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您解讀——CIO們究竟希望SaaS提供什么價值?
軟件必須通透業務邏輯
任何一個企業的誕生和發展,都緣于初始的一個樸素理念,或者說是想法、概念。要兌現這個概念,需要一個通道來幫助,這個通道就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面對的是大量的資源與能力的集合,包括許多不可控的東西。不管什么樣的商業模式都必須保證閉環的現金流出現,否則只是學術模式價值。
要實現閉環的現金流,就需要一個邏輯對業務進行控制,這樣就產生了業務邏輯。事實上這個環節最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是與商業模式對立的問題,通常是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沖突。業務流程或者說是業務過程又是保證業務邏輯的,由于業務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資源、能力與需求的沖突,我們通常只顧及流程層面而經常忘記邏輯方面是否得到了進化。
隨著業務的開展,這種商業模式所決定的業務邏輯被人所認識,然而這樣的認識通常又是不知不覺的,但是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軟件產品如果能在這個方面經受住檢查,就可以說明它是通透了企業的業務邏輯,這樣在實際的軟件服務過程中,用戶所提出的新需求,就離開不了“如來佛的手掌心”,在結構上就一定是一些有限的問題。當然這需要軟件的構架支持這樣的設計。
而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企業的業務運營操作系統。在結構上與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不同的是,它是數字信息與模擬信息并存的。軟件本來是一個剛性的東西,它是通過一系列的規則來做事情,但是它不能為企業發揮人們所期望的效用,而顯示出它的“軟”與“弱”。在本質上,是因為相對企業的業務運營實際來說,那是非常的不匹配。
這些匹配往往包含三個方面:
軟件是否與企業的業務邏輯匹配?
軟件的業務操作細節是否與企業價值活動的管理精度匹配?
軟件的架構是否與企業的業務發展匹配,即是否能夠面向未來?
這幾個方面,通常是不容易同步達到的,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會通過二次開發及升級之類的手段來滿足。即便如此,在需求滿足的及時性與有效性上,用戶還是相當不滿意的。
軟件要與用戶需求同呼吸
我們聽過太多的軟件項目失敗、軟件項目的爛尾、軟件項目的不滿意。究其根本乃是軟件的服務跟不上用戶的需求,任何一款軟件在設計階段一定是以可以認知的“完美”為目標的,沒有一家軟件公司會有意做有毛病的產品面對用戶的需求。
軟件太“軟”,確實是因為服務太軟,不是軟件公司不愿意提供服務,而是經常會心有余而力不足。軟件就是服務,我們所關心的是如何才能讓用戶得到最有效的服務?
軟件是典型的管理支持產業,它受獨特的商業邏輯所支配。事實上,大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們已經在享受“深度支持”,這就是他們周圍的各種智囊團(內部和外部的智囊團),但是,這種“支持”的成本太高了,只有少數企業的少數人才能夠享用。將“深度支持”這一“貴族”產品“平民化”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支持成本。
而降低成本的方式方法就是“基礎工作統一化”——各專家型支持企業將管理方法提煉,成為一些“共享模式”、“共享模型”、“共享標準”,及“模式”、“模型”、“標準”等管理“積木”適應各自企業的搭建方式。這樣,管理者就可以在“非專家”型顧問的協助下設計自己的個性化的管理系統(平臺軟件的完善和推廣將很快讓每一個企業管理者像使用個人電腦一樣在信息系統平臺中設計個性化的管理系統)。
在這個支持系統中,每一個“模式”、“模型”、“標準”都帶有“出生證”,都能找到它發明人、改進者和其他具有使用經驗的人,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得到他們最專業的幫助。除了暢通的“知識供應鏈”之外,支持系統中還有基于新一代供應鏈管理軟件的“物質供應鏈”,可以實現支持網絡各成員之間的協調合作,增強信息交流的實時性,創造共享信息庫,并用“站臺程序”合并各網絡成員企業“重復性”的職能,實現整個供應鏈中真正的跨企業的無縫合作。
大型的軟件公司是完全有能力構造這樣的系統的,我們已然看到,國內的一些軟件公司已經開始著手通過社區以及合作伙伴論壇之類的方式提供這樣的支持了。
另外也有一類公司通過開發技術平臺,與用戶的項目隊伍協同進行開發,實際地證明了軟件的生產過程就是與用戶需求同呼吸的過程。
基于一個行業商業生態系統的、圍繞領袖企業核心業務的SaaS服務是未來軟件服務的主要模式,也將對軟件行業的發展拓展出新的空間。
轉移軟件服務主導權
一個軟件公司對應一個單體的用戶,再有效的服務也是一個“簡單再生產”的服務,軟件業要與工業相融合,走行業信息化的路子。基于這樣的普遍需求與當前的技術條件,尤其是因特網的廣泛應用,未來圍繞一個行業的領袖企業所操作的核心業務而展開的面向廣大客戶與合作伙伴的SaaS服務將大行其道!
一個經濟體與另外一個經濟體的競爭,體現在速度、力度和厚度上,速度就是需求滿足的速度要快,自然依靠許多基本工;力度是文化、品牌和技術進步,需要一個“大國”的氣度來慢慢涵養,這是每天關心是否能夠有飯吃的小企業無法承擔的;厚度就是供應網絡的縱深,行業如果有非常厚實的供應網絡的縱深,但是資源被中小利益群所分化,淪為普通價格戰的機器,委實可惜!
從這幾個行業的情況來看,每個行業都需要一個“商業操作系統”,借以整治行業之秩序,營造更多更好的競爭力,在行業鏈條的每個環節上都能做到精致管理。這需要一大批有遠見、有耐心的管理軟件項目人員深入其中,與有遠見的企業家、政治家一起來締造。
有領袖企業打頭,廣大用戶和供應商、合作伙伴就構成了更敏捷的商業生態系統。事實上網絡聯結加上基于因特網的聯結,必將誕生出一個嶄新的生產方式來。這個生產方式同時是聚焦在大家共享一套系統,進行一定經濟秩序的運營,SaaS的提供者將由軟件公司轉移到行業的領袖企業!
回頭看一下軟件就是服務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軟件體現用戶邏輯;
第二重:軟件生產就是軟件服務,與用戶需求過程貼合;
第三重:軟件服務主導權將從軟件公司轉移到行業的領袖企業。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CIO們究竟希望SaaS提供什么價值?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3931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