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析一下中小制造企業特點,結合國內一些相關中小制造業的調查研究、新聞報道,中小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突出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少和設備差:由于近幾年來我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催生出了很多為大企業代工或小日用品一類的中小型企業,投入少、發展慢是它們典型的特點,因而生產規模和資本的積累十分有限,這就導致企業的設備更新慢,通常的設備的新舊參差不齊、跨度大。
2.人才缺乏:由于投資的規模小,中小企業管理和技術人才都極其缺乏。管理人才、技術人才一直是中小制造業奇缺的資源,而且這類企業管理形式單一,競爭力比較弱;技術人才的缺乏導致技術缺少創新,因而難于發展。
3.依附生存,抗風險能力差:由于其技術落后、市場競爭力小、顧客有限,而且往往依附某幾個大企業而生存,失去一個大客戶后可能造成證明打擊。因而企業希望改進管理方法以及創新技術,降低成本,從而保持較強的獨立性,增強競爭力。
4.產品形式多樣:由于投資小,沒有獨立的高技術,產品多是模仿生產或者來料加工,因而一般都是小批量多品種生產。但是同時也可以很快適應市場變化,生產可以快速轉型,易于生存。
5.生產混亂:因為中小企業多數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他們主要的生產問題就是:生產計劃制定困難、設備管理技術落后、產品質量和交貨期得不到保證、資源綜合利用率低。
6.對信息化的認識存在誤斟:分不清具體實現技術與信息化內涵的聯系與區別,片面的把實現技術的更新換代等同于信息化系統的升級,導致認為不使用最新的技術就是過時或淘汰產品。
綜合上面的幾點不難看出,要快速穩步的發展,除了一方面要改善硬件制造設備和引進人才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企業急需加強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從而才能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而健康穩步的發展。而ERP技術作為一種針對這種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離散制造企業而開發的管理軟件,它可以從很多方面滿足我國現行很多中小企業的關鍵需求。具體如下:
1.降低成本:ERP通過對生產計劃進行及時修正和調整,實現對生產現場異常情況的實時處理,從而縮短生產周期;通過建立一個完整的關鍵設備監控與管理系統,可最大程度的提高設備利用率;同時ERP還是對ERP的補充,能及時調度而減少在制品及庫存量。
2.提高產品質量:ERP它的特點就是能實時的監控每個生產設備,通過實時的對每個生產環節的的質量監控,可以有效的降低產品的不良率;還可以找出質量問題的關鍵所在,及時的調整加工工藝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3.結合先進管理思想:ERP是是精益生產、準時生產和最優化生產技術等先進管理思想在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實現。
當然ERP的作用還表現在:規范流程、信息共享及時、改善了客戶服務等等方面。而且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業務流程一般相對簡單,因此需要的ERP技術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其實施周期相對較短,見效也較快。
綜合上述的觀點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ERP很適合在我國中小型企業實施,它能很好解決企業決策層和生產車間過程控制之間的“信息鴻溝",滿足企業現實所需,很好的改善企業的管理機制和能力,為企業節約有形的資本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中小企業實施ERP系統的作用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3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