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理念與誤區
ERP的發展雖然在中國還是個新鮮事物,但在認識上已經有許多誤區,ERP哲理和產品要真正為廣大企業所接受,還需要作長期努力,其中如何正確理解ERP理念和消除認識誤區也是重要一環。目前社會上對ERP認識上的一些誤區,在前面的章節里基本上都曾經提到過,在此我們作一總結歸納,力爭為樹立正確ERP理念作一探索。
誤區一:ERP是泊來品,基本不能適應中國國情。這種觀點是看到我國不少企業在選用國外MRP-Ⅱ產品慘遭失敗后提出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既要多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與產品,又要努力開發出適合中國企業管理需要的民族ERP產品。做到洋為中用。
誤區二:中國企業管理還未發展到使用ERP的階段。的確,中國企業的管理自動化程度(CIMS理論中稱為單元技術)與國外發達國家有相當差距,個別部分,如會計電算化、CAD、辦公自動化水平較高。但是,中國目前的市場已是國際市場的重要部分,中國企業已不得不參與國際競爭,時代迫使中國企業要上ERP。相反,我國的企業在實施ERP和CIMS系統中,可減少西方企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
誤區三:ERP只是技術人員的任務,而與管理人員無關。談到計算機應用推廣,一般中國企業領導都認為是計算機專業人員的事,而ERP的實施必須首先要由企業管理層決策并指揮和參與實施的全過程,ERP系統既是技術的實施,更是管理的革命。
誤區四:一旦實施ERP發生困難,甚至失敗,就認為ERP一無是處,毫無作用。雖然西方管理界有"計算機在管理上的應用幾乎失敗,一有機會都還想用計算機"的普遍觀點,但應該堅信,ERP將會對企業產生巨大作用和效益,同時也應看到實施工作的難度和艱辛。
誤區五:ERP只適用于效益好的和大型企業,效益差或中小型企業不能上ERP。首先,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都應該學習并運用ERP理念與方法,而ERP系統的實施則要視企業規模與條件來定,但是ERP的采用與企業效益和規模沒有必然聯系。
誤區六:企業可以采用ERP,但管理人員素質和設施不必作重大調整。實施ERP是否成功,其中兩個重要因素就是企業管理人員ERP素質的提高及業務流程重組的成功與否。
誤區七:ERP理念與產品談起來似乎容易理解,但實際上卻難以實用,要想用好幾乎不可能。ERP理念與產品和ERP的實施的確是兩回事,正因為這樣,在ERP理念和產品被接受后,應更關注實施的科學化、職業化。
誤區八:ERP實施時間太長,難見效果和效益。這或許已經成為企業怕上ERP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實施ERP是企業管理技術和思想的一場革命,客觀上需要一年或更長一段時間,企業應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但實施ERP系統,一定要做到"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力爭逐步總結,逐漸見效。
誤區九:ERP只需專業軟件公司服務,不需請專業管理咨詢公司顧問。ERP的實施不同于其他軟件,實施本身具有極強的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選購ERP軟件需要找軟件公司,實施ERP必須請專業管理咨詢顧問幫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企業不僅需要法律顧問,財務顧問,還需要管理咨詢顧問。
誤區十:ERP無所不能,用它可實現管理的全自動化。ERP思想有許多理念,對管理非常有作用,ERP產品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企業資源的有序營運。但ERP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其思想和方法體系。而且ERP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基石,它是企業管理與決策的助手,不可能替代企業管理者去作經營決策或創新競爭,ERP永遠是管理者營運資源與創造資源的科學武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第六十一節 實施ERP系統的十大誤區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59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