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企業原有會計流程進行描述、分析、診斷
業務流程再造的方法一般是以企業現有流程為基礎,通過去除現有流程中的非增值環節,保留其合理的環節,充實需要的環節進行的。所以,業務流程重新設計合理有效的關鍵環節是詳細描述、分析、診斷企業原有業務流程。會計流程重新設計同樣如此。會計流程重新設計不能靠憑空想象,需要用一定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和工具,對企業原有會計流程進行描述、分析、診斷,保證對原有會計流程描述、分析、診斷的準確性。本文主要介紹作業成本法(ABC法)在會計流程描述、分析、診斷中的應用。
1.作業成本法概述
作業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最早由美國會計學者科勒在2O世紀30年代末提出來的,但它在企業中的應用始于80年代末期。作業成本法是以作業量為成本分配基礎,以作業為成本計算的基本對象,旨在為企業作業管理提供更為相關、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的成本計算方法。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導致成本的發生;以作業為中心,盡可能消除“非增值作業”,改進“增值作業”,通過對作業成本的分析、計量,最終計算出各作業的作業成本,將這些作業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計入最終產品或勞務,從而計算出產品或勞務的成本。通過作業分析,管理者能識別并消除那些“非增值作業”,并能更好地理解業務流程。
2.作業成本法中的基本概念
(1)作業
作業是作業成本法下最基本的概念,是進行作業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礎。一般認為,作業是企業為了提供一定產量的產品或勞務所消耗的人力、技術、原材料、方法和環境的集合體。通俗地講,作業也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為主體、消耗一定資源的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其實質目的就在于使產品增值或產生顧客價值。
(2)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
能夠增加產品或顧客價值的作業,稱為增值作業;反之,如果沒有它并不會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和價值造成任何損害的、企業渴望并能夠消除的作業就是非增值作業。非增值作業又可分為必要活動和非必要活動兩類。必要活動是企業維持正常的生產運行必不可少的作業,即使企業業務流程實現再造后,也不能將其消除;反之,即為非必要活動。
(3)作業鏈和價值鏈
作業成本法認為,企業管理深入到作業層次后,現代企業實質上是一個為了滿足顧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業集合體,這形成了一個由此及彼、由內向外的作業鏈。每完成一項作業要消耗一定量的資源,而作業的產出又形成一定的價值,轉移給下一個作業,按此逐步推移,直至最終把產品提供給企業外部的顧客。最終產品,作為企業內部一系列需要的總產出,凝集了在各個作業上形成而最終轉移給顧客的價值,因此,作業鏈也同時表現為價值鏈。如果將會計流程中的各項業務活動看做是一項項作業,會計流程就可以視為由一系列會計作業(活動)組成的價值鏈。在會計流程的作業中有些屬于增值作業,有些屬于非增值作業,非增值作業又分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兩類。在傳統會計流程中的增值作業,有些在ERP環境下可能變為非增值作業,對這部分作業應當予以消除。
(4)成本動因
成本動因可以是一個事件、一項活動或作業,它支配成本行為,決定成本的產生。會計流程是由多個活動來構成的,每個活動都有其自身的成本動因,在ERP環境下,通過分析會計流程中每一個活動的成本動因,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活動存在的根本原因從而判斷該活動是否是增值作業,是否必要,從而找到可以清除或改善的對象,并計算出會計流程的總成本。因此,對會計流程進行分析和診斷需要我們分析各項活動的成本動因。從價值增值的角度出發,可以將會計流程中各項活動的成本動因分成三種類型:
①增值動因
增值動因是可以使會計活動實現價值增值的成本動因。例如會計人員輸入會計憑證、打印報表、付款等活動。
②必要非增值動因
必要非增值動因是不會使會計活動實現價值增值,但是必要,并能通過持續改善加以消除的成本動因。例如會計人員進行報表的審核、部門間工作的協調等活動。
③無效動因
無效動因是不會使會計活動實現價值增值,又不必要的成本動因。
例如憑證填寫錯誤再更改、不必要的簽字等活動,將部門信息統計、匯總傳遞到廠領導的活動。實施ERP后信息的統計和傳遞活動可方便實現,認為是無效動因。
二、設計ERP環境下的新會計流程
在充分理解ERP系統中的各種業務流程的特點和對原有會計流程進行描述、分析、診斷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對現有會計流程進行徹底重思考與再設計,這是會計流程再造的核心步驟。
ERP環境下設計新的會計流程我們可以用系統化改造法。系統化改造方法就是首先分析診斷現有流程,把現有流程分為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然后盡可能減少會計流程中的非增值作業,以及提高會計流程中增值作業的效率,從而實現會計流程改造的方法�;静襟E如下:
1.清除非增值會計活動
在企業原有的會計流程中,存在相當數量的非增值會計活動。有的是必要的非增值會計活動,如部門間工作的協調;有的是非必要的非增值會計活動,如不必要的簽字、憑證填寫錯誤再更改等完全毫無意義卻存在的活動。還有一種非增值會計活動,在企業原有的會計流程中是必要的增值活動而在ERP環境下成為非必要的活動了,如憑證在不同人員之間的傳遞活動等對以上這些非增值會計活動要盡可能診斷清楚,不能遺漏,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2.選擇會計流程
在盡可能清除了非增值會計活動以后,在ERP環境下進行會計流程重新設計,應當從多個不同的作業鏈中選擇其中最佳的作業鏈。不同的策略經常產生不同的作業,不同的作業會有不同的成本。因此,要選擇成本最低的作業鏈。
3.簡化會計流程
簡化會計流程是以改善方式降低會計流程所耗用的時間和資源,也就是改善必要作業的效率或改善在短期內無法消除的無附加值作業。從流程設計的角度而言,既需要清除原有會計流程中基于歷史原因而增加的環節,又需要對ERP系統下的會計流程予以適當簡化和優化。
例如在會計工作中存在著大量不必要、不科學的表格。在ERP環境下進行會計流程再造,應重新設計表格系統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環境下會計流程設計的再造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7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