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10年以前,當CIO老胡還是小胡的時候,他經常陷在IT項目的各種問題中,那時他根本想不到今天自己在項目管理上能如此舉重若輕。
當時,年輕的小胡負責一個重要應用系統的開發,正當他“狗咬刺猬無處下嘴”時,恰巧碰了大學時的何老師—— 一位業內響當當的編程好手。何老師一邊當著大學教授,一邊開著軟件公司,理論造詣和實踐經驗都讓小胡欽佩不已。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把這個項目交給了何老師。
那時的小胡并不清楚何老師的公司其實是個軟件“作坊”,直到撞上他這份天上掉下來的大單才開始大肆招兵買馬,而后大張旗鼓地“閉門造車”,開發起了小胡公司的系統。這期間想大干一場的何老師非常敬業,累死累活地拼項目,可作坊就是作坊,敲打一兩支鳥銃土槍或許不賴,但硬撐著制造飛機大炮就是趕鴨子上架了。
等到小胡發現情況不妙,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他不得不沒日沒夜地“泡”在項目組。那時的他完全不像甲方的項目經理,倒成了項目組的雜役,有時簡直是乙方的“孫子”。何老師的手下不斷指責小胡成天在改需求,他們總是試圖以“管理用戶期望”的名義,想讓他舉手投降。
不過,小胡疲憊歸疲憊,可心中卻有自己的主心骨,他知道乙方試圖“鎖定”需求,說到底無非是想少干活、多掙錢。于是,他在項目進度、軟件質量和投入資源等3個方面,與何老師和他的“作坊”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
由于乙方的“老鼠”太多,盡管系統最終還是上線了,這個項目并不成功,對業務未能起到預期的提升作用。這讓小胡難過了很久并“落”下了后遺癥,后遺癥之一就是很長時間不敢問津應用系統開發項目;后遺癥之二就是小胡經常暗自總結自己在這次項目管理上的失與得。捫心自問,他覺得這個項目讓他在項目管理經驗上受益匪淺,他掌握了不少作為甲方代表的項目管理技巧,在與供應商的“斗智斗勇”中,他學會了該如何博弈。
如今,小胡“熬”成了老胡,其手下也有大勇這些業務骨干“把守”各路供應商。老胡在經歷了無數大風大浪后,眼界和胸襟也遠勝昔日的小胡,他的“棋盤”更大了,“棋藝”更精湛了。
現在,在項目管理上,老胡玩起了“三方游戲”,作為丙方的監理商是老胡的新“玩伴”。自從前兩年引入項目監理之后,他已經嘗到很多甜頭。起初,老胡只是把監理當“監工”,請他們就是為了監督乙方干活兒,提高項目的實施效率和可靠性。如今,他多少開始把監理當作自己的另一條“眼線”,并依靠他們理順一些日常管理工作。
最近,在一個Web應用系統開發項目中,老胡就對一家監理商的表現十分滿意。不久前,這個項目出現了幾臺服務器負載極不均衡的怪現象,但集成商、開發商和軟件平臺供應商卻相互推諉,都不肯承擔責任、解決問題,大勇等人無不感到頭疼。眼看就要影響系統上線的進度,老胡一個電話打給監理,請他負責協商。雖然監理商的項目負責人正在國外度假,但還是十分迅速地采取了行動,很快協調好3家公司,把問題消滅在用戶投訴之前。
不過,老胡很清楚監理商決不是“觀棋不語”的“真君子”,他們同乙方一樣,總是覬覦著更大的利益。對此,老胡很狡猾,他偶爾會“發動群眾斗群眾”,讓監理商和乙方互相制衡,他不動聲色地做“壁上觀”,從他們的博弈中獲取三方均衡。這樣,他既可以“提防”監理被供應商“收買”,又能排除一些影響監理工作的額外因素。
當然,IT項目監理商也是良莠不齊,好的監理也不容易找,老胡時時提醒自己要擦亮眼睛,既看公司又看人,挑選那些與自己“投緣”的人合作。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2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