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ERP系統在全球范圍內的企業里迅速推廣實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隨著企業發展的日益加速,企業對ERP系統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各ERP軟件制造商競相改進產品,不斷對產品進行升級,于是ERPII的概念應運而生。
一時間,“ERPII出來后ERP要死了,ERPII是ERP的終結者”的論述充斥著整個市場及業界,令廣大企業茫然而無所適從。為此,本文從管理模式的角度利用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對ERPII進行分析,以期澄清大家對ERPII系統概念的理解誤區,為廣大實施ERP系統的企業提供參考。
ERPII的出現并不代表ERP的死亡
眾所周知,21世紀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不是單一企業鏈與企業鏈的競爭,而是企業群體與企業群體之間的競爭。為了獲得整個系統的價值最大化及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企業以結成戰略聯盟體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他們越來越重視整個供應鏈及整個企業聯盟體內的資源整合與協同。
為了有效地實現企業間的協同管理,ERPII的概念應運而生。目前,國內介紹ERPII多數是從美國權威咨詢公司Gartner Group的定義出發進行解釋的。他們認為:ERPII即是通過支持和優化公司內部和公司之間的業務過程來創造客戶和股東價值的一種商務戰略,也是一套面向具體行業領域的應用系統。
然而,我們通過研究發現,Gartner Group公司對ERPII系統的分析主要是從信息系統的角度分析,仍然是基于流程和功能來分析ERPII的功能和角色,而對系統中封裝的先進管理思想、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把握不足,既不利于軟件公司開發ERPII系統,也不利于咨詢公司及企業有效實施ERPII系統。
而實際上,通過利用面向對象方法研究ERPII系統,你會發現ERPII的核心模式是企業間MRP模式、企業間組織模式、企業間財務核算模式和企業間管理會計模式。
ERPII繼承了ERP的屬性和方法,ERPII中的企業是多態的企業,是企業從個性化企業向社會化企業的擴散。企業間的資源計劃與核算可以繼承企業內資源計劃與核算的屬性和方法。也就是說ERPII把管理對象擴展到了企業之間的管理任務、管理模型、管理算法和管理數據,使得企業之間的管理模式呈現繼承、復用的特點。因而,ERPII的出現并不意味ERP的死亡。
ERPII是對ERP的一種擴展和提升
從管理對象來看,企業間交易的對象是企業內部交易對象的擴展,企業間交易繼承了企業內交易的屬性和方法。企業人員、企業與業務伙伴、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電子化交易過程都是對象之間傳遞消息的過程。企業間交易時單個企業成為了具體對象,具有了封裝性和私有性。企業間的計劃、組織、領導問題與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問題在屬性和方法上有相似性。
因此,利用面向對象的方法可以把企業與外部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看成是企業對象之間的操作和交易,ERPII對企業間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是從企業資源對象向企業間資源管理的擴展。
企業間的管理模式的屬性和方法可以通過企業管理模式外推。從管理任務來看,ERPII的管理任務包括了對客戶的任務、對股東的任務和對合作企業的任務,管理模式中的管理方案是跨企業的供需平衡、BOM聚合、企業間的財務核算等。
而ERP II比起ERP來,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企業能夠優化配置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而且把供貨商、客戶、股東都當成獨立的交易實體處理,因此供貨商、客戶、制造企業等可以作為交易對象來獲取其中的資源。
因此,ERPⅡ的管理模式仍然繼承了ERP的管理模式,在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價值鏈管理方面繼承了物料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的管理任務、管理模型、管理算法和管理數據,主要的改變是企業管理模式之間是通過消息進行溝通和協作,每個企業的管理模式成為了封裝的具體管理模式,而企業之間的管理模式成為重點的管理模式。
綜上所述,ERPII出來并不代表ERP就被淘汰了。ERPII是對ERP的一種擴展和提升,它的基礎還是ERP,盡管ERPII與ERP的管理模式是基本相似的,但二者具有的是不同的目標市場。
目前,某些ERPII軟件并不是具有企業間商務協同模式的軟件,還沒有真正實現管理模式上的企業間資源的整合,并不具備企業間MRP模式、企業間組織模式、企業間財務核算模式、企業間管理會計模式等管理模式,而只是概念上的包裝,其實質仍屬于ERP。
因此,廣大企業在實施ERP系統的過程中,需要看實質上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不要受到概念和宣傳的誤導,需要針對企業的發展階段作出適合企業實際的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何謂ERPII?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