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發文,要求繼續發展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貿易產業。
關注供應鏈上游,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好活
在國家大力實施“互聯網+”戰略,鼓勵創業、創新的背景下,提出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似乎自相矛盾,而且,我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低成本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強推也好像不切實際。此外有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制造成本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面臨的競爭,主要來自東南亞,和這些后發國家拼成本,我們已經不具有優勢。
那么,為何此時國務院要發文促進加工貿易企業發展呢?實際上,如果考慮到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尤其是由此可能引發的失業問題,就不難認識到,繼續推動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是確保當下我國經濟社會均衡、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
經濟增速下滑直接帶來的就業壓力不容小覷。經濟增速是比較抽象的概念,但經濟不景氣引發的失業問題則是實實在在的。根據中金公司的報告,未來兩三年內,如果產能過剩最嚴重的行業減產30%,將造成裁員300萬人。一旦失業潮出現,要解決失業者的生存問題,靠自主創業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創業的失敗率是極高的。
以上兩點說明,只要能夠解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高成本瓶頸,政府提出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貿易行業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在筆者看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制造業的經驗和技術積淀、完備的基礎設施,已經為一些企業向價值鏈上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石,這恰恰是破除這一瓶頸的關鍵所在。
舉個例子,2000年的時候,耐克鞋的代工工廠80%在中國,而2020年,這些工廠將全部遷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越南,應該說,這個趨勢是沒法逆轉的。不過,我國有很多類似的代工企業,這類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大,實力較強,其中一些完全具備從OEM(即代工生產)向OBM(即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轉型的條件。鞋類企業如此,其他勞動密集型的企業要轉型,也必須走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乃至品牌化的路子。
簡而言之,我國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貿易產業是必要的,但是在如何發展上,需要有更為開闊的視野。應該說,當下我國大量的此類企業正掙扎在死亡線上,這些企業能否生存下來并轉型成功,既需要企業有發展眼光,也需要政府不止把促進停留在口號,更要通過“制度創新”給予勞動密集型產業以更多的支持,解決企業的稅費高、融資難等問題。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關注供應鏈上游,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