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IT黑洞或IT陷阱,人們舉得最多的例子莫過于ERP項目了。目前企業上ERP項目通常的做法是,調研、撰寫可行性報告、審批、招標、答辯、選定ERP軟件提供商、安裝系統、整理編碼、輸入工程數據、按每子系統實施、上線、驗收。由調研到系統初步驗收至少要3-5年,這是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包括項目的投入,至少要幾百萬到上千萬元。增加了信息中心,多了十幾名員工,再加上日常的維護費用每年也需要幾十到百萬元。過不了三五年,系統又要升級,又需要投入數百萬元。沒完沒了地投錢。效益呢?訂單處理、財務賬目電子化了、庫存管理電子化了。但生產計劃調度的工作量似乎未見減少。量化的效益似乎難以說清。這就是我國大多數制造企業實施ERP項目的寫照。
有些行業組織為了摸清企業應用ERP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其調查結果五花八門。有的說ERP成功率只有10%,有的說50%是失敗的。有的說非常滿意和滿意的達到60%。信息的不對稱說明了如何評價一個ERP應用項目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規范,被調查者完全憑自己的"感覺"下結論,因人而異;調查者心中各有各的秤,同此調查下來"大相徑庭"。
目前國際上也沒有一個權威的評價標準,但從ERP歷史發展來看,上個世紀大體上是按"ABCD"四級來評價,其評價指標主要集中在各級計劃的實現率,如主生產計劃、銷售計劃、采購計劃、能力計劃、MRP等等。A級的計劃實現率大于95%(95%-100%,BOM準確度大于99%,庫存精度大于98%);B級大于80%(80%-95%);C級大于70%(70%-80%);D級小于50%。但這個分級評價并未成為國際普遍承認的標準。進入本世紀以來,評價尺度傾向于用投資回報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ROI是評價投資項目效益的指標。本文介紹什么是ERP項目的投資回報率ROI,以及實現ROI的關鍵因素。
一、ERP的投資回報率
用投資回報率ROI衡量ERP項目的成敗是把ERP看作是一個投資項目,它具有工程投資項目的共有屬性,即效益性、風險性和長期性。
效益性 任何投資項目最終都要有效益,ERP也不例外。ERP的效益性具體體現在經濟上的投資回報率(ROI)和技術上的投資回報。
1、經濟上的投資回報率
是可以量化的,一般來說它包括靜態的投資回收期以及動態的內部收益率。
(1)、投資回收期 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流入累計到與投資額相等所需要的時間。其計算方法是:
投資回收期(年)=項目總投資/項目年平均收益額
現金凈流入量包括由于投資使企業增加的盈利額和收回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回收期越短,反映項目的經濟效益越好。資金收回速度越快,在未來期內承擔的風險越小。
(2)、內部收益率 是指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為零時的折現率,是評價項目盈利能力的相對指標。該指標可根據財務現金流量表中凈現金流量,用插差法計算,也可以直接利用微軟Excel軟件提供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函數計算,計算得到的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與行業基準收益率比較,如果內部收益率大于行業基準收益率,即認為項目盈利能力能夠滿足要求。
投資回收期是靜態分析法,計算比較簡單,但不夠精確。。因此還要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動態分析法,如內部收益率。財務評價還有其它一些評價指標如平均利潤率、凈現值等。財務評價指標有其相關性,根據筆者的經驗,反映ROI的兩個關鍵的指標是投資回收期和內部收益率。一般投資回收期在4-5年(含項目建設期,一般為2年左右),內部收益率在20%-30%,該項目的效益是不錯的。當然項目回收期愈短、內部收益率愈高其項目的效益就愈好,ROI就愈高。
2、技術上的投資回報
是不可量化的。它包括對各個層次(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和IT技術層)的人員培訓。回報達標的測試目標是:管理層,能熟練地應用系統,排解管理上的疑難和應變意外。;技術層,能維護系統、排解系統上的疑難和意外、對新技術的敏感性和組織升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投資回報,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技術的,都要在固定的時間框架和總成本條件下完成。常見的問題是超時限,項目拖的時間很長。這方面在國外也并不樂觀,統計資料表明大約90%的ERP項目超時,即使達到了效益目標,但超過了時間。超時也就增加了總成本。在總成本中還有一個彈性較大的,易于突破的指標,這就是咨詢顧問的費用。因此要把ERP的總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既使有嚴格的項目管理,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ERP的ROI評價體系可簡略的表示為:
風險性 這是投資項目的另一屬性,作為投資項目的ERP也不例外。因此當你聽到有些企業ERP失敗了或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就不要感到奇怪了。我們所要做的是在ERP項目實施方法中專門辟出風險分析階段,客觀認真地分析風險,并提出規避風險的對策,把風險性降至最低。
