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搭建的如OA、ERP、CRM、HR、BI以及財務軟件等軟件系統,其數據格式、數據庫類別、操作系統、應用系統等不盡相同,位置分散相互獨立,甚至有的企業在同一個系統下的財務、辦公、銷售、生產等系統也各自獨立,相互之間不能共享數據和資源,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差。對已經建立很多系統的企業,要解決這種信息孤島的問題,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設計一套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法。
信息整合不是各構件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個非線性的系統優化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本文從應用系統、數據資源以及企業業務三個方面對企業信息進行整合。
1、應用系統整合
某企業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設計導致現有信息系統“信息孤島”與重復建設,企業各個部門以及部門內部業務流程上下游之間的數據交換困難,無法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不能及時共享信息,同時大量的冗余和垃圾信息存在,影響服務的速度。
在企業信息整合過程中,徹底否定現有系統中能很好滿足業務工作需求的部分,而重新設計一個完整系統,是不科學也不現實的。應該采用信息平臺模式充分利用現有應用系統,即以一個系統作為企業信息整合的中心應用系統,現有運行效果好的應用系統作為輔助系統。
1.1 中心應用系統
設計中心應用系統時要考慮企業的經營需求以及與輔助系統的整合問題。中心應用系統蘊函企業經營理念,現有可用的系統起輔助作用。技術方面,中心應用系統要滿足系統擴展和更改的要求。設計原則是“成本最小化,信息最大化”。
1.2輔助系統
輔助系統為中心應用系統提供數據。信息整合后,很多數據在中心數據庫里(中心應用系統所基于的數據庫,邏輯上屬于同一個系統,在物理結構上可以是分布式)已經較為完善,輔助系統可以直接獲取。輔助系統在為中心應用系統提供數據的同時,還能從中心數據庫獲取數據。
在企業信息整合過程中,輔助系統保持不變,可以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實現數據交互,無須工作人員干預,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服務。中心應用系統與輔助系統之間實現數據交流。
2、數據資源整合
任何信息系統都離不開數據資源,數據資源的輸入、輸出、處理是信息系統的根本任務。為了能更有效地對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將數據資源劃分為系統基礎運行數據和業務數據。
2.1 系統基礎運行數據
系統基礎運行數據主要包括系統的用戶信息、用戶權限分配信息、概要介紹信息以及業務中用到的信息定義等,是中心應用系統運行時需要的最基礎的數據,不受任何業務的影響和限制。系統基礎運行數據的特點是獨立性強、數據量小、變動性小。該類數據資源整合方法簡單,對于數據量極少的情況,可以讓部門子公司、合作伙伴上報數據,然后手動添加。對于用手動添加數據有難度,可以通過接口程序從現有數據庫中抽取。
2.2業務數據
業務數據整合涉及各個部門對業務處理的銜接工作。業務數據的整合關系到企業組織權限的調整。根據業務流程的靈活度,可以將業務數據分為固定業務數據和非固定業務數據。
對于固定業務數據而言,其對應的業務流程比較成熟,流程中用到的數據項較為穩定,企業中各個部門對這個流程有共同認可的模式。固定業務數據的整合方法是:①集中各個部門的意見,綜合出一個可以被企業各部門所接受的數據集成模式;②根據該模式設計數據庫表結構;③如果現有系統為信息整合后的輔助系統,則要建立對應的數據表關系,編寫相應的數據交換接口程序,完成中心應用系統和輔助系統之間數據的交換。如果現有系統在信息整合后將成為中心應用系統的一個模塊功能,只要從現有系統中抽取數據導人中心應用系統數據庫中即可。
非固定業務數據是指企業中各個部門對該業務所需求的數據較少或企業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的較少數據交換。其對應的業務比較靈活,無法用統一的數據集成模式去處理數據。企業在經營管理上處于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同時,企業的經營易受市場影響,其生產經營變動較大。經營管理的完善以及生產經營的變化,使業務數據隨之變化。非固定業務數據的整合方法是:①建立業務流程數據指標體系表。將業務流程拆分為獨立的指標體系(為了反應指標之間的包含關系,在指標體系中可以設置上下類關系),這一步與具體業務相分離,只是對業務數據項做描述。②根據業務流程,動態組配業務數據項,使得業務數據項能準確反應業務需求。動態組配的業務數據項只是邏輯上的業務表,在數據庫中并沒有與之對應的表模式,數據庫中只保存了該業務各個指標項的數據。③在處理整合后中心應用系統的數據整合時,采用的方法與固定業務數據整合的方法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固定業務數據中,表與表之間的交換,而在非固定業務數據的整合中,現有系統和中心應用系統的數據交換是表與字段的數據交換。
3、業務流程整合
在企業業務整合時,根據企業對信息化的投入,避免整合對企業業務流程影響過大,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整合。
核心業務流程是企業經營、存在、發展的基礎。在信息整合中,要圍繞這樣的業務流程整合企業的信息。在某種程度上,企業的信息整合正是為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所服務。對現有核心業務的整合方法可以依據流程環節的增值情況來確定,業務中非增值環節最小化,增值環節完善化、便利化。最小化、完善化和便利化的目的是盡可能縮短核心業務的處理時間,提高業務流程的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
(1)對現有核心業務的完善。通過分析核心業務,對現有數據庫進行補充以及添加與該業務相關的操作功能,對核心業務所需數據信息進行完善,能夠很好的滿足業務需要。
(2)對核心業務的優化。引用工作流的設計思想,使核心業務的相關數據能夠得到企業其他業務的協助,并能夠順利獲取其所需的數據支持,達到優化的目的。
(3)操作便利化。針對核心業務特點制定相應的操作和業務數據展現形式,例如對數據量大的業務數據輸出,專門制定相應的縱向展現模板代替系統通用的橫向數據展現模板。
4、各組成部分的承接關系
企業信息整合的應用系統、數據資源、業務流程緊密聯系并相互制約。三者關系如圖1所示。
在信息系統中,業務流程制約數據資源的展現方式,數據資源要為業務流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持。業務流程詳細程度的要求決定數據資源設計的復雜度。業務流程的劃分決定應用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應用系統是為業務流程的順利展開服務。與業務流程制約數據資源的關系類似,業務流程詳細程度決定了應用系統功能模塊的復雜度及各個模塊間的相互關系,應用系統在設計時,除了能完成業務流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之外,還要為業務的擴充留有接口。數據資源存放在應用系統中的數據庫,數據資源的內容決定數據庫設計方案,包括表結構、用戶權限、視圖、存儲過程等數據庫對象的具體設計。
5、結論
本文結合企業信息系統的需求,給出了整合企業現有信息系統的方法,解決了企業信息孤島的問題,幫助企業快速實施應用系統集成、建設信息一體化工程,將各種系統和應用高效集成起來,使信息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企業信息ERP、CRM、OA整合的分析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