.0時代,企業會考慮基于此技術架構其某些業務流程。SOA架構思想與模式出現后,盡管ERP系統被設計成柔性的、模塊化的、可重構的等等,但“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的時代,誰也不可能天真的期待由于某些新技術的出現,ERP就成了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創新是技術的生命線,沒有變化,沒有創新,技術就變成了常規,受到挑戰的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觀。
第三,由于信息化廠商的原因:企業管理信息化廠商的發展策略、技術傾向等,也可能對企業信息化軟件的選擇產生重要的影響,有朝一日所有的ERP廠商如果都采用了SOA思想架構其軟件系統,企業要想買到其曾經非常實用、經濟、而且用的非常習慣的那一套軟件系統,恐怕也會很困難了。正如,我們現在如果想去市場買一條64M的內存條,基本上很難買到,因為大家很少用了,生產廠家也就很少甚至不生產,在市場上很難買到也就不足為怪了。
2、國內成長型企業已進入ERP替換時代?
上面我們分析了企業替換ERP系統的三種原因,但由此推出企業已進入ERP替換時代的結論是否正確呢?我覺得,目前來看,這樣推理為時尚早。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門戶E-works的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ERP在中國制造業的普及程度還很低。整個制造業ERP普及率僅為10.4%,在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的機械行業,ERP普及率也只有15.7%。而經過我們對某市100余家制造業企業2006年信息化相關數據的分析,企業管理信息化實現情況如下表所示:
對以上圖表分析可見,已有44%的企業部署并全部實現了財務管理,其次是OA系統全部實現比例達到30%,再次是HR軟件和進銷存管理軟件達到24%。而70%以上的企業尚未計劃使用EAM、KM、BI、DSS等軟件系統,MRP/ERP系統全部實現和部分實現的比例之和也只有35%,有一半的企業尚未計劃使用ERP系統,由此可見,該市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窺一斑而知全豹,該市的信息化工作在全國來說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有一定水準的,ERP系統應用情況尚且如此,我們由此得出的結論只能是企業ERP應用市場還遠未飽和,企業ERP市場依然有著很多的機會有待挖掘。在目前情況下,說企業已進入ERP替換時代有些為時尚早。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成長型企業與ERP廠商如何實現雙贏?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9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