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學者對企業資源規劃、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以及客戶關系管理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討和研究,大大加速了企業信息化的進展。但是,在這些理論的邊界與相互關系等問題上,卻出現了彼此交叉、糾纏不清的局面,阻礙了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進一步應用與發展。
為了保持企業內部部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暢通的信息流通與交換,必須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進行集成。這里以經營權獨立的工業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企業資源規劃、供應鏈管理以及電子商務各自資源管理職責的不同以及業務上的相互支持來討論彼此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為系統的集成提供理論支持。
1.1 企業資源規劃
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在MRP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在MRPⅡ的基礎上增加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分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等,20世紀90年代,進一步融合吸收業務流程重組、準時制生產、數據挖掘等思想以及新興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應用也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
ERP將企業的生存環境看作一條供應商、企業本身、分銷網絡和客戶等環節緊密連接的供應鏈,以顧客需要和市場驅動為導向進行采購、生產和銷售,對供應鏈的管理是ERP的核心思想,如圖1所示。EI沖定位于企業內部資金流與物流的全程一體化管理,實現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完成整個過程的各種資源計劃與控制。

圖1 ERP簡化模型
除了對生產過程的管理控制,ERP還能夠從財務、成本、人力資源等角度跟蹤、監控企業運作,并輔助企業財務、生產等方面的決策。ERP在目標上充分體現對成本的控制、對質量的控制和對客戶服務的管理,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但是,在ERP興起與發展時,計算機網絡技術沒有成熟,Internet剛剛萌芽,從而限制了ERP的應用范圍,使得ERP把對供應鏈管理的重點放在企業內部供應鏈,對外部供應鏈關注的范圍比較窄,往往局限于直接的供應商和分銷商。
1.2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興起是緣于企業試圖消除因供應鏈上信息傳遞太慢或錯誤而誤導的生產及存貨計劃。從概念上說,所謂供應鏈(supply Chain,SC)就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SCM是涉及與供應鏈相連的所有相關節點、部門和人員的集成化管理,它的基礎是合作的思想。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與其供應商、銷售代理、最終客戶之間的關系已不再是單純的業務往來關系,而是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在合作思想的基礎上,把供應鏈看作一個完整的運作過程對其進行集成化管理,就可能避免或減少各個環節之間的很多延誤、浪費,即有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用更少的總成本實現價值的增值。
實現SCM的關鍵之一在于如何全面、有效地共享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的信息。現代先進網絡通訊技術,尤其是Internet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圖2所示。SCM中通過Internet共享的信息主要包括生產、庫存、需求、供應、運輸等方面的信息。

圖2 SCM簡化模型
實現SCM的關鍵之二在于如何有效利用供應鏈其他節點所共享的信息。企業從其他節點獲得必要的共享信息以后,對這些信息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第一種是利用這些信息對供應鏈上的各節點進行協調控制,從而獲得利益,聯合庫存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的最佳表現。另一種方式是利用適當的方法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以及預測,輔助企業采購、生產和銷售等方面的決策。
SCM通過利用供應鏈上的共享信息,可以大大加速供應鏈上物流和資金的流動速度,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由上述可知,SCM旨在通過對外部資源,尤其是信息資源的管理來獲得效益。
1.3 電子商務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Internet技術迅速發展。Internet技術比早期電子商務采用的電子數據交換方式成本低很多,而且方式更靈活,這使得基于Internet的電子商務迅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電子商務是指所有利用企業內部網、企業外部網以及Internet來解決商業交易問題,降低產、供、銷成本,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商機,從而增加企業利潤的所有商業活動。從本質上來說,電子商務是SCM中采購與銷售職能在網絡上的擴展。
構建在Internet以及其他網絡通訊技術基礎上的電子商務,具有傳統商務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如圖3所示。一是商品和貨幣的數字化或符號化;二是交易過程的電子化、無紙化和購買行為的個性化;三是市場的網絡化、一體化和無邊際化;四是超越時空,異地交易和異時交易成為可能。正是由于這些特性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潛在商機和商業利潤。

