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現在誰是全球出租車司機的頭號公敵,那一定非Uber莫屬。在國內出租車司機提起Uber無不咬牙切齒,于是向政府施壓希望將Uber擠出中國。與中國相比國外的出租車司機則直接的多,近日來法國的出租車司機就發起了一場反Uber的暴力抗議,場面之壯觀堪比美國大片。如果你認為Uber只是出租車行業的顛覆者,那么就太天真了。Uber和快的、滴滴在開仗,回頭一看,陌陌已躺在血泊中,這是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很流行的一個段子。其實,躺槍的不只是陌陌,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行業都可能遭到Uber的入侵。Uber來了!
不務正業的Uber,就是Uber所做的包括但不僅包括租車這個所謂的正業
盡管,目前Uber的主要業務仍然是叫車服務,但Uber的野心遠不止做叫車業的老大這么簡單。Uber正在努力打造一個運輸生態圈。在美國Uber已經推出了同城快遞服務UberRush,Uber用戶可以像叫車一樣叫快遞,然后,由Uber的司機將物品派送到目的地,用戶可以看到物品預計的到達時間和物品的實時位置。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眼熟,是的UberRush就是利用了Uber現在所采用的商業模式和技術,只是將送人變為了送物,在運輸的過程中,Uber快遞員可能會使用徒步或自行車等方式,但其核心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如果這一業務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或將成為Uber未來的另一主要業務。
除UberRush外,Uber還在美國推出了UberEssential和UberEats等服務,涉及了日常用品的送貨、送餐等領域。Uber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將碎片化的需求與碎片化的供給連接起來,使整個社會的資源得到整合,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令參與者可以從中受益。因此,無論是有生命的人還是無生命的物,只要有移動的需求,Uber都可以將其納入自己的業務當中。
Uber的本質就是整合閑置的資源,將其利用起來創造價值。但Uber在整合的過程中還面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就是“人”。任何交通工具在目前都還需要通過人來駕駛,只有當人和交通工具都有閑時,才能成為可利用的資源,這就大大降低了資源的可利用性。如果交通工具能夠擺脫人的束縛,自動行駛,將極大提升資源的利用率,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Uber正在與卡耐基梅隆大學(CMU)展開合作,共同開發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只要是處于閑置狀態的自動駕駛汽車都可以成為Uber整合的資源,司機將不再成為制約資源利用率的因素。在剔除了司機的成本后,坐Uber專車的費用將進一步降低,同時,還能避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許有一天租車會比自己擁有一輛汽車更加方便、實惠,如果真有這么一天,Uber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類對于私有財產的觀念。
除了Uber正在實施的UberRush、UberEssential和UberEats等服務外,Uber似乎還想告訴用戶,Uber不僅僅是專車,它還可以進入其他領域,找工作、找對象、購物等等都可以通過Uber來完成,并且還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營銷活動貼心地給出了示范。
在Uber司機中流傳著一個故事,一個曾在央視做記者的人后來自己創業開創了一個互聯網公司,他經常在12點以后作為一名Uber司機在中關村趴活,就這樣在接了6個人后,成功地招到了現在的技術總監。后來又在北京南站趴活談成了多單生意。這里且不論故事的真偽,但有一點可以說明的是,只要肯動腦筋,Uber遠不止是專車這么簡單,其還可以承擔很多其他的功能,甚至更加快捷、有效。
無處不在的Uber野心,源于Uber只研究一件事或一個定律,比如牛頓第三定律
中國人民似乎對Uber給出的標準答案還并不滿意,他們憑借著高超的智慧為Uber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甚至從Uber的商業行為中總結出了一種可以適用多個行業的模式。
近來,一篇名為《Uber宣布進軍建筑設計市場 地球已經無法阻止Uber了》的文章刷爆了。為什么呢。
文章中描寫到,打開Uber軟件后首先會看到用戶周邊的設計師,然后可以選擇“人民建筑師”、“資深建筑師”、“品牌建筑師”和“建筑大師”四個可選的級別。點擊“呼叫設計”即可進行選擇下單,隨后用戶可以與設計師進行當面的溝通。
盡管后來被證實這是一條假新聞,但文章中所采用的方式未必不能成為現實。如果真能成為現實,其對設計師行業所帶來的沖擊絕不小于出租車行業。顫抖吧設計公司!
