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環境 龍卷風暴正在形成
DCMS(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紹遠向記者表示,“總體來說,ERP在今明兩年會比前幾年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大約在30%以上,市場正在迎來龍卷風暴。”
對于高科技產業的行銷模式,美國硅谷高科技行銷策略專家杰佛瑞·墨爾(Geoffrey A.Moore)在《龍卷風暴》一書中有很確切的描述:按采用新科技的先后順序,不同階段的消費者可分為創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與落伍者一共五類,對應的市場則分成四個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利基市場,顧客之間像打保齡球一樣,一個碰另一個,相互影響,產品得以被不同顧客群所接受。這個階段要求廠商集中資源,全力發展各種方案,讓消費者打消新產品無法解決問題的疑慮,進而采用該產品;第三階段即龍卷風暴期,當早期采用者成功率至少超過70%的時候,這樣成熟的產品才具有足夠強大的吸引力,才會拉動早期大眾的迅速跟進,進而推動需求席卷整個市場,迎來爆發性增長的龍卷風暴。
結合上述理論模型的分析,李紹遠認為:目前國內ERP市場已經越過了早期市場這個階段,經過近20年的坎坷發展,正在迎來破冰的春天。在“龍卷風暴來臨”之前有一個鴻溝,很多科技型的產品跨不過鴻溝,這是因為早期產品的成功使用率不夠高,國內的ERP市場則已經跨越了鴻溝。目前的事實是,客戶的成熟與廠商的進步共同促進了利基市場的發展,國內少數地區已經開始出現早期大眾跟進的跡象,華東、華南的個別城市已經迎來了龍卷風暴,市場上對龍卷風暴的來臨普遍充滿了樂觀情緒。
臺灣鼎新和神州數碼集團合資建立的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在2001年底正式進軍國內的ERP市場。鼎新20多年的行業經驗,ERP產品市場占有率在臺灣遙遙領先,而神州數碼集團也在國內有著優勢品牌資源的積累,自身也具有相當的ERP實施基礎,這場“門當戶對”的聯姻一開始就占盡天時地利。在當時ERP實施成功率普遍很低的情況下,DCMS以其成熟專業的產品、標準化的實施方法,實現了在六個月的實施期內70%以上的上線成功率,對于加速國內ERP龍卷風暴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產業鏈條 渠道建設日趨成熟
ERP的普及并不代表在價格、質量上的降低,不論對于廠商還是用戶都意味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意味著產品、實施甚至整個產業鏈都逐漸趨于標準化。為了將低端的業務覆蓋到更廣闊的區域,ERP廠商通過渠道建設,在與合作伙伴的聯盟中,雙方進行資源整合,可以釋放出更大的價值,創造多贏的良性格局。渠道建設的成熟是迎來龍卷風暴不可缺少的一環。
由于廠商和渠道雙方的推進,使得ERP的渠道搭建也已日漸成熟。一方面,ERP廠商給予渠道們的舞臺空間更大了,很多的廠商將渠道戰略列入高層重點討論之列,還在戰略和業務的層面采取了優惠政策、培訓、品牌與市場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據李紹遠總經理介紹,“DCMS就給予渠道很寬的利潤空間,而且走渠道的產品線,DCMS自有的銷售與實施隊伍絕不介入�!�
另一方面,ERP渠道本身也在市場的修煉中逐漸走向成熟。經歷了2004年的渠道元年之后,DCMS的渠道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2004年,DCMS已經幫助全國60多家渠道合作伙伴中的絕大部分,成功地轉型成為ERP軟件增值服務商,目前已在全國各地培養了一批核心專業渠道,部分渠道已掌握成功的發展模式,一些優秀的渠道在半年內就已簽單超過30例,DCMS在整個低端市場的月出單量已突破百單。DCMS投入了相當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去對旗下的渠道進行培訓,使其在成熟度、業務能力各方面在ERP的市場中得到鍛煉。李紹遠透露,原來60多個渠道的覆蓋面不是很廣,隨后會根據區域與行業進行細分,2005年對于渠道會繼續加大拓展力度,預計達到120家左右。
因為渠道的成熟與完善,ERP廠商可以把成功復制給更多的企業用戶,把業務覆蓋到更廣泛的區域,從而也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加速了龍卷風暴的到來。