圖3 電子商務簡化模型
可是,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務模式,與傳統商務一樣,其核心還是商務,其關注的內容也是如何使得企業能夠尋找、發現更多的貿易伙伴,在貿易實體進行貿易時能夠更節省成本。強調貿易實體之間的貿易關系是電子商務區別與其他信息系統的關鍵特征。
2 ERP、SCM及電子商務之間的聯系
2.1 ERP與SCM
ERP與SCM關注企業的不同方面,但是又有緊密的聯系,其聯系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SCM是通過擴展增強ERP中銷售和采購職能來實現的。SCM通過擴展ERP的職能,可以進一步提高ERP的運作效率并且降低成本,從而獲得更大的效益。
SCM擴展了ERP的銷售職能,銷售部門不僅要負責企業產品的銷售,還要想辦法維持、改善與客戶的關系,以保持、吸引更多的客戶,因而發展出了客戶關系管理;同時銷售部門對需求信息的分析預測也由針對直接客戶和分銷商轉移到針對整條供應鏈,對外部供應鏈的協調控制也轉變為面向整條供應鏈的協調控制,如圖4所示。

圖4 銷售部門信息系統交互圖
SCM擴展了ERP的采購職能,采購部門不僅要負責企業的物料采購,還必須及時準確地獲取上游企業的供應信息,利于企業進行必要的協調和決策。供應鏈管理中與上游企業的協調也是通過采購部門來完成的,如圖5所示。

