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從美國掀起一股ERP熱潮,大批公司爭先恐后地實施ERP項目。現在,這股熱潮已傳播到歐洲、亞洲、美洲。經過國內眾多軟件公司的炒作與推廣,ERP在中國也已近婦孺皆知。
ERP既是一種先進的管理軟件,又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它的成功實施必將極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實施ERP也存在很大風險,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對于每一個對ERP心動的企業來說,在行動之前都要冷靜地捫心自問:實施ERP,我準備好了嗎?
本文作者作為國內某著名大型企業ERP項目管理人員,總結實際項目實施經驗并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而成,對國內企業實施ERP項目有重要參考價值。
ERP既是一種先進的管理軟件,又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它的成功實施必將極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實施ERP也存在很大風險,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因此,對于每一個對ERP心動的企業來說,在行動之前都要冷靜地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
ERP正紅極一時:幾乎所有的國際公司都挺進中國,國內軟件開發上更是爭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所謂"ERP"產品;很多企業也躍躍欲試,紛紛上馬,聯想、康佳、長虹、海爾……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正不斷加入ERP供應商們的客戶名單中;再加上媒體的大力宣傳,ERP塵囂之上,熱鬧非凡。----但在這一派繁榮的景象背后,人們不能淡忘眾多ERP項目實施失敗的事實。因此,面對如此場景,每一個心動的企業,必須靜下心來,捫心自問:實施ERP,我準備好了嗎?
具體地說,企業在決定實施ERP系統時,必須明白如下幾個問題:我們真正了解ERP嗎?我們上ERP的動機、目標是什么?我們的管理基礎怎么樣?我們的員工樂于接受變化嗎?我們對合作伙伴(尤其是實施顧問)了解嗎?我們有必要的資源嗎?我們對實施風險有所防備嗎?
我們真正了解ERP嗎?
ERP(企業資源計劃)是90年代初興起的一種基于"供應鏈"的管理思想,同時也是一種融合了企業最佳實踐和先進信息技術的新型管理工具。它擴展了MIS、MRPⅡ的管理范圍,將供應商和企業內部的采購、生產、銷售以及客戶緊密聯系起來,便于對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實現對企業的動態控制和各種資源的集成與優化,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ERP作為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軟件,它只是一種工具,正像你手里的計算器。當你在集市上擺攤兒、兜售一些小東西時,你可能不需要任何東西,只憑心算就可以了;當你成了批發商,大筆買賣成交,你就要借助算盤等工具;而當你是21世紀的管理者,面對日趨復雜的環境,需要的不僅是加減乘除,你就必須借助更先進的輔助工具。這就是ERP產生的原因。
我們上ERP的動機、目標是什么?
在項目實施之前,每一個企業都必須認真分析自己的問題所在、明確項目目標,這對于項目的成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明確的目標不僅可以使項目有清晰的方向,也可以作為制定計劃、預算的基礎,有利于平衡投資與受益;同時,明確的目標也有利于制定衡量成功的標準,對于樹立大家對項目的信心頗有裨益。
某些企業有可能對ERP存在盲目迷信,認為其無所不能。事實上,大多數準備實施ERP的企業已經被ERP商業軟件售前人員吹得眼花繚亂而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但期望的不切實際,必將導致項目目標過高、業務需求的膨脹和項目實施范圍的擴大,從而構成項目實施的重要風險。
作為先進的計算工具,ERP有很高的運算能力、固定的程式與規則,對于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而言,企業實施ERP,不外乎如下幾條理由:先進的信息系統平臺。信息作為企業運作的重要要素,對于企業經營與運作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大多數企業要么沒有一個集成的信息系統,或在較低水平上自行開發建設,已不能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業務需要。有人形容是"長了一個粗壯的身板,卻穿著一件破舊的小棉襖"。ERP專業廠商提供的系統軟件不僅功能齊全、集成性強、穩定性好,能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而且具備可擴展性,是一項值得考慮的選擇。規范基礎管理。在大多數企業中,一個新員工上崗往往是師傅帶徒弟,效率低、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差,導致管理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徘徊不前;同時,在這些企業中,可能缺乏科學詳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靠人的悟性與磨合,"人治"的痕跡還很重。而通過實施ERP系統,必須靠計算機來實現,這意味著企業必須對各種流程、活動、崗位與制度等作系統的梳理與明確,即使不借助先進的模板與顧問的經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業從"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規范企業管理。整合企業各種資源,提高資源運作效率,有助于形成合力。ERP系統的管理理論基礎是供應鏈管理,它把企業與供應商、客戶有機聯系起來,并將企業內部的采購、開發設計、生產、銷售整合起來,使得企業能對人、財、物、信息等資源進行有效管理與調控,提高資源運作效率。
我們的管理基礎怎么樣?
