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電力信息化工程是構造現代化企業信息管理平臺及應用的過程。是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信息化工程涉及面之廣是其他任何工程無法比擬。這就要求規律認識的程度、深度和廣度能適應信息化進程的需要。
電的客觀規律為:
(1)電的傳輸速度快且與光速相同;
(2)電不能儲存;
(3)發電、送電、變電、配電、用電既產、供、銷同時完成。
電網、發電機、變壓器、電廠及其動力系統的建設、運行與經營管理都應遵循電力內在的客觀規律。在計算機應用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一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通過對大量信息化工程實踐的總結和信息化基本理論的研究證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建設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與開發等都有其特有的規律性。企業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運行與管理也必須遵循其自身的內在的客觀規律性。因為信息的內在客觀規律性,影響和決定著信息化工程中其他的規律性。信息的內在客觀規律性為:
(1)不論是在時域,還是在空域,信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2)流動的、有用的數據才是信息。
(3)信息是一種資源,如同農業時代的物質、工業時代的能量一樣的資源,是可以創造價值的資源,是我們所處時代最重要、最主要的資源。認識和理解信息的客觀規律,對科學的組織和實施企業信息化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企業信息化閉環系統工程原理
圖1示出了簡化的社會發展系統動力學原理模型。社會發展系統動力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社會”。它不斷提出更高的“發展需求”,面對社會進步的原動“需求”,“科學”首先提供相關的“理論”來響應。理論可以在原理上啟示社會成員怎樣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但是理論本身無法直接滿足社會進步的實際需求。面對社會“需求”的激勵,在科學理論的啟迪與指導下,“技術’,通過向社會成員提供相應的“社會生產工具”來擴展社會成員的社會生產能力,強化實現社會需求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礎上,社會成員利用生產工具展開社會生產活動,因而形成相應的“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社會成員之間結成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構成了相應的社會經濟運轉系統。“社會經濟運轉系統”就可以生產“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來滿足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實際“需求”,從而完成了圖1所示“社會發展系統動力學原理簡化模型”的一個互動過程,使社會需求得到滿足。運用社會發展系統動力學原理,結合長期企業信息化工程的實踐,提出企業信息化閉環系統工程原理如圖2所示。
圖1 社會發展系統動力學原理簡化模型
圖2 企業信息化閉環系統工程原理
企業信息化閉環系統工程原理說明:信息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高級進程,應用需求是推動企業實施信息化的原動力,信息科學與技術在應用需求的激勵下,為企業信息化提供了先進的生產工具。閉環系統工程是實現信息化螺旋式前進的必然
過程。
3 信息化工程的策略
3.1 階段性
(1)目標
現階段,人們對信息及信息化的認識與需求還未達到成熟階段,信息網絡系統與信息資源開發組織應用還不夠協調。在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的初級階段就要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全系統信息管理的統一標準是不可能的,必須采用集成與開發相結合,利用原有設備與信息資源進行集成,為實現統一標準數據共享打下良好基礎。
(2)內容
現行的管理體制的市場化改革和人們觀念意識的提高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重點解決企業領導最關心、直接影響企業效益和效率、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突出的矛盾以及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和內容。要重點完成子系統開發與應用工作。
(3)成果
應用是檢驗信息化工程成敗的唯一標準。在總體數據規劃的指導下,應盡快地組織開發形成成果并迅速組織應用,成熟一個應用一個,使繁雜的日常工作不斷地被計算機及信息網絡先進的生產工具所取代。階段性成果對于及時總結和交流信息化工程的經驗教訓、確定下一步工作目標是十分有益的。
3.2 時效性
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瞬息萬變,速度第一成為信息化工程必須遵循的原則。一項新技術和一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暫,必須在有限的技術和產品生命周期內發揮作用,以達到預期目標。
由于我國企業目前處于改革開放時期,現代企業制度正在建立過程中,新、舊機制的轉變,機構、人員的變動都較大。一個信息系統開發的周期越長,成功的概率就較低。這就要求在一相對穩定時期內抓緊工作,在短期內實現階段性目標并盡快地投入實際應用,待用戶需求提高后,重新起動。這樣企業應用者就會感受到確實解決了實際問題,對開發者來說其成就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3.3 持久性
信息化工程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程技術較復雜,實現難度較大,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將不斷的提高,加之,信息化本身就是一場變革,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企業領導、各級干部、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與信息工程開發與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在企業信息化規劃指導下,經過長期努力才可能完成。
4 企業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模型
如圖3所示,企業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模型描述了其各過程與企業發展對信息系統需求之間的關系以及各階段信息化工程的特點、重點完成的工作任務。圖中,2條曲線相交處為信息網絡所能提供信息服務的能力與需求平衡點。2條曲線在相同時期的縱向差是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的實際與企業發展對信息系統需求之間的差距。其中過程曲線共分為3個周期,6個階段:
圖3 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模型
(1)第1階段,其特點為曲線2先低后高、交點平衡、斜線上升。見圖中時段1,此時為企業信息化起步階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將原來若干個孤島建成一定規模的信息網絡系統和統一應用系統,建網初期需求大于實際信息網絡系統所能提供的服務能力,兩者之差就是要求加快信息網絡建設的動力。通過第1個平衡點后,信息系統的建設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應用水平的提高是復雜的過程。這時信息系統的服務能力應超過應用需求,為企業發展的需求留有一定的技術儲備。
(2)第2階段,其特點為曲線2水平調整、交點平衡、滯后需求。
第1階段完成后,如果繼續加大信息化資金投入,就會造成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應用實際與企業發展對信息系統需求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大,造成資金浪費。因此,必須進行階段性的調整如圖中時段2,主要任務是刺激應用需求,進行信息網絡優化調整和組織人員培訓與擴大應用,使其迅速達到第2個平衡點,當應用需求超過信息系統所提供服務能力后,應總結第1階段存在的不足,并根據應用需求,進行系統擴充和功能完善的前期準備。
(3)第3個階段,其特點為曲線2滿足需求、交點平衡、再超需求。
在網絡資源優化調整和需求激勵的雙重作用下,為了滿足新的應用需求,企業將進行信息網絡及資源擴展與建設。如圖中時段3。
其他幾個階段與上類似,但這一過程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信息網絡資源不斷地優化,應用水平不斷地提高過程。為了鞏固和提高應用水平,應完善應用軟件的配置,使信息系統提供的服務能力與需求逐步逼近,信息系統對電力企業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圖中時段①、③、⑤為信息網絡組織、建設、擴充與優化及應用軟件集成開發的階段。時段②、④、⑥為信息資源組織開發與應用、員工培訓、刺激應用需求、鞏固和提高應用水平、完善信息網絡以及提高信息服務能力的階段。經過若干個建設與應用周期,即可使網絡資源與需求基本達到平衡、最終實現企業信息化。
5 應用實例分析
5.1 信息化工程
遼寧電力信息網絡系統建設經歷了5個階段:
(1)從無到有,迅速形成規模。建成公司信息主干網絡星形結構的計算機網絡系統。
(2)完善和擴展網絡功能及應用。擴充中央交換機和路由器。解決了信息網絡系統因單點故障和廣域網通道擴容問題。
(3)網絡全面升級和性能整體提升。主干網升級1000M,廣域網通信速率增至2M/34Mbps。
(4)構造網上多媒體視頻基礎平臺,建立了覆蓋遼寧電力系統視頻會議系統、視頻點播系統和視頻編輯壓縮系統,包括56個視頻終端。
(5)優化結構、整合資源、確保安全。采用雙機集群應用服務器系統,支持三層結構系統平臺運行。具有的企業級主路由器和13臺基層用路由器支持廣域網由2M升級到100M/155M。
重建數據環境的5個階段:
(1)組織總體數據規劃主要業務應用開發。
產生了由280個基本表組成的47個主題數據庫和13個業務子系統開發。
(2)組織信息資源規劃,進行了全域企業信息資源規劃,完成了由97個主題庫,63個應用數據庫和30個子系統集成開發。
(3)網絡信息資源規劃,建立了統一的數據庫系統和信息分類編碼體系、省公司一電廠/供電公司兩級數據元素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用戶視圖標準、概念數據庫標準和邏輯數據庫標準、形成了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總體信息系統模型。
(4)規范標準整合資源、建設綜合數據庫。
建立了以省公司綜合指標數據庫為核心的綜合查詢數據庫系統。
(5)組織完成了包括省公司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系統功能模型、系統數據模型和系統體系結構模型的優化,建立了網絡化信息的分類與編碼系統。
5.2 應用需求的連續性與系統工程的階段性
企業對信息系統的實際應用需求是隨著企業發展、員工的觀念與意識、技能與素質的提升而動態提出的,而信息系統的投資建設與應用系統開發則呈明顯的周期性。需求的連續性與系統工程的階段性是組織信息化工程實踐必須解決的理論與實際問題。企業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模型以及“階段性、時效性、持久性”的建設策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科學的方法。
應用企業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模型,在論證分析應用需求的基礎上,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開發適度超前需求,采用先進實用技術,在各階段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開發中,控制規模,提高系統的技術支撐能力,可以避免投資浪費和資源不能充分利用。
5.3 應用效果及取得的成果
遼寧電力6年信息化工程實踐取得的可喜應用成果,全面提升了公司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現代化平臺和工具。據總經理部和財務部統計分析,廣域網辦公自動化在線應用,每年可節約辦公資金1256萬元。6年節約辦公資金7536萬元。多媒體視頻系統投入運行4年多,召開省公司年中工作會議、行業工作會議、各類專業會議、每周視頻生產早會、技術培訓等382次節約資金3865萬元。
遼寧電力信息化建設與應用,連續多年處在全國電力系統先進行列,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網、省公司科技進步獎12項,8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
6 結論
(1)企業信息化工程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是實施企業信息化工程十分迫切課題,重點解決實現企業信息化工程“船”和“橋”的問題。
(2)從電的客觀規律,認識信息的客觀規律,對科學的組織和實施企業信息化工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現代企業信息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高級進程,企業信息化閉環系統工程是實現信息化螺旋式前進的必然過程。
(4)成功實現電力企業信息化必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企業決策層和管理層的觀念與意識;企業全體員工的素質與技能;企業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市場化水平;企業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電力信息化ERP工程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1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