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能夠帶來業績不假,但真實的投資回報率到底如何,失敗的風險多大,似乎還缺乏權威的結論,不少國內的企業都未能從實施本土ERP中得到明顯受益,那么,國際化的ERP又能真正帶來什么?
不久前,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ERP對中國企業績效影響研究報告》。該研究通過對實施ERP系統的中國247家制造業上市公司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在2004年與2005年兩年中,投資ERP項目的樣本企業的各項財務績效均明顯高于市場同期平均績效。其中,每股收益2004年高出市場平均2.12倍,2005年在大盤持續低迷情況下更是高出市場平均24倍;資產報酬率2004年高出市場平均2.53倍,2005年更是高出市場平均20倍;作為世界五百強背后的管理大師,SAP 豐富的大企業經驗在中國的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持續的健康成長,自然有出色的業績,而采用SAP ERP模塊的中國企業,各項財務績效指標均明顯超過使用其他ERP供應廠商企業。應用SAP公司ERP系統的企業平均凈利潤率,超過應用其他品牌ERP系統的比例分別為353.85%(2004年)和92.52%(2005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超過應用其他品牌ERP系統的比例分別為213.28%(2004年)和53.77%(2005年);平均每股收益超過應用其他品牌ERP系統的比例為25.00%(2004年)和38.10%(2005年);平均資產報酬率超過應用其他品牌ERP系統的比例分別為43.17%(2004年)和63.98%(2005年)。
除了良好的投資回報,SAP通過采用預配置,加快解決方案的實施,幫助企業進一步控制成本,降低前期投入和實施風險,盡可能快的打造一個強大的、可擴展的商業平臺去實現所有的業務目標。SAP的解決方案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信息系統,而是更為強健的體質和持久良好的業績表現。
ERP從“普及期”進入“替換期”
在如今的中國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不僅大環境在變,企業的組織形態在變,面臨的挑戰也在變。隨著信息技術和物流的發展,世界在迅速變“平”,中國企業越來越多的加入到全球的供應鏈中,發展迅猛,在短短數年間跨越多個成長階段。
而ERP的發展軌跡是沿著中國企業的經濟發展而推進的。ERP在人們的眼中經歷了從懷疑到認可�,F在,ERP不僅為中國大型企業應用在生產、管理、物流等方方面面, 而且中小企業也越來越認識到了ERP的重要性。ERP更是成為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加速器。
快速的發展,也帶來更艱巨的挑戰,組織的快速壯大,產業分工日益細化,企業必須持續調整管理方式,不斷加強控制體系,才能承載成長過程中的挑戰和危機。 作為企業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要體系,采用能夠與組織同步變化的管理軟件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中國企業對于各種管理工具的采用也在加速,對于ERP軟件等都有基本的認識。但是,隨著企業加入本地和全球的供應鏈,原先僅僅考慮自身特定需求的系統對于產業定位的變化,分工的細化,以及新組織結構所面臨的問題和危機缺乏系統的檢視和全面的解決方案,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個暗礁。
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巨大的需求,將會引發ERP應用進入了一輪替換高峰,中國管理軟件產業正在經歷第三次技術以平臺化為主題變革,即:通過平臺化的軟件,整合管理企業在產業鏈中上下游的需求,形成一套基于價值鏈體系的ERP平臺。很多已經使用ERP的企業逐步認識到全球化背景下的自身“內功”的短板,轉而通過替換成領先的國際化管理軟件來迅速提升管理水平,與國際化順利對接。聯想集團、蘇寧電器、海爾集團等一大批國內企業的佼佼者,很早就全面實施SAP ERP管理系統,有效解決了大量的管理問題,實現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和跨越式發展。它們的成功,為國內眾多的企業樹立了榜樣。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提升管理效益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1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