長期性 投資ERP正像投資其它項目一樣,只有形成"生產能力"才能見到收益。而形成"生產能力"需要時間。首先要有一個"項目建設期",包括創意、戰略審視、業務調查、過程重組、軟件選型、人員培訓、組織數據、系統的安裝、功能實施、上線試行、系統切換等一系列過程。項目建設期一般為2年。在項目建設期一般不產生效益或效益很少,當真正投入運行(即生產期),通過IT與業務過程進一步的融合,收益將逐步顯現。融合的程度愈深,效益愈顯著。一般來講企業愈大產品愈復雜,項目的實施期(建設期+生產期)相對更長一些。
其實,我國現在愈來愈多的ERP項目是作為投資類工程項目對待的,無論是向國家申請項目或向上級申請資金,一般都做"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上述的內容都有涉及。特別是"財務評價",就是計算投資回報率。不過大多數企業并沒有把它"當真",而只是向上要錢的一種手段。待項目到手后,可行性報告就扔到一邊去了,這是很不嚴肅的。形式上是投資項目,但又不把它當投資項目對待,這是很多ERP失敗的原因之一。
ERP項目需要較多的投資,企業的法人要求看得見的或者是量化的效益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花了這么錢,每年給我創造多少利潤?我投了這么多資金,幾年能把本收回來?這是一個投資者很樸素很自然的問題。因此把投資回報率作為評價ERP是成功還是失敗的衡量尺度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上都是合理的。
從我國應用ERP的現實和市場,迫切呼喚合理的、統一的評價標準。采用ROI的好處:一是,用戶容易理解和接受;二是,符合ERP作為投資類項目的客觀規律;三是,可以提高ERP的"成功率"。由于我國的企業管理還比較"粗放",采用ROI的評價尺度的"油水"相對較大,只要預測的ROI真實、合理,易于達到;四是,可以使ERP從過分宣傳的高深莫測、包治百病的誤解中解放出來,還它一個投資項目的本來面目。
二、實現ROI的關鍵因素
1、一個實事求是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可行性分析報告就是要實事求是地分析實施ERP項目的可行性,包括需求分析、必要性、方案、投資、收益、風險分析。可行性報告所進行財務評價,就是根據收益計算出該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等反映ROI的財務預測數據,經濟上的ROI清晰可見。但這僅是項目實施前的預測,真正的、實實在在的ROI是要在項目完成后才可以見到的。如果用嚴肅科學的態度對待可行性分析,預測的ROI應該成為項目實施的奮斗目標。實施好的話,一般應該還會超越這一目標。不過要注意的是,可行性的ROI一定要得到財務部門(特別是總經濟師或總會計師)的認可,因為他們在ROI上最有發言權。
ERP可行性報告與其它投資類項目不同的還有一點,就是要明確地給出實施方案,包括工程組織、培訓、項目管理和績效考核。其目的是確保項目的成功和用戶得到技術回報。
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可行性報告"貼標簽"的狀態,是把可行性報告中的ROI(量化的和非量化的)作為項目的考核指標,這樣可研報告才有嚴肅性,自然會引起重視。
2、一個先進的實施方法
從世界范圍成功案例分析來看,"實施計劃先行"是促進ERP實施成功的較為先進的實施方法。這種方法認為實施計劃是銷售方法一個重要因素,即在銷售ERP產品時就為客戶量身訂制了一個滿足客戶需求的實施計劃。由于實施經理早期的介入,可以實現從銷售到實施的平穩過渡。能夠使軟件提供商對未來的客戶的愿景、目標、戰略、實施里程碑、過程改進重點、人員、時間框架、投資、效益都很明確并按此要求提出可行的實施計劃。
3、有豐富經驗的實施顧問
實施顧問的經驗對保證ERP項目的成功是一個致命的因素。ERP是管理技術與IT技術的結合,結合點具體體現在實施顧問身上。實施顧問要有深厚的工業背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對IT技術也相當熟悉。他對實施各個階段可以提供指導、回答實施中的問題、對意外事件提出對策等等。
4、嚴格的項目管理
既然ERP是投資項目,那么就應該有嚴格的項目管理。一般項目管理是由甲方,其目標是控制投資和時間進度。首先應有一個全面詳細的項目管理計劃,確定項目管理的里程碑、測試標準以及相應的獎懲辦法。ERP的項目管理要與軟件提供商、咨詢顧問緊密結合,他們從完整的項目管理者的職責到項目經理應能給予指導和幫助。
5、重點是改進業務過程
要達到ROI的目標,重點在改進業務過程,即簡化和整頓業務過程,也就是過程重組,這是最出效益的地方。為了從ERP系統得到回報(ROI),必須客觀地調查和確定現行系統中存在的非增值活動。確定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企業效益的過程。測量和記錄現有水平并和軟件提供商共同確定用新軟件系統改進的目標。實現這些目標就能保證ROI。已有的實踐顯示,效果比較好的業務過程改進的案例,如:
.改變控制點 聯想集團在實施ERP時將財務控制點由事后算賬前移至事中控制得到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嚴格執行計劃 某企業的庫存資金占用驚人,高達該企業產值的1/2。經每月運行一次MRP計劃并據此采購,原材料庫存資金下降20%;
.取消非增值生產環節 某多品種小批量型制造企業,通過優化物流結構,消除二次搬運等非增值性生產環節提高勞動生產率15%;
成功的業務過程重組會帶來更為豐厚的投資回報。相信以ROI作為成功實施ERP項目唯一衡量尺度,會給ERP帶來較高的成功率,會統一對ERP的評價,也會使企業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受到企業的歡迎。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