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是企業從流程角度出發,關注流程是否增值的一套管理體系。從認識流程、到建立流程、到管理流程、再到優化流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要去除不增值和低價值的流程,減少員工犯錯誤的機會,建立一套卓越的流程體系。
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或聽說過這樣的實例:某客戶想查詢自己公司還有多少貨款余額,于是打電話給了某公司客戶服務部,客戶服務部說:“抱歉,您打錯部門了,我幫您轉到會計部。”客服給他轉到了會計部,會計部說:“對不起,我幫您轉到倉管部”。會計部給他轉到了倉管部,倉管部又說:“抱歉,我幫不上忙,找人事部看看”。轉來轉去,最后也沒有解決問題。
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場景,在這個過程中,一堵堵部門墻拉長了流程的時間,被拉長的流程時間限制了效率、效能,一個正常速度可以處理的工作所經過的流程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且容易出現失誤,這與很多公司目前并沒有跨部門的流程管理是分不開的。
實際中,企業面對的是訂單(供應商)與客戶,這是流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我們如何把一張訂單轉向客戶,如何達到客戶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多個環節、多個部門、多個崗位,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也都有著各自的流程標準和要求。而筆者之前所在的外企和民營上市公司中,所采用的“IPO”的思維模式(如圖1),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圖1 流程管理的IPO思維模式
從供應商到客戶,一般會經歷輸入、流程、輸出3個環節,結合起來就是“IPO”,包括供應商和客戶兩個環節在內,是流程管理中最重要的5個環節,也是做流程時最基本的參照模型。
根據“IPO”思維模式,企業在做流程時,要先定位企業客戶、上游和下游,如果想讓顧客滿意,要清楚應該有什么樣的輸出,為了這些輸出,應該先具備哪些輸入,這些輸入轉成輸出中間要經過怎樣的活動鏈接,才能導致輸出,這是做流程最重要的一個出發點。接著,企業還要考慮:怎樣讓顧客滿意、怎樣讓整個過程增值、怎樣去除在這個環節當中沒有增值和低價值的部分。
以接待流程為例,“IPO”思維管理模式要求讓來訪者感到滿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接待流程就要明確,來訪人從來到企業到離開企業,涉及的每一個環節,每個環節的時間點、負責人、所需資源,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讓客人滿意,有哪些風險點會讓客人不滿意等等。企業要將這些內容梳理出一個流程主線,并對流程的每個節點做出相應的可量化的檢查點,繼續不斷地優化和完善。
企業在做流程的過程中還要分析公司的價值鏈,了解公司在整個行業價值鏈中處于怎樣的位置,這個行業的上、下游分別是什么、與上下游的界面如何、公司的內部價值鏈有哪些、關鍵的業務價值鏈又有哪些等。在大環境中了解客戶的需求,以客戶為宗旨,尋求降低流程成本、提升績效的方式。
其次,企業流程的每個環節不是各自單獨的活動,而是一組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相互關聯的活動涉及不同崗位、不同部門的員工之間應該沒有界線,要站在不同部門的角度思考。
再者,企業要按照不同標準、依據“漏斗”原理篩出關鍵流程。同時,在做流程的過程中,還要經常提出問題、防范風險,力求做出能夠量化衡量的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的流程,從而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流程管理的“IPO”思維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