ERP作為先進的企業管理軟件,能對企業管理提供積極的輔助作用,但對這些作用的認識必須清楚恰當,切不可認為ERP無所不能,或認為僅憑ERP就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一個企業的管理基礎是項目成功的重要前提條件,配合ERP的實施必須有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管理基礎結構,才能真正發揮ERP的積極作用。
ERP系統本身復雜、龐大,而大多數企業管理基礎差,很多地方不規范,需要大量BPR(業務流程重組)。這不僅會增加項目的難度,也可能影響到業務的正常進行。同時,大多數企業沒有一個集成的信息系統,因而無法系統整理、分析公司各部門對信息的需求,加上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人才匱乏,缺乏大型信息系統實施經驗,都是制約項目實施的重要因素。
我們對合作伙伴了解嗎?
大多數企業都無力單獨實施ERP項目,因而不大可能離開咨詢公司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顧問資源就成為項目成功至關重要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大多數咨詢公司都有自己的利潤指標與價值標準,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事情的重要程度,這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此,選擇恰當的合作伙伴,并很好了解他們,對于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
我們的員工樂于接受變化嗎?
ERP要改變人們習慣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改變工作流程與接口;一些部門、崗位的職責、權力乃至組織結構、報告體系等都可能需要調整。而這種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遭到習慣的天然抵抗,人們即使不是有意的,也可能會下意識地抵制變革。但大多數項目的實施往往忽視對變革進程的管理,導致不能順利度過轉變。
項目成敗最大的因素往往不是技術,而是人。但人們往往容易忽視這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項目管理過程中要非常重視對變革的管理,包括領導、廣大員工、項目組和組織基礎(如人力資源政策、管理制度等)。變革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宣傳溝通、領導變革和角色--崗位定義以及最終用戶培訓、組織基礎變革等。
我們有必要的資源嗎?
資源的投入不僅包括資金的投入,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的投入和高層領導的支持。高層領導和各級業務部門領導的重視、支持與參與顯示了領導層對項目的認識與支持,將極大提高推進力度。雖然大多數領導表示支持ERP的實施,甚至他們心里也真是這么想的,但一旦落實到行動時,許多人就會因日常的活動或經營活動而導致忽視項目。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ERP項目是一把手工程",但真正深刻理解并付諸實施的并不多。人們往往將ERP項目看作是一個IT項目,認為它的主體與推動者是IT部門,但ERP既是一個信息系統軟件,又是企業管理軟件,它蘊含并反映了企業各項業務運作與管理思想,因此需要企業業務部門的積極投入。否則將會使項目推進遇到極其巨大的困難。但業務部門由于存在自己的經營任務與目標,往往不愿意讓業務骨干在項目上花費大量的時間,但這樣卻會導致不能全面反映業務需求、活動效率低、決策慢,導致項目進展不順、推動力度不足。經驗表明,ERP的實施涉及大量的業務處理流程與企業核心的管理理念與組織架構,必須得到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業務部門骨干的參與。因此,一個可供參考的做法是將ERP實施隊伍單獨拉出來,放到比較高的位置,派出強勢領導和各部門的骨干,按獨立的部門進行管理;項目實施后,這些人要有更好的發展。
因此,高層的支持應該落到實處。不僅要有制度保證,而且要主動參與,對項目實施給予方向性的指導和對人員的激勵;同時派出強勢領導控制項目,也是項目成功的重要條件。同時,高層領導要為項目的成功負相應的責任。
我們對實施風險有所防備嗎?
很多企業對ERP實施充滿了恐懼。其恐懼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1)巨額投資,ERP動輒幾千萬元的投資,使得中小型企業望而卻步;(2)周期長,培訓時間加上對企業的診斷時間一晃就是一年;(3)牽涉面廣,ERP的實施過程需要全員的參與,如此大的動靜,企業的彷徨不無道理;(4)效果難以預料。
同時,在系統實施過程中也存在重重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來自員工甚至中層管理者對變革的抵觸,來自系統自身的復雜性,來自理念的沖突,來自自身基礎的薄弱等等。這都需要管理者有足夠的準備。
在信息時代,ERP將成為企業決戰市場的通行證。如果沒有先進的信息系統,企業將無法真正提高管理水平,進行經營運作。我們不可能永遠等待,必須勇于接受挑戰。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中小企業實施ERP系統,三思而后行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4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