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已轉變為供應鏈與供應鏈間的競爭。供應鏈管理中協同計劃已成為優化供應鏈性能的關鍵環節。
戴爾的直銷模式為戴爾公司創造了快速崛起的PC制造商的神話,然而戴爾公司的直銷模式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和戴爾公司及其相關企業所構成的科學的供應鏈是密不可分的。戴爾的供應鏈管理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戴爾零庫存管理和戴爾供應鏈管理系統一直是行業模范,其供應鏈管理系統中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更是行業領先。2008年,戴爾開始在供應商中實施新的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并實施了預先發貨清單。協同計劃系統優化了戴爾的供應鏈;通過信息共享,戴爾在供應鏈上有更快的快速反應,有效解決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提高供應鏈整體績效。
本文作者自2007年一直就職于戴爾的打印機聯盟利盟打印機公司,參與了戴爾與利盟公司協同計劃系統的建立項目,并使用研究戴爾協同計劃系統近5年。本論文主要就以下3個主要方面進行論述:
1.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重要性及流程;
2.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在供應商中的實施研究:
(1)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原理。
(2)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預先發貨清單的內容及其作用。
(3)計劃模擬的定義和計劃模擬在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中的實施研究。
3. 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在供應商中的實施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2、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重要性及流程
2.1 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重要性
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為供應鏈協同提供了一個信息協同的技術平臺。信息協同是供應鏈管理成功與甭的關鍵因素之一。供應鏈各環節之間既分工又合作、既獨立又融合,以保證整個鏈條的運行達到最佳狀態,這種分工合作、獨立與融合是基于供應鏈各節點介業的信息動和共享,否則各節點企業會成為彼此孤立的、殘缺的片斷。供應鏈上的各個節點企業只有實現了高質量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才能使供應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為客戶需求所驅動的供應鏈,保證客戶需求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失真,不僅能夠有效解決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委托、代理和欺騙等問題,提高供應鏈整體績效,而且能夠促進供應鏈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一般來講,信息共享的方法常見的有零售商向管理其庫存的供應商提供銷售時點數據,生產商向供應商提供生產需求信息以支持零庫存計劃。隨著因特網的出現,EDI在共同預測、計劃和補貨(CPFR)方面的應用使得信息溝通的程度大大增強了。比如,沃爾瑪和Sara Lee服裝公司通過采用CPFR方法將庫存減少了14%,銷售收入增加了32%。
2.2 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流程
客戶ERP系統產生需求預測,需求預測傳輸到互聯網協同計劃系統。供應商到互聯網協同計劃系統查閱客戶需求。供應商進行自身產能評估、物料計劃和生產計劃,最終產生供貨計劃。供應商上傳供貨計劃承諾至互聯網協同計劃系統�?蛻舻挠媱潌T從互聯網協同計劃系統看到供應商上傳的供貨計劃承諾。同時客戶ERP系統產生外部采購訂單,通過EDI傳送到供應商的系統。此為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供應協同計劃流程。下圖1描述了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流程。
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流程
圖1 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流程
3、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在供應商中的實施研究:
3.1 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原理—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為供應商提供平臺共享以下信息:
a. 戴爾需求預測;
b. 滯后訂單;
c. 供應商管理的戴爾倉庫庫存(每天3次數據傳輸更新);
d. 戴爾工廠庫存;
e. 供應商供應承諾;
f. 預先發貨清單
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根據以下公式自動得出總庫存、預計庫存和預計倉儲天數。
總庫存=供應商管理的戴爾倉庫庫存+戴爾工廠庫存;
