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企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話題比較火,一直沒有深層次研究過這個話題,直到參加了2014產業互聯網大會以及用友優普的高層,才意識到企業互聯網如此重要。如果說一家企業在說企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那有炒作的嫌疑,但整個行業、產業都在談,那就可能成為一種趨勢。言歸正傳,進入主題。讓我們共同看一看企業互聯網對于管理軟件的影響。
從互聯網發展來看,今天的互聯網的發展不僅僅是影響到個人消費,實際上它已經給行業以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許多企業開始借助互聯網實現了業務的經營變革。如果說過去互聯網是為個人消費者服務,那么,今天及未來的互聯網更多就是對于行業、企業、產業服務。多個行業的企業因互聯網的出現而發生改變,比如傳統零售百貨受互聯網電商的沖擊,業績大幅下劃,除此之外我們看到還有許多如餐飲、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正在受互聯網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管理軟件企業互聯網的優勢與挑戰
事實上,不僅僅是傳統的行業企業向互聯網“靠攏”,傳統的管理軟件服務商也在關注企業互聯網。從管理軟件市場發展來看,國內企業在經歷了財務、ERP等多年的信息化普及相關的市場“瓜分”后,大多數企業都已經構建了基礎的信息系統,今天市場已經形成一定格局,這個市場已經趨于一定的飽和狀態,增長非常緩慢。那么,對于需要生存的管理軟件服務商而言又該如何找到新的生存點?這或許是管理軟件服務商著急向企業互聯網進軍或者轉型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近幾年的發展業績來看,管理軟件商發展的其實并不理想,市場的洗牌以及沉淀能夠存活下來的管理服務商也就那么家:SAP、Oracel、用友、金蝶、IFS、INFOR等,在加上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技術的服務商的興起以及沖擊,傳統的管理軟件服務商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不信,看一看歷年來的各個服務商的財報、裁員事件就可以看出他們的變化。因此,進軍企業互聯網對于管理軟件服務商而言,或許是一個新的市場增長空間。在互聯網領域我們一提肯定會想到BAT(百度、阿里、騰訊),他們在互聯網領域存在著先天性的優勢,但在企業互聯網領域,BAT目前仍然在探索階段,但對于管理軟件服務商而言,在企業互聯網領域相比BAT有著明顯的優勢,首先,他們都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對于企業級的認識、人才并不缺乏,而且最主要的他們 “綁定”了大量的忠實企業客戶,如果是開展企業互聯網,這是他們的優勢。但是相對來講,他們開展企業互聯網轉型還是有一定的挑戰:
1、誰真懂企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
對于管理軟件服務商而言,現在言企業互聯網并不早或許恰當時機,這對于戰略的制定者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首先誰真正懂企業互聯網?對于企業互聯網的經營模式是什么?這需要一個深度的思考。
2、互聯網思維及互聯網人才如何引進?
管理軟件服務商做企業互聯網,其思維如何轉變?企業互聯網和個人互聯網仍然是很大的區別,比如使用同樣技術負責開發產品的人,思維是一樣的。另外,管理軟件的管理結構更多依賴過去多年的經驗主義,如何去適應互聯網的變化?人才的引進也是一個問題是去挖BAT的人才還是自身去培養,從發展來看挖BAT企業人才或許是一條捷徑。
3、如何與現有產品結合?
現有的產品是管理軟件服務商生存的根本,也基于此,企業互聯網化如何實現與產品的融合,才能共同為客戶服務,實際上對于管理軟件而言,短期內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必須有舍有得。
實際上,管理軟件服務商進軍或者轉型企業互聯網還有許多的問題,從時間上來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完成,未來究竟能否成功誰也說不準。不過,我們看到現階段,管理軟件服務商們已經開始“行動”——用友已經正式公開對外表態進軍企業互聯網,而SAP等國際巨頭雖然還沒有對外公布企業互聯網進程,但從他們的策略以及產品布局來看,也已經開始耕耘企業互聯網市場。
在2015年我們看到管理軟件服務商的發展正在發生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基于傳統業務發展的同時管理軟件商會加大嘗試新的業務模式,探索新的生存路徑,或許下一步產業互聯網或者企業互聯網能夠成為管理軟件服務商未來新的新的增長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