圖5 采購部門信息系統交互圖
其次,ERP注重于企業內部資源的集成與效率的提高,其局限在于對外部供應鏈的支持力度較弱;SCM注重于對外部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來獲得效益,但是其對企業內部的管理大都沿用ERP的思想和職能。ERP與SCM各有所長卻又各有所短,形成了一種優勢與劣勢互補的局面。
在決策方面,SCM面向整條供應鏈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可以通過Internet直接與核心企業進行信息交流,糾正了ERP針對直接的供應商和分銷商做分析預測所導致的偏差逐級放大缺陷,大大提高了需求和供應決策的準確性,從而有利于企業做出更合理的采購、生產以及銷售決策。
在協調控制方面,SCM一方面從外部供應鏈上存、生產等方面信息與外部交換,達成協調雙方或多方都有利的合作方案,因此SCM需要ERP的緊密支持與配合。
眾多學者在ERP和SCM的發展上爭論不休,導致了ERP與SCM糾纏不清的局面,其實它們發展的最好方法是實現ERP與SCM的集成,集成以后的ERP與SCM叫什么名稱并不重要。
2.2 SCM與電子商務
SCM是面向整條供應鏈的管理模式,必然包含企業相鄰節點之間的管理,電子商務為SCM對相鄰節點的管理和交易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
就企業本身而言,電子商務的應用,尤其是B to B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企業SCM的效率。電子商務提高了市場營銷能力,便于拓展國內外市場,尋找更穩定、更有潛力的合作伙伴;減少了交易過程的流通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方便客戶信息記錄,改善客戶服務體系,增強客戶關系管理。
就整條供應鏈而言,電子商務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整條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電子商務大大縮短了供應鏈上采購信息從下游傳遞到上游的時間,信息流動時間的縮短提高了物流和資金流的流動速度,而第三方物流和電子支付方式又保證了物流和資金流按照預定的速度流動。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流動速度的加快使得供應鏈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價值的增值。
雖然電子商務功能強大,但是這并不意味電子商務要取代SCM甚至ERP。電子商務在整個企業信息系統中功能范圍有限,它的功能特性說明它不能單獨擔當起企業發展的重任,必須有企業內外部流暢、高效的管理與之協調,這就要依靠企業的ERP與SCM的集成系統支持來實現。
2.3 ERP與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應用側重于作業層,而ERP涉及企業的各個層面,它們的關系有3點:
(1)基于供應鏈的兼容性。電子商務的應用為SCM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而ERP首先使用了SCM思想,因此通過SCM與ERP的集成,電子商務可以很容易實現與ERP的集成,而且這種集成既提高了電子商務的效率,也提高了SCM、ERP的運作效率。
(2)基于業務流程的輔助性。ERP系統作用于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它有3個層次的應用:決策層的數據查詢與綜合分析、中間層的管理與控制、作業層的業務實現。而電子商務的應用,可以快捷地提供各種數據的查詢及分析,為各個層次提供輔助性支持。
(3)基于應用的互補性。企業在引進電子商務時,不會完全摒棄傳統的采購與銷售模式,而是兩種模式共同存在和互為補充。
3 ERP、SCM及電子商務的集成
ERP、SCM以及電子商務在實踐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隨著信息化的深入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系統之間的集成日益提上日程,企業應該遵循如下步驟進行ERP、SCM以及電子商務的集成。
如下步驟進行ERP、SCM以及電子商務的集成:
以ERP為基礎,面向供應鏈重新分析、設計、調整企業業務流程,保證業務流程連貫、暢通。新的業務流程不僅要涵蓋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管理,還必須涵蓋對外部供應鏈的管理,如客戶關系管理、供應商管理、網絡交易等。設計、調整業務流程時,必須充分把握ERP與SCM在采購、生產、銷售決策上的相互影響與關系,保證企業能夠及時響應外部供應鏈以及市場供求的變化;而且必須充分考慮將來業務擴展的可能性,保證新的業務流程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以能夠在將來為這些業務的擴展提供充分的支持。
在現有ERP、SCM以及電子商務系統的基礎上,根據新的業務流程規劃、設計、調整企業信息系統,使信息系統不僅能夠滿足新業務流程的需要,而且能夠支持業務流程的擴展與變化。對于現有系統中缺乏的功能,必須增加新的功能應用以支持新的業務流程,例如,企業可能需要增加網絡支付功能以支持電子支付或轉賬;對于系統中一些運行效率低下或者交錯重復的功能應用,經過權衡之后可能予以拋棄,例如,ERP與電子商務系統中可能都存在客戶管理的模塊,這些模塊可能保留其中的一個或者全部被拋棄,而被新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取代。
根據各應用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數據集成,使數據和信息能夠在應用系統之間暢通流動,使得各應用系統能協同運作,完成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可以發現,數據集成大都發生在系統的邊界上,如圖4及圖5虛線所示,ERP系統與SCM系統只要能夠進行必要的信息交換,就能夠很好地進行協作;而電子商務只要與采購部門或銷售部門的信息系統進行必要的數據交換,就能夠很好地實現與SCM的集成,從而使ERP、SCM及電子商務系統融為一體。
在ERP、SCM以及電子商務的集成過程中,ERP是系統集成的核心,因為ERP保證企業內部的高效運作,這是企業實施SCM與電子商務的基礎。SCM擴展ERP的采購與銷售職能,其與ERP在業務、應用功能以及數據的集成過程主要圍繞如何制定更好的采購、生產、銷售決策并協作執行而進行;電子商務與ERP、SCM的集成主要圍繞如何更好地在作業層提供輔助支持以及如何為ERP、SCM提供大量的業務數據進行分析和決策而展開。
4 總 結
ERP、SCM以及電子商務系統對企業資源管理的領域不同,ERP側重對企業內部資源的集成提高運作效率,而SCM通過對外部資源的管理獲得效益,電子商務關注于企業商務的拓展與管理,為ERP與SCM提供輔助。
但是,由于供應鏈業務流程的持續性,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需要ERP、SCM以及電子商務系統協作完成。它們之間的協作主要圍繞如何制定更好的采購、生產、銷售決策以及如何更好地協作執行決策而展開,因此系統的集成也將圍繞協作過程中所需要進行的采購、生產、銷售等方面信息的交換而實施,進一步釋放管理信息系統的巨大能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SCM及電子商務關系研究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1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