預計庫存=總庫存-滯后訂單-戴爾需求預測;
預計倉儲天數=28×(總庫存-滯后訂單)/未來四周需求預測的總和;
預計倉儲天數是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它是供應商進行補貨計劃的依據,也是戴爾對供應商供貨管理與評估的根據。
供應商必須在戴爾指定的倉庫保持一定的預計倉儲天數以保證供應的持續。倉庫的庫存屬于供應商,所以倉儲費由供應商支付。供應商為了保持一定的預計倉儲天數定期做出補貨計劃并上傳供應承諾至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戴爾收到客戶訂單才會從供應商管理的倉庫買入貨物并立刻賣給客戶,所以戴爾能做到零庫存并從來不會缺貨。而供應商則承擔出貨前的倉儲費與庫存壓力,并且保證不斷貨(以一定的預計倉儲天數作為保障)。這對供應商的供應鏈管理有很高的要求。
3.2 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預先發貨清單的內容及其作用。
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預先發貨清單的內容:料號;供應商;到達倉庫;數量;預計到達時間;運輸模式;主提單號碼(對于海運貨物);貨柜號碼;空運貨物單據(對于空運貨物);運出時間;船名等等。預先發貨清單在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有著以下重要作用:
1.證明貨物已運出。提前期內的供應商供應承諾必須有預先發貨清單相對應。
2.預先發貨清單里有航運信息可以進行貨物跟蹤與加急安排。貨物到達倉庫后,倉庫根據預先發貨清單收貨。收貨完成后,預先發貨清單不再在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出現。
作為供應商,利盟打印機公司需要上傳預先發貨清單至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上傳預先發貨清單由利盟打印機公司的貨運公司負責上傳。戴爾對預先發貨清單情況定期考核并作為供應商評估的一個指標。
3.3 計劃模擬的定義和計劃模擬在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中的實施研究
計劃模擬就是把系統的信息調出到另一平臺進行模擬性的計劃和產生分析報告。由于計劃模擬在另一平臺進行,所以它不會影響真正的系統。舉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為例,戴爾在其協同計劃系統DISCP基礎上附加了宏功能的Excel平臺作為計劃模擬平臺。計劃模擬的結果可以上傳到DISCP。
本文作者曾在康柏電腦公司實施研究過另一計劃模擬系統Reflex。Reflex的計劃模擬原理同上述:把系統的信息調出到Reflex系統進行模擬性的計劃和產生分析報告。以下為Reflex計劃模擬系統與戴爾開發的宏功能Excel供應計劃模擬平臺優缺點對比:
4、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在供應商中的實施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以利盟打印機公司( 供應商)為例,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DISCP在供應商中的實施中產生以下問題:
(1)由于戴爾需求預測的不準確,造成供應商供應量過多或過少。
戴爾需求預測不準確有的原因需要進一步分析研究。
戴爾需求預測準確度以需求預測準確率進行評估:
需求預測準確率=(實際銷售量/同期需求預測量)%
(2)供應商與戴爾兩個信息管理系統的矛盾。
利盟打印機公司內部ERP系統以歷史銷售量預測并進行供應計劃;其銷售量預測由于計算邏輯與戴爾不一樣,所以其產生的供應計劃與戴爾不一樣。
(3)倉庫收貨完成后,供應商供貨承諾不會自動消失,必須由供應商手工改動。由于供應商供應承諾參加了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計算,所以假如供應商沒及時改動,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會誤認為還有供應。
本人經過分析與研究,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 戴爾提高需求預測的準確性。如何提高預測的準確性是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將在另一篇論文詳細分析論述。
2. 供應商計劃系統應與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接口,采用戴爾的需求預測。我們已把這一方案提交給利盟美國總部ERP系統負責人。
3. 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預先發貨清單收貨應與供應商供應承諾技術上連接,當倉庫收貨完成后,預先發貨清單消失的同時供應商供貨承諾應自動消失以避免重復計算。我們已把這一方案提交給戴爾。
5、總結
供應鏈管理中協同計劃是優化供應鏈性能的關鍵環節。本論文通過上述文字闡述了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的重要性及流程、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在供應商中的實施研究(包括預先發貨清單和計劃模擬的應用)。以供應商利盟打印機公司為例,分析總結了戴爾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在供應商中實施時產生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本論文可以作為戴爾供應鏈管理研究的資料,也可以為企業實施供應鏈協同計劃系統提供參考。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9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