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2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當福州鉅全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薛玉田接過福特頒發的Q1產品質量體系的認證時,他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這畢竟是鉅全人為之奮斗了十多年的榮譽,也預示著鉅全在生產制造、技術研發、質量管理、交貨期等方面達到了世界級水平。而此刻,鉅全信息化負責人,公司副總經理薛瑛哲更是激動不已,耳邊依舊回響著,“沒有ERP系統的支撐,鉅全的發展不會這么迅速;沒有ERP的支撐,鉅全不可能這么早拿到Q1的認證。在鉅全國際化進程中,ERP功不可沒!”這是薛玉田總經理對鉅全ERP項目的評價,也是對薛瑛哲帶領的信息化團隊的最佳褒獎。
一、 企業背景
福州鉅全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系臺商獨資企業,公司坐落在福州市福興投資區。公司投資金額為1600萬美元,建廠于1991年,投產于1994年,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現職工人數1500余人。專業生產各種汽車、摩托車、空壓機、柴油機、舷外機等各種鋁合金活塞和有色金屬鑄件,現活塞年產銷量已超過1800萬只,銷售收入近2億元,活塞數量居全國活塞制造業之首,企業經濟效益近幾年均居全國活塞行業榜首,已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知名的“小巨人”企業和摩托車行業活塞制造廠商中的龍頭企業。
二、 信息化是企業的關鍵“裝備”
一個企業要長期發展,“Vision(理念)”很重要。鉅全總經理薛玉田當初選擇汽車零部件作為創業的方向時,認為汽車零部件是一個生命周期比較長的行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薛宗的Vision是:一旦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做到最好,做到第一,做到龍頭!而不是滿足于現狀,以混日子的心態去做。因此,在鉅全車間中隨處可見“危機”的標語。“危機”二字不僅寫在了墻上,也印刻在每一位鉅全人的心里。有了危機意識,鉅全才能在經營過程中不斷改善,不斷進步,真正融入全球供應鏈。
創業之初,鉅全就樹立了國際化發展的思路。因此,鉅全一開始就“盯”上了Q1,“盯”上了如何與國際型的大企業去做配套。對于與國際企業可能的合作機會,鉅全都非常珍惜,因為走向國際是鉅全矢志不渝的目標。因此,當企業全面實施ERP的時機成熟時,鉅全毅然選擇了國際知名品牌,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QAD公司。
“技術決定企業的成敗,管理決定企業的盈虧!”。作為生產活塞的專業企業,鉅全一直很重視技術和設備的投入。薛玉田總經理有著豐富的工程實際經驗,也使一個真正的發明家。從鉅全建廠以來,所有的活塞專用生產設備都是由他自行設計,由鉅全自制的,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代設備,全部采用是數控的生產設備,而且還在不斷改進。技術研發一直是鉅全的核心,從設備到后工序的表面處理的研發,鉅全比同行走得更快。為了跟大公司做配套,每年鉅全在研發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研發人員,努力達到大公司配套的要求。因此,鉅全也獲得了很多專利。同樣,鉅全人認為信息化也是企業的關鍵“裝備”,鉅全的信息化工作如同原材料采購一樣順理成章。早在97年,鉅全就開始了信息化的進程。
當然,鉅全的信息化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三次歷練。1997年,薛瑛哲來到鉅全,開始負責信息化工作,得到了薛玉田總經理的全權授權,因此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最開始,薛瑛哲想找臺灣的軟件工程師幫忙編寫一套程序來管控,但是考慮到兩岸溝通不太方便,遂放棄。后來,薛瑛哲考慮到國內外管理所用和所學的系統有一段差距,就決定從電腦普及方面入手開展信息化工作。各部門配了很多電腦,除了正常的庫存管理之外,用來收集資料,想把紙上作業錄入為電腦作業,人工管理變成電腦化管理,希望可以更方便控管成本。但紙上作業行得通的流程,換成了電腦作業矛盾就出現了,很多理念都是互相矛盾的。這樣,鉅全第一次信息化工程搞了半年,不了了之。
在這之后,薛瑛哲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開始請臺灣的軟件公司幫鉅全做ERP,寫程序。但是,該公司沒有完全集成的ERP系統和豐富的行業實施經驗,也沒有實施顧問,而是基本按照鉅全所提出的要求去編程,可能也是受鉅全信息化思路的影響,大約一年時間,在最后要上線的時候上不了線,就這樣,鉅全的第二次信息化探索也夭折了。
到了2003年,恰逢國外的ERP廠商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ERP市場日趨成熟,以往幾百萬元的價格也大幅下跌。此時,鉅全放棄了自主開發的思路,決定采用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ERP套件,從成熟的ERP系統中學習流程。薛瑛哲向總經理建議,既然購買了成熟的ERP系統,就應當盡量按其成熟的商業流程來運作。在這點上達成一致后,鉅全就開始考慮ERP軟件選型的問題。
國內還是國外的呢?鉅全的戰略發展目標之一是為國際化的大企業進行配套。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鉅全在ERP的選型上考慮的是如何能按照大公司的流程來運作,這樣會給今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鉅全將向集團型企業發展,如果所選的ERP軟件擴展性和集成性不強,就難以適應鉅全未來的迅速擴張,必然會制約企業的戰略發展。經過嚴密而慎重選型后,QAD的ERP系統成為首選。后來在實施過程中一次成功。“QAD ERP系統成功上線,是鉅全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里程碑,為后來獲得褔特Q1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初的選擇沒有錯。”薛瑛哲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三、 ERP實施,強制到自覺的過程
當然,鉅全在ERP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在ERP上線之初,由于習慣的問題,有的部門領導不用ERP的思路來進行,還是按照原來的方法工作來做,經過妥協,雙方同意用傳統的思路來嘗試一下,一段時間過后,問題就明顯凸現出來了,整個系統的速度降低,效率上不來,一些奇怪的不良反應就出來了,影響了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后來,經過重新討論和協調,鉅全決定按ERP的流程強制去走,員工試用了一段時間后,習慣了,也沒有出什么問題,反而整個流程的效率都提高了。