就在該文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之際,又有許多類似標題的文章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例如,Uber宣布進軍房地產中介市場、Uber宣布進軍中國攝影市場、Uber宣布進軍中國葡萄酒市場、Uber宣布進軍培訓市場、Uber宣布進軍傳媒市場等等。一時間Uber成了顛覆的代名詞,不要說地球人,連上帝都無法阻止Uber了。
當然無論是哪篇文章,在最后總不忘加一句“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在是巧合。”看到這很多人才松了一口氣,自己的飯碗暫時還可以保住。不過Uber正在演化為一種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正在悄悄潛入,密謀顛覆多個行業的舊有秩序。這恐怕是很多行業中的從業者都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否則當Uber終結者真的從天而降時,就只能羨慕別人手里的飯碗了。
1)科幻多數都實現了。2)顛覆者通吃的例子已很多。3)大家想知道的其實的原理,道理,天理,比如牛頓第三定律。
Uber一個神奇的模式,到底神奇在哪里
Uber的模式能夠顛覆多少行業,筆者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是,Uber模式如果推廣開來將對眾多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Uber為何能創造出如此成功的一個模式,甚至具有顛覆行業的力量呢?
首先,Uber從產生到發展一直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對Uber的乘客而言最大的需求就是要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坐車從A地到B地。但要保證按下按鈕,在幾分鐘內就叫來一輛車,如果僅靠出租車是比較困難的。因此,Uber突破傳統,通過建立一個溝通了乘客與私家車司機的信息平臺的方式來實現隨時叫車服務的想法。同時,由于Uber省去了傳統出租車公司所必須花費的大量費用,從而可以降低用戶的乘車成本。在沒有出現溢價的情況下,乘坐Uber專車可以比乘坐出租車更加的便宜。
在Uber的用戶中不乏高端人士,他們對于用車的需求遠不止移動這么簡單,汽車的檔次與駕車人的服務質量都是他們關注的焦點。然而,傳統的出租車行業受制于統一管理的需要,難以為乘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高端服務。而Uber通過將私家車進行分類,對司機進行培訓和評價等多種手段形成了一支能提供高端服務的隊伍。
其次,Uber快速發展的背后有著強大的數據技術的支持。無論是系統的自動派單機制的實現,還是在交通高峰期溢價數額的確定,再到司機獎勵的計算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沒有對數據的收集、存儲和分析的技術,很難想象Uber如何能將想法轉化為現實,并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Uber充分發動了社會上個體的能動性,利用大數據和經濟規則引導服務的提供者為服務的需求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Uber模式有著眾多的優點,可以在多個產業通過充分利用現有的閑置資源,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并降低使用成本。
Uber模式就本質而言是C2C模式,即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服務。因此,Uber模式可以適用于個人對個人的服務行業,除乘車、快遞外,還適用于教育、醫療、法律、財務、咨詢等多個行業,并能對現有的模式產生巨大沖擊,這種沖擊甚至可能將是顛覆性的。
在Uber模式推廣的過程中必然要出現各種問題,如果僅靠平臺的提供者來自己解決出現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政府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過修改現有的法律法規使其能更好地適應新模式的需要,保證新模式在與傳統模式競爭的過程中能有一個公平的環境。當然,政府也要起到監管的作用,以避免新模式瘋狂生長產生泡沫而影響到所進入行業的良好秩序,防止有人渾水摸魚,從中謀取不正當利益。
Uber模式為提升人類社會資源的利用率,創造新價值提供了可能。面對Uber模式的創新所帶來的顛覆,我們更多的是期待,希望能為人們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小結
租車業務或許只是一個偶然,一個歌手的成名作,Uber的本質就是整合全社會各種閑置的資源,將其利用起來創造價值。怎么做,做什么不做什么,那就看Uber創始人的價值觀了。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Uber+,一共要顛覆幾個行業?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3931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