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概述
1.1 企業大致情況以及信息化歷史
重慶弘愿工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愿集團)創建于1993年,集團總部位于重慶市花溪工業園區。集團下轄重慶弘愿工具公司(以下簡稱弘愿工具)、重慶弘愿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壓縮機公司)、重慶弘愿動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設備公司)、重慶弘愿制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制釘公司)等四家企業。
弘愿集團屬于典型的機械行業,主要生產氣動工具和空氣壓縮機等,其中釘槍的生產規模和技術在國內同行中位于領先。弘愿集團強調規范管理,在國內同行中,首家取得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建立了經國家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和經技術監督局核準的計量標準。弘愿集團是目前國內較大的集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氣動工具專業廠家之一。
弘愿工具產品設計上使用了現有市面上的二維及三維設計軟件,同時始于2000年初的ACCESS生產計劃系統,因為數據的龐雜已經無法滿足。自2005年10月,他們使用某公司的ERP產品,06年初上線,因為各方面的原因,第一次標準化的信息化作業嘗試沒有成功。但是國內國際競爭的加劇,成本壓力的不斷增長,以及對信息化投資的信心,2007年4月弘愿工具與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始應用870,并在同年的10月份上線;2008年2月份,為了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弘愿工具與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本部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直接面對面的合作,并將自身的應用推向新的深度。
2、選擇用友ERP的動因分析
2.1 弘愿工具——氣動工具企業的運作特點
作為機械行業細分的子行業,弘愿工具的管理經營特色非常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對于面向國外貼牌生產和自有品牌并重的中型企業來說,弘愿工具能夠體現大多數的企業面臨的市場以及經營問題。而且該行業國家標準彈性很大,內部標準化的程度不高。技術標準化程度不高,設計變更頻繁,生產影響非常大。出口退稅影響對利潤產生負面作用,同時人民幣增值的影響降低了外貿的競爭力。
(1)銷售領域:
國外市場為主,客戶多以分銷客戶為主。
重慶弘愿生產的是裝修用氣動工具、壓縮機及動力機械。大部分產品銷往國外,而國外客戶多為分銷商、超市等,客戶需求很不確定,生產、采購難于協調、穩定的按照計劃安排。國內市場窄,大多以個體商或者小型代理為主,缺少較大的分銷渠道。
(2)生產領域:
總裝周期短、批量波動大、設計變更多,且特殊規格非常多,沒有定制性產品。
銷往國外的一般是貼牌(OEM)生產。外銷式訂單,客戶需求變化較多,交貨周期期間比較長,下單時候,包裝資料、特殊配置等不能及時明確、安排,導致數量交期,會有較難的,包括物流和海關處理。此外機加、熱處理等作業批量處理,以及較長加工周期要求和外銷短周期、規格多變形成了沖突。
(3)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一般多以常規供應商管理為主,針對委外商采用緊密合作模式,規模大多較小。
一般都具有多個生產企業協同生產,供應商分為緊密型管理和松散型管理兩種。弘愿工具采取緊密型共同發展的供應商管理策略。他們認為,對于釘槍工具這個非常細分的行業,總的市場產值就小,所以緊密合作,對于供應商加工質量、生產同步以及技術保密有好處。
2.2 弘愿選型ERP動因
從2005年,選型信息化的基本動因,主要就是生產部門的信息量過大,手工已經無法進行計算和處理。當年做了手工的ACCESS的計劃表,需求計劃都沒法下了。07年,國外客戶驗廠的過程中,要求整合信息化的要求。
弘愿工具隨著不斷對ERP投資的認知和實踐,弘愿定下了ERP的一期目標:建立一套弘愿的ERP信息化管理基礎平臺,規范管理,加強物流管理和成本核算,為將來ERP全面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原有信息系統應用效果落差較大,希望導入更有經驗、服務更好的信息化提供商