薛瑛哲在總結實施經驗時,略顯平淡地說:“一定要強制員工往ERP這個方向做,改了以前的工作習慣,不久就能適應了。事實上證明,按流程走確實好處多,畢竟QAD的ERP是經過上千家企業的應用,其商業邏輯具有其合理性”。
鉅全的ERP實施經歷了一個從強制到自覺的過程,但憑著“危機”的意識和企業上下一心的努力,經過6個月的實施,項目成功上線,并取得了很好的實施效果,通過ERP的實施,逐漸構筑了企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出ERP實施的效果:
● 首先,保障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人員的流動相對是比較高的是華南企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每個新來的員工都有不同的想法,如何把既定的模式固化,就必須靠這個系統。鉅全上的QAD的ERP系統功能很強,通過ERP的實施,鉅全不斷地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規范,并把整個管理模式固化下來,新來的員工到位就可以工作,一點不影響整個企業的運作情況,確保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 其次,實現企業管理的透明化。通過半年多的實施,鉅全實現了業務系統與財務、成本管理的有效集成,細化到每個工位、每個動作,集成之后就能更好的了解現場生產管理,通過及時的數據反饋,能夠讓現場部門主管了解到哪里有問題,哪里需要去改善。例如,通過系統馬上可以得知,現在哪一個部門的哪一個環節它成本相對過高,馬上可以進行檢討,更快地去控制成本,這在沒有同財務集成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當時,數據雖然是收集到了,但它是滯后發生的,而鉅全生產組織模式是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當看到問題時,已經做完了,根本沒有辦法去追蹤,更不用說監控了。再如庫存的管理,各個主管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其部門的信息,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善,通過信息的有效集成,可以把整個公司的問題、矛盾及時曝光,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實現透明化工廠。
● 第三,實現企業資金的有效配置。面對國際激烈的競爭環境,零部件行業的成本壓力非常大。比如,以前產品在20塊錢的時候,同競爭對手比價是幾塊錢、幾塊錢地比,而如今產品降到6塊錢,就是幾毛錢、幾分錢地降,如果數據不準的話,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重大決策,影響企業的盈利水平。通過ERP系統的實施,鉅全準確地掌握了生產效能、生產成本數據,能夠為企業的精準決策提供依據。此外,鉅全的企業發展階段處于積聚、成長、擴充期,對資金壓力非常大,通過實施ERP,企業加大了對庫存等環節的管理,從庫存數、周轉率、周轉基數等方面都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考核指標,從而有效降低了庫存占用資金,實現了現金的有效流動。
實施ERP系統,對于鉅全而言,更具戰略意義的成效是大大縮短了鉅全拿到福特Q1的認證時間,從準備到拿到認證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薛瑛哲激動地說到:“雖然Q1考核的主要是產品的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和交貨期等指標,但通過實施ERP,一方面有效地將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和交貨期的管理納入到ERP中,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價值,另一方面,在Q1的認證過程中,QAD ERP的采用是一個明顯的加分因素,畢竟實施QAD在福特體系中是一個標準”。
四、 信息化建設,沒有終點
企業發展沒有終點,同樣,信息化建設也沒有終點。鉅全順利進入福特配套體系后,搭建了企業發展新的平臺,成功地進入了北美市場。同時,通用、大眾等企業也在積極地同鉅全聯系,因此,鉅全不缺訂單、不缺客戶,關鍵的是企業如何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盡快做大、做強。
鉅全提出三年之后翻一番,即產值在2010年達到8個億的戰略目標,但這種擴張,不是簡單地通過增加人員的粗放方式來實現,而是要通過改進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來實現,因此,信息化首當其沖。在談到今后企業信息化實施的重點時,薛瑛哲認為:
“首先,雖然企業已經實施了ERP系統,但很多小的模塊、小的功能還沒有應用,這就需要企業的業務部門和IT部門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機制,深入挖掘系統功能,只有這樣才可能做到同樣的工作,不同的效率。
其次,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目前,二維、三維CAD、CAM和CAE技術已經在鉅全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并且通過應用UGS公司的I-deas C3P版本實現了同福特在北美的技術中心的接連,初步實現了協同開發。將相關的數據同鉅全的ERP系統集成,是企業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因此,應用PDM是一個方向。
第三,建立敏捷供應鏈。企業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供應鏈的競爭,企業與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只有大家都把成本降到最低、質量做到最好、交貨期有保障,才能使最終的產品有競爭力,這就需要讓鉅全的供應商一起來感受客戶對鉅全的需求。例如在質量方面客戶對鉅全的要求是1000pps,那么作為原材料供應商,做到沒有?再如,如果供貨配套不及時,福特的罰款是3000美金/1分鐘,那么,鉅全如何考慮?雖然現在很多供應商達不到,但概念首先要有,并縮小差距,不斷改進。當然,這種改進不是信息化本身能解決的,但信息系統要及時反映相應的信息。”
五、 總結
富有遠見是企業信息化實施成功的關鍵,危機、務實和執著是推動實施信息化的三個支撐。縱觀鉅全的信息化實施過程,沒有驚心動魄,但非常務實。
有一句老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遠!”。同樣,望著巨人的肩膀,可以攀得更高!福州鉅全,以成為國際大型汽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為目標,通過實施ERP而建立國際競爭力的典型案例,值得中國民營企業借鑒。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助推福州鉅全國際化進程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2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