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管理的先進理論和方法,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系統化的管理平臺。ERP是企業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是對企業資源(人力、資金、材料、設備、技術、信息)統一有效管理的工具。因此,眾多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首選的項目就是ERP。
企業應用ERP系統從應用角度上講可分為準備和實施兩個階段。準備階段以企業自身為主體,軟件開發商給予必要的指導;實施階段以軟件開發商(包括咨詢公司)為主要角色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這是企業應用ERP項目的兩個相輔相成的組成部分,互為依托,缺一不可,前者是項目實施的條件和基礎,后者是企業需求的體現和結果。然而在具體應用中人們往往對ERP的選型、購置較感興趣,對軟件開發商關注較多期望過高;而對于企業引進應用ERP要解決管理中的哪些問題,達到何種目標效果,企業本身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認識膚淺甚至考慮較少。從上世紀80年代末的MIS系統到如今的ERP,介紹和討論這一方面的文章雖然也有一些,但并沒有真正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只是當引進ERP項目的結局事與愿違時,企業的領導者常會長嘆一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可見"當初"是何等重要啊!本文從實踐的角度針對制造企業在應用ERP的準備階段中應如何創建基本條件,采取哪些具體措施這個"當初"專題,談談筆者的體會與見解。
一、企業應用ERP的基本條件
成功應用ERP確實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管理和經濟效益,對于一個躋身于國際大市場的企業就尤其重要了。但ERP畢竟是一個從國外引進的龐大復雜的系統,不同于過去任何一種管理信息系統,且投資大,存在一定的實施風險(許多ERP軟件商聲稱沒有任何風險,甚至稱零風險,你相信嗎?)關鍵的問題是企業的內外環境條件是否具備以及采取何種措施規避風險。現階段實施ERP是有一定的難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應當看到應用ERP是信息時代發展所趨,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需要,對此我們應當充滿信心。上ERP不能趕時髦一哄而起,更不能草率從事急于求成,而應該努力創造條件、奠定基礎、選好時機、重點突破、積極穩妥、始終如一、循序漸進、堅韌不拔地去實踐,就一定能取得應用的成功,這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企業引進ERP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企業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ERP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這句話辯證、形象地表達了應用ERP的條件和目的。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行為的產生往往受到"需求驅動"的影響,企業的產品有市場,經營有效益,需要增強競爭的實力,才會有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的愿望和可能。換句話說較好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上ERP的前提條件和經濟基礎。實施ERP花錢少則十幾萬、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沒有一定經濟實力談何容易?不可以設想一個既無市場又負債累累、岌岌可危的企業能靠ERP起死回生(除非政府行為的特殊個案)?恰恰相反,只有依靠改革以創新的思路去研發產品、開發市場,加強企業管理,提高效益,才是這類企業解決困境的癥結。
2、企業富有創新、改革、開拓、進取的氛圍。
ERP是從當代企業管理實踐中總結、提煉、升華出來的先進管理思想、科學應用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結晶,是企業管理思想、管理機制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與創新。
ERP最早在歐美形成,它的內涵符合歐美企業文化的特點,且一路從制造業發展而來。到了我國有一個適應中國國情符合中國企業文化特點和不同應用領域的問題。即在企業管理上存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管理水平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同時引進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將隨之產生大量的思想觀念和認識問題,這類非技術性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對應用ERP有很大的制約性。確切的講應用ERP是引進先進管理理念的實踐過程,是企業管理領域破除陳規陋習,建立新機制的一場內涵豐富的改革。以往有的文章講"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這種形而上學片面的畏難觀點太狹隘了,不利于ERP的推廣和應用。因此企業首先需要統一的思想、一致的步調、和諧的配合,任何"悲觀情緒"、"盲目樂觀"、"本位主義"、"團體利益"、"權力割據"以及"花架子"的形象工程等等都是開發應用ERP的思想障礙和不利因素,應當積極主動的排除。中國企業尤其應當注重企業精神和員工素質的培育,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氛圍,為應用ERP夯實堅實的思想基礎。
3、企業管理基礎工作規范堅實。
企業應用ERP的本質核心是管理。從許多ERP失敗的案例中都可以得出一個有共性的結論:失敗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并不是ERP技術的原因,更不是該不該上ERP的問題,而是由于企業的管理工作粗放、業務流程不合理、底層數據紊亂等等企業基礎工作薄弱及不規范造成的,"輸入的是垃圾輸出的同樣是垃圾,且是更大的浪費"這個簡單的邏輯同樣適用于ERP應用。再則企業在開發應用中僅僅單純依賴軟件商實施,缺乏自身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后期又沒有采取必要的改革配套措施。"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調"ERP應用能取得成功嗎?因此要取得ERP實施的成功實現預期的目標,企業的自身內在因素即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規范與堅實程度是關鍵,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4、企業有一支懂專業、善管理、能吃苦耐勞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隊伍。
科學技術的應用同其他業務一樣最終是靠人的工作去完成的,所不同的是科學技術的應用必須擁有一支專業的人才力量,透徹地講是靠專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艱辛的努力工作完成的。曾記得,在上世紀1985-1995年十年間我國計算機MIS應用的發展時期,各個行業、眾多企業為解決管理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開發出大量實用的應用軟件,把計算機應用和企業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各企業中那批計算機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一往無前地共同努力。他們扎根于企業,熟知管理,理論結合實踐,抱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必勝信念,克服重重困難,攻克一個個難關,這就是當時計算機應用成功的關鍵所在。如今開發環境變了,無需我們再去一句一句的寫程序,但IT的發展日新月異,一天一個樣,有多少新知識新設備需要我們去學習去掌握,企業管理的解決方案又有多少靠我們去設計去選擇?一個對信息產品、信息技術和應用軟件行情知之甚少的企業將如何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IT市場呢?何況在ERP的應用全過程中又有許多管理和技術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因此,企業員工特別是各級管理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是至關重要的,企業只有具備一支懂專業、善管理、能吃苦耐勞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隊伍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支力量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和寶貴的人力財富,也是企業成功應用ERP的根本保證。
強調實施ERP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并不是說非要等待條件完全具備才能上ERP,而是指出實施ERP必須有相對的良好環境條件以及創造這些條件的方向和尺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企業應用ERP的基本條件:制造企業應用ERP的準備階段(1)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