原有05年上線系統,在實施過程中系統數據,銷售和生產斷開,成本、財務都是斷開的。原有側重在內部、配套公司的整體信息化體目標無法達到。
05年應用ERP軟件已兩年多了,主要使用了生產管理及物流部分,應收應付及總帳沒有使用起來,前期的ERP服務、實施,不能嚴格按照前期規劃、應用方案的規章進行ERP作業,使得很多業務體外循環,隨意性大,實施目標沒有達成。
·高速成長帶來的生產、庫存問題
07年,弘愿集團釘槍出口增長率50%,空壓機發展速度達到100%左右。市場和客戶發展很快,同時帶來了內部管理、物流庫存積壓、內部部門間協同困難,委外商生產進度控制滯后等問題。通過上新的系統,將業務納入系統,希望通過ERP系統進行內部控制,加強問題暴露,并基于ERP系統提供的信息進行管理改進。
高速成長的同時帶來了信息管理的失控,因此弘愿領導者決定在全企業范圍實施ERP。
·借助ERP,推進整體業務流程優化,以及后續配套廠業務整合
信息化之前,企業更多停留在口頭管理階段。在上ERP-U8之前,國外客戶對企業有要求、靠人自己去管理,達不到目標,需要系統去管理控制約束。因此,希望通過ERP的實施,推進流程管理,各個部門嚴格按照系統的規范去執行,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企業管理者之前的經驗證明,ERP是可行的,特別是不要改變太多原有的程序,關鍵是如何將企業的管理控制與系統很好的結合。弘愿集團為了規范管理,并做到成本精細化核算,而且進行多工廠集團級管理,以及實現整個內外部供應鏈的協同管理,所以選擇用友公司作為軟件與服務提供商,與用友進行戰略合作。目前的目標更是要,準備在871上線之后,進行配套單位的上線。現在配套大都是獨家配套。
3、應用的成果
弘愿在軟件信息化的平臺下,管理規范、職責明確,以嚴格的、規范的作業流程保證了企業在高速發展的環境下,企業經營管理、企業制度無法跟上企業發展速度的危機情況下,保證了企業的應用目標的達成。總體應用價值:
·完成實現財務、生產、物流的完整集成
·計劃更為有效,通過降低批量,提高物流頻率解決庫存積壓、現場料件混亂問題
·與外部委外商建立基于準確計劃、物料控制的協同關系。
·全面集成加強內部控制,完善流程規劃,規范企業制度
3.1 實現財務和業務的完整過程,并通過財務實現業務的有效控制
05年以來,弘愿已經應用ERP軟件已兩年多了,只使用了生產管理及物流部分,應收應付及總帳沒有使用起來,由于以前系統實施后沒有人進行持續維護和改善,而且軟件服務商沒有人來支持,所以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通過07年用友實施專家的介入,并在U870的產品應用過程中,實現了財務、成本、和供應鏈、生產的有效集成。實現了弘愿業務過程、到會計結果的全過程記錄。同時通過成本核算的卷積計算檢查,不斷的發現業務部門,在ERP流程中不規范、不合理、隨意的過程,比如隨意的修改訂單下單數量;生產訂單沒有領料就入庫;生產材料耗量不足以支持完工成品數量標準用量;生產業務多個月度無法完成,不做關閉等問題。企業也在此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并共同解決問題,建立規章制度,杜絕后續同樣問題再次發生,從而不斷的反向的敦促、促進和要求業務部門在業務能力以及業務規范性上進行提高。
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吉海先生這么評價財務的角色轉變:“原來的系統實施,將財務排除在外。忽視了財務實際是ERP的根本,作為財務不但在信息化中獲得快速出具報表,準確降低資產誤差的好處,將每個月15號提供報表的日期提前到了月初,將10多萬的誤差,降低到了千位數。此外,財務也將起到監控物流業務的問題。從財務結果來發掘物流缺陷,并使得業務問題在發生之始,就解決問題,指導物流嚴謹、精細的提供業務質量。”
財務部門信息化已經簡單的從一個忠實記錄會計結果、被動體現業務結果、滯后反映業務績效的角色,變成為發現業務問題、觸發流程優化改進、監督業務規范性、提高整體運營效率的監督者和發現者。
3.2 計劃更為有效,通過降低批量,提高物流頻率解決庫存積壓、現場料件混亂問題
弘愿大部分產品銷往國外,而國外客戶多為分銷商、超市等,客戶需求變化多,生產、采購難于協調、穩定的按照計劃安排。總裝周期短、半成品批量波動大、,且特殊規格(專用件)較多。因此導致生產很不穩定,對于半成品、原材料有很多是共用零部件。因此在半成品上造成了很多庫存。而總裝訂單的頻繁變化,又導致了材料在車間挪料頻繁發生。
通過以下綜合的應用方案,弘愿極大的減少波動、降低庫存:生產部根據國外客戶訂單或國內銷售預測進行安排生產;對于長周期物料進行預測生產以備庫,絕不進行無計劃的半成品生產。按周進行物料需求計劃的滾動運算;不同物料按照不同的時柵進行供需規劃,并在物料批量上進行有效設置。裝配車間嚴格按生產訂單領料;不能無訂單領料或者退料。成品采用倒扣邏輯。對半成品機加車間、殼體車間采用按周下達計劃,批量作用,杜絕按月一次下達全部預測,避免半成品積壓。通過系統控制無領料即告入庫的業務。