異曲同工 從臺灣看內陸的ERP歷程
臺灣的企業信息化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任何一個級別的公司都有相當程度的ERP。從早期使用到普及,臺灣的ERP已經基本完成了整個發展歷程。內地的ERP同樣也要因循這樣一條發展之路。同時經歷了ERP在臺灣和內地發展歷程的人屈指可數,李紹遠就是一個。
80年代初,李紹遠碩士畢業,開始進入ERP行業,23年沒有離開過這行。1982年,鼎新電腦剛剛創立,他從基層開始做起,做程序設計,然后做系統分析、系統分析經理,然后就做比較高層的管理職務,和鼎新一起經歷了臺灣比較完整的ERP發展歷程。在他擔任臺灣鼎新公司執行副總裁的五年里,公司每年平均以70%的速度成長,年營業額在五年間提升了13倍,奠定了鼎新在臺灣ERP界不可動搖的地位。在2001年底DCMS公司成立,李紹遠到內地來擔任總經理,在公司業績節節攀升的同時,也開始經歷內地ERP的發展歷程。
李紹遠深有體會的說,臺灣的80年代,正好是制造業崛起的時期,乘上“亞洲四小龍”快車的臺灣經濟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如果錯開時空的差距來看,如今21世紀的內地也正在經歷一段異曲同工的騰飛期。
大陸幅員遼闊,企業數量眾多,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兩極分化程度比較厲害,有的ERP項目非常成功,而不成熟的會讓人跌破眼鏡,這也就決定了龍卷風暴的來臨隨地域不同而會有局部的時間先后。臺灣走到2000年,才把企業的ERP實施率拉到一個相對飽和的程度,大陸同它相比存在5到10年差距。但是,2000年的大陸和80年代的臺灣相比,大陸的經濟起點還是要高很多,所以發展速度會很快,盡管大陸的盤子會比臺灣大得多。
參考臺灣ERP普及的經驗,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主流的ERP廠商在龍卷風暴到來之前苦練內功,以專業成熟的產品和標準化的實施方法面向市場。正是如此,才得以推動市場順利跨越鴻溝,迎來龍卷風暴的大眾市場。
未雨綢繆 迎接ERP普及的龍卷風暴
如果沒有規�;膹椭�,普及就無從談起。早期的ERP都是從零開發,這樣的開發實際上對于供需雙方都是非常不利的。廠商在項目上最終很難掙錢,而且客戶也不會投更多的錢。所以必須在這個過程強調復制。通常軟件的開發成本很高,通過為前面企業所做的東西,一些通用的東西都是可以積累、固化起來以節約開發成本的。畢竟,只有通用的東西,才能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為客戶實施,才能最有把握幫助客戶成功。
李紹遠強調:雖然DCMS對大眾市場的到來滿懷信心,但歷史的經驗也告誡我們,越是在風暴來臨的前夜,越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你是否具備成熟的產品與實施方法來保證向客戶快速的交付?你是否能令客戶信息化所支出的總體成本最優?你的管理能力與客戶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夠保障成功的復制?要想徹底迎來龍卷風暴,以上因素缺一不可。如不具備,盲目強推普及,必將導致大量問題出現,打擊跟進者的信心,從而影響整個產業鏈的良性發展,乃至延緩龍卷風暴的來臨。其實,01年至04年,國內ERP市場的從廠商主導的躁動,到最后大體回歸理性,就是這種現象的一個縮寫。
因此,在龍卷風暴到來的前夜,如果廠商面對市場不夠務實,那么當龍卷風暴來臨的時候它將很快被淘汰�!俺晒梢詮椭�,源于專業務實”是DCMS堅持的經營理念。出于對市場、對客戶的慎重,DCMS始終以專業務實的態度不斷完善產品、提升服務,利用標準化的交付體系和強大的渠道體系,致力于幫助千千萬萬不同的企業用戶獲得信息化建設的成功。未雨綢繆,苦練內功,這才是ERP廠商們迎接龍卷風暴所最應該做的。
宋玉在《風賦》里寫道,“風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緣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ERP的龍卷風暴也同樣經歷這樣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只有越來越多的客戶不斷借助信息化帶來經營的成功,才會加速市場的成熟,使ERP的龍卷風暴席卷神州大地,完成ERP從概念普及到應用普及的轉變。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系統普及的關鍵是能否復制成功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