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的制造工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沿海的“三來一補”業務, 更準確地說中國是世界的制造車間。
這就決定了,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不是以產品、產量組織生產,而是以“客戶訂單”組織生產,也就是按單組織生產。
在ERP原理的培訓課程上,我一直反復強調這樣一個概念,那就是ERP的核心算法MRP(物料需求計劃)不適合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因為MRP是按產品分解物料,合并物料需求形成計劃,然后按照計劃進行采購和執行生產的。而這樣一來,客戶訂單的齊套性、時效性、可追溯性將蕩然無存。
過去的十年,很多企業買了ERP軟件,都是沖著ERP里面最核心的生產管理模塊來的。但是制造模塊真正用起來的很少,并且能用起來的企業大都是經過大量的二次開發的。
ERP和MRPII 軟件之所以可以在全世界流行,除了信息技術的發展之外,是因為其中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在歐美的百年工業化過程中,不斷有學者進行研究、抽象和實踐,最終形成了大規模制造時代的MRP算法和MPRII管理模式。
而最近30年,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在世界經濟布局中的分工下形成了按單制造的“中國模式”(按單制造不是中國企業獨有,但確是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將這一模式發揮到了極致)。中國企業需要從計劃管理模式和粗放的自由管理模式走向項目制造管理模式,這一過程注定是很痛苦的。
而按單制造模式隨著制造產業的轉移,歐美管理學家已經沒有研究的動力。缺少理論基礎研究的中國企業,逐步知道MRP和ERP不適合自身的管理需要,但是沒有辦法。更多的企業在上與不上ERP之間徘徊。
最近熱傳的業內文章《畫皮SAP》更多的只是反映了管理信息化行業在商務運作上的問題,還沒有涉及企業管理與信息化中理論匱乏、軟件不實用、不好用,流程和業務邏輯不相符的深層次問題。
今天看到一則報道,說中國500強(用500大更準確)的利潤總額首次超過美國500強。我相信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未來我們中國成為經濟強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也相信,在經濟強國中一定會誕生管理大師,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并且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武裝我們的企業。
新的按單制造核心理論將是中國管理學家的一大突破口,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同行來研究、來探討、來實踐。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