而在此方面上,客戶試圖基于建立一個訂單流的作業,車間也基于此按照流水線進行現場布置,并開始規劃將原有的車間領料制,改為倉庫送貨制,將精細的物流和車間作業集合起來。ERP系統則通過嚴格記錄和作為領料作業依據,成為杜絕數量誤差,保證計劃、業務一致執行的把關。
由此帶來的改變:
·批量規則的設置加上計劃周期的縮短,從而通過多頻次、小批量的生產,將生產建立在一個削峰填谷的機制上,生產柔性更大,而應對客戶變化造成的返工、調試、改單、挪料等業務發生頻率大為降低。
·嚴格基于訂單進行領料、倒扣等,在物料控制上保證車間現場倉庫存流轉更為迅速,車間更為整潔,庫存賬實準確性也更高。而對于業務控制上,也有了更好的操作性。
·通過小批量的作業,也使得后期和委外商之間的業務更為準確,材料更為節約。
3.3 與外部委外商建立基于準確計劃、物料控制的協同關系
弘愿工具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熱處理、機加等工作,大部分為工序委外。但由于弘愿管理層不允許委外商從現場拉貨,而且委外的物資都要形成一定批量后再發出,委外商加工方滿足處理批量,因此應用中建立了委外倉庫來管理的。但委外物資發出,只知道回來了多少,而不知道委外商那里應該剩多少,每次到委外商那里去盤點后,只能獲得盤點數量,盤虧無法發現。根本問題就是無法確認材料回收數量。如此對于委外商的商務管理,弘愿就處在一個劣勢的地位上。
為改善委外業務關系以及委外物料管控,弘愿所有加工物資都要經過制品庫發出,收回時也要經過此庫房。生產部根據生產任務及在制品中的物料數量,下達委外訂單,供應商審核后,通知外協廠家來拉貨。外協廠家加工完工后,送回弘愿,質量檢驗合格后入在制品庫或配件庫房,用于下一工序生產或進入裝配車間裝配。采購人員對于回來的物資與發出的物資進行核銷,這樣能清楚知道委外商處應該剩余的物資情況。如此簡單而清晰的作業,將發料、回收成品、結算收回全部納入在系統中。從而快捷的通過物料核銷明確了材料耗用情況。并且可以基于此,發現委外商處的加工損耗以及其他損耗差異,要求委外商改進加工質量、進度以及進行技術革新。
弘愿從此方案中得到的實惠是非常務實的:采購人員和計劃員能了解委外供應商處的物料存量情況,這樣便于考核委外商,生產部門也可以基于此判斷委外計劃執行的情況。委外商之間的關系也更為密切。不少企業在處理委外業務上,采取賣出材料,購回成品的方式,也減少自身的成本風險,但是卻無法本著和委外商共同發展,共同進退的思路進行供應商管理,并且此種方法對于作業改進、成本改進以及配套生產效率沒有任何好處。相反,通過有計劃的委外,并給予物料核銷,更有利于計劃寫作和作業改進的目標達成。
3.4 全面集成加強內部控制,完善流程規劃,規范企業制度
典型的制造行業,對于企業內部制度、業務梳理更需要嚴格的規范,從而保證每個節點崗位,都能夠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通過完整的企業系統工程實現快捷的客戶需求響應、穩定持續的質量水平。而基于ERP平臺的應用給弘愿工具帶來了流程保證,有力的內部控制保障。
借助ERP上線機會,通過ERP-U8完善公司內部權限體系和系統流程,弘愿工具形成了各項實際業務的SOP(標準作業流程),達成內部有效控制和到位的職責劃分。弘愿工具在上線前由于企業客戶市場發展迅速,管理仍然處在口頭模式、部門之間的責任劃分和問題跟蹤還是基于經驗、估計層面,標準的信息系統流程和業務數據相對缺乏,即使具備相關數據,也具有較大誤差。借助ERP-U8實現了流程的重新樹立,建立了流程管理的制度;并通過各個序列、崗位、基于客戶、供應商、物料的權限控制,從而實現了責任與權力相統一,系統與業務整合的目的。剛性的系統規則,約束了不規范業務的發生;柔性的業務通過規則的系統實現了規范。
另外,弘愿工具對于價格敏感,需要在各個模塊對于成本、銷售價格、利潤都進行嚴格的控制。U870提供了敏感數據管理方案,對于針對價格管理要求的提供了足夠的解決方案。
4、小 結
每個公司在應用了ERP或者其他信息化工具,并在應用中嘗到了甜頭的公司,都會有對ERP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但主動解決問題,改進管理的思路確實完全一樣。“ERP提供了暴露企業問題的機會。公司最大的機遇就是在于不回避、不妥協,努力解決。而再通過ERP系統對于各個環節的約束,來落實對新方法和新流程的固化。”劉吉海先生如此總結了弘愿工具的ERP信息化的階段性成果,并認為不斷的暴露→改進→固化→暴露的管理循環將在未來的應用中不斷的提升管理和企業經營。弘愿工具作為一個機械行業的個案企業的ERP歷程,對國內企業的應用參照意義也就在于此。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重慶弘愿工具公司ERP系統應用實施紀實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