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圖1 火電廠ERP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框架 表1 火電廠ERP信息管理系統功能 3.3 ERP系統的管理結構設計 圖2 火電企業ERP信息管理系統結構 圖3 信息處理體系結構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世界電力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以歐美電力市場為代表,之前由國家壟斷的局面逐漸被市場競爭削弱,電力市場中,發電系統、輸電系統、配電系統逐步分離,之前的國家壟斷形式下的價格體系被重新洗牌,轉為由市場定價。從而在歐美市場上,一些大型的電力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從多方面入手,不斷改善企業的管理體系。比如,一些企業將先進的MRP、ERP等計算機管理技術引入到企業管理當中。
1 ERP的理念
在現代信息技術時代,信息技術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制定正確的戰略方針。顯然,將信息技術作為長期戰略方針是企業的一項重要決定。在市場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優勢不應局限于生產成本、產品差異性等方面,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體現,它可以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因而ERP管理系統應運而生。ERP又名企業資源計劃,其將企業中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有效、有秩序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穩定運營,ERP依賴于計算機技術,可以保證企業的信息與市場信息同步且安全。一般來說,ERP系統的核心理念由3部分組成:先進的管理框架、高效的管理模式、先進的信息系統。總而言之,ERP可以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中充分發揮優勢,它可以在企業的橫向與縱向上發展:橫向通過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方式來改進企業的管理模式,縱向可以增強企業制定戰略方針的目標性、提高企業物流供應的效率。
2 火電廠傳統的管理系統
火電廠管理系統傳統管理模式可概括為以下3方面:
(1)傳統管理系統對于企業財務的控制功能較弱。在海外,一些先進的管理模式都會將發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采用ERP管理系統的模式來設定,將企業的生產成本合理地分配到企業的生產成本控制中心去,有利于企業增強生產成本的預算控制能力。在國內,火電廠的管理體系當中,一線的生產技術人員對于財務的觀念很弱,財務管理人員只認可單據、證件等,對于生產過程中的特性也缺乏深刻認識,從而無法給出合理的生產成本結構,因而無法給出真實的生產過程財務報表。
(2)傳統管理系統對于資源的調度功能差。舉例來說,一般火電廠設備的維護過程中,涉及一些大型的維護工具以及相應的物資調度供應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需要一些合適的維護技術人員,一般火電廠建立的設備管理庫常常是以常規的管理經驗為基礎,從簡單的確保火電廠的生產的角度出發,設備庫的存量一般都定的很高,從而對資金的占用比例較大。
(3)傳統管理系統設計的起點較低。目前,市場上許多管理軟件一般只側重于火電廠較單一的領域,難以做到對于火電廠關于“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方面的有效管理與全局安排。其管理系統一般都是由一些簡單的子系統組成,如: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企業人事管理系統、企業設備管理系統等簡單組合;各子管理系統相對獨立,信息閉塞,資源無法共享,從而使得企業運行效率低下。火電廠在已核定的電價較低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而且火電廠的生產成本也偏高。
3 火電廠ERP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3.1 總體框架設計
目前,國內市場上已出現了很多ERP軟件,每一款ERP軟件都是以相應的企業特征為基礎,設計思路差異性較大。但大多數ERP軟件都是依據火電廠生產過程中單一矛盾而設計的。如火電廠生產過程中的財務管理問題、生產物資管理問題等。而完善的ERP系統,是將火電廠作為一個總體,將火電廠從生產、供應出發,到電力的運輸、供應、計費等進行整體規劃。同時將火電廠發電用的燃料供應、電力輸送相結合,從而使火電廠從生產物資需求、電力輸送信息融合以及資金流動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火電廠的高度“模塊化”。其具體的框架如圖1所示。
3.2 ERP系統的功能結構設計
ERP管理系統是企業現代化的體現,可以很好地對企業的管理結構進行優化。電廠引進ERP軟件,實際上是企業引進了一種新的管理體系。結合電廠的實際情況,以ERP系統為基礎,建立一種與ERP結構相符合的管理系統,可以說是電廠的管理進入一個新的臺階。火電廠采用ERP信息管理系統應注意以下問題:(1)在火電廠的運營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兩大因素是企業的安全生產以及較低的生產成本;(2)火電廠在運行時,兩大主要的工作為電力系統的發電以及發電設備的安全維護;(3)電廠的資產中用于發電的設各資產應占很高份額,而且只允許更新,一般情況下不可變遷或他用;(4)目前我國的電力市場不能完全市場化,還應受國家的正確指引。
由于火電的特征,使得火電廠的ERP信息管理系統需從火電廠的生產角度入手,符合電廠的需要。其具體的結構與功能如表1所示。
ERP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統一、信息高度集成化、執行效率高。從而本文提出如圖2所示的管理結構。
該結構可劃分為4個層次:(1)ERP系統中每一個獨立的子系統的集合可以很好地對公司的核心業務進行管理以及對業務流程進行詮釋。(2)公司子系統可通過該系統對企業高層決策的相關管理者的信息提供支撐,同時公司管理層決策層對此也支持。(3)ERP信息管理系統的信息采集點以廣范圍的分布,可以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4)子系統可實現對ERP系統進行維護、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ERP信息管理系統屬于企業管理信息的中間樞紐站,對企業的基礎數據進行管理,同時也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與統計。通過該平臺,可以實現企業的高層決策層與各功能子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協調管理,以及有效地管理各功能子系統的相關采集信息,然后進行綜合分析處理,生成向上級或企業相關單位需要的報表與文件,從而實現對企業內外的消息服務等功能。
3.4 ERP系統的信息處理
由于ERP系統涉及巨大的數據交互,采用哪種數據交互方式對系統的執行效率存在一定的影響。在信息數據處理方面,一般都是在公司內部建立局域網,這是由于在局域網中采用現在經典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式較傳統的數據共享模式具有更好的交互性能,系統維護起來也更為方便,系統運行可靠性也更高。因而在ERP系統初始發展階段,一般還是推薦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瀏覽器/網絡WEB服務器/網絡服務器的模式在ERP系統中得到大范圍的推廣。但由于客戶端/服務器模式在大批量數據實時交互時,其效率仍高于B/W/D模式,因而一般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處理實時業務部分,例如企業經濟分析與數據實時計算統計等。而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業務,如企業信息發布等仍采用B/W/D模式,從而可以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提高ERP系統的性能。信息處理結構如圖3所示。
3.5 EAM資產管理系統在ERP系統中的應用
在電廠的ERP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過程中,將EAM的設計思想融于其中,可以有效保證企業現代化生產。目前,由于火電廠的設備種類很多,而且因為其特殊的運營環境,對設備的可靠性要求苛刻,從而對火電廠生產設備的管理應屬于ERP系統相對重要的部分。而EAM的管理模式是以企業的資產特別是設備資產為基礎,建立設備的運營模型,從而來提高生產設備的運營效率,進而達到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的目標。較ERP系統,EAM系統則更趨向于大型企業,面向企業生產一線,保證電廠生產的正常運營,從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企業資產管理體系是火電廠ERP信息管理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將火電廠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設備采購以及生產設備的運營維護作為主要內容,不僅有利于火電廠生產設備的安全運營,同時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4 結語
綜上,結合國內外電力市場的發展狀況,將我國電力企業傳統的管理系統與ERP管理系統相比較,以ERP信息管理系統的框架體系為基礎,設計了我國火電廠信思管理系統的ERP設計框架,同時結合火電廠的特點,將EAM資產管理系統應用于火電廠ERP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中去,可以有效地提高火電廠的安全運營,減少生產成本,使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大力提升。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在火電廠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中的應用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01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