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是企業快速進行資本擴張和戰略擴張的重要手段,管理軟件領域的并購也從未停止過。在整個產業發展的不同時期,管理軟件領域的并購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解決方案為目標的并購行為,二是為引領或順應技術發展趨勢而發起的并購。無論是出于哪一種目的,并購已經成為左右管理軟件領域發展格局的重要方式。
上篇:并購融合,完善解決方案
國際管理軟件廠商通過不斷并購,在世界范圍內將各細分專業廠商收至麾下,通過進一步整合消化,紛紛形成了各自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使得管理軟件日益向集成化發展,產品功能不斷完善。
作為管理軟件領域第一大廠商,SAP雖然在收購的數量上不及其他廠商,但是每一次的收購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07年,SAP斥資68億美元收購了商業智能軟件開發商Business Objects。該項收購讓SAP從主打的ERP領域向BI領域擴展,形成了數據管理與數據分析的有力互補,同時成為了后來管理軟件領域的發展趨勢。今天看來,這筆交易具有轉折性意義,如果沒有Business Objects,SAP無法達到目前的高度。
SAP第二次重大收購發生在2010年,其以58億美元收購了數據庫廠商Sybase。通過該項收購,SAP不僅擁有了自己的數據庫平臺,同時將自己的產品擴展到了移動設備上,利用Sybase的異構平臺,使得SAP軟件能夠適用于所有的主流移動設備,并大大降低過程的復雜性。該收購使SAP的產品類別由應用層面向基礎層面邁進,而SAP通過整合Sybase,進行全面的研發,推動了移動應用型解決方案的成型。
相比之下,通過并購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的Oracle,其并購史則相當豐富。據統計從2004年開始到目前,Oracle至少花了450億美元用于收購。從管理軟件領域來看,其收購對象包含了HCM、CRM、BI、中間件等多個細分領域。2004年,Oracle耗資103億美元收購了當時全球第二大應用軟件廠商PeopleSoft,通過該并購,Oracle不僅收獲了優質的HCM、CRM,財務管理,企業績效管理產品,還一舉改變了管理軟件行業的競爭格局。2005年,Oracle以58.5億美元收購了曾經最大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廠商Siebel Systems,并購之后,加強了Oracle在CRM領域的統治地位。為了在與SAP的競爭中占據優勢,2007年,Oracle以33億美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企業績效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Hyperion。Oracle將Hyperion的企業績效管理軟件與Oracle商業智能工具和分析軟件相結合,形成了端到端的績效管理系統,為Oracle在BI領域贏下了一席之地。2008年,甲骨文以8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中間件廠商BEA Systems。BEA的產品和技術大大加強和豐富了Oracle的Fusion中間件軟件產品。
對Oracle有重大意義的收購還包括2010年以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硬件廠商Sun,有了Sun在服務器及工作站的硬件產品的補充之后,甲骨文成為了IT業界唯一一家提供綜合系統的廠商。對于Oracle而言,除硬件產品之外,Java及Solaris兩項Sun的業務也能夠為其帶來長期戰略優勢。Solaris一直是Oracle數據庫軟件的主要平臺。而JAVA則是Oracle中間件產品的開發工具,在收購Sun之后,Oracle也能確保Java的創新與投入,從而進一步為客戶提升服務質量。并購Sun之后,Oracle在整體的發展戰略上發生了改變,以“軟硬一體,全面集成”為目標,開始了產品整合,力圖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同樣以并購手段獲得快速成長的是第三大企業軟件廠商Infor。以并購作為成長模式的Infor,在2002年成立之初即收購了SCT和BaaN兩家公司。2003年又收購了Future。2004年,Infor更是接連收購了Infor Business Solutions、Daly.Commerce 等8家公司。2005年,Mapics、Paragon、Intuita和Formation Systems等4家公司被其納入囊中。2005年11月,Infor的控股公司Golden Gate Capital以近10億美元收購了Geac電腦公司,隨后Infor將Geac電腦公司的ERP產品,包括System21、Runtime收歸旗下。2006年,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紅極一時的SSA Global被Infor收購,同年,資產管理應用系統供應商Datastream系統公司被Infor收購。2010年,Infor宣布收購條碼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Bridgelogix,進一步完善了制造行業解決方案。同年,Infor子公司思博收購Amadeus酒店資產管理軟件公司,開始涉足酒店行業解決方案。2011年,Infor收購羅勝軟件,鞏固了其在時尚行業解決方案的地位。2012年,作為對酒店行業解決方案的補充,Infor收購Easy RMS。
總體而言,Infor的收購策略更加注重深度,其并購范圍集中在制造、分銷及酒店行業解決方案,通過不斷的并購,Infor致力于為特定行業提供成熟、功能豐富的軟件,形成了其特有的發展戰略“行業專屬,速度制勝”。短短十年間,Infor業務已經涉及194個國家的超過七萬多家客戶。
此外,2010年前后,中國本土管理軟件廠商曾經達到過一個并購的小高潮。并通過并購擴充了產品線,完善了解決方案。
2008年,用友以1450萬元收購了上海兩家軟件公司,籍此進入了房地產信息化市場。隨后,斥資3.8億元收購了北京方正春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而在斥資4500萬元收購了特博深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特博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進一步拓展客戶關系管理軟件業務的發展后,用友又收購了南京宏圖天安軟件系統有限公司的核心稅務軟件,正式進軍稅務軟件領域。2009年5月,用友軟件以698萬元收購了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廠商重慶邁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資產,將產品擴展至PLM領域。年底,用友又斥資達1億元人民幣,連續完成了對北京時空超越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的收購。整個2009年,擁有共耗資1.32億元,完成了對14家軟件公司的收購。用友則在2010年完成了總金額5.21億元的兩起并購。通過并購BI軟件供應商廣州尚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商業智能領域;通過并購汽車管理軟件提供商上海英孚思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強了用友在汽車行業信息化的競爭力。
2009年,金蝶先后并購了3家軟件廠商,分別是零售連鎖軟件供應商——深圳商祺軟件之后,服裝行業軟件供應商——廣州市齊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財稅一體化軟件供應商——南京同盟有限公司。借此進入了零售、服裝等行業。2010年,金蝶并購了4家軟件廠商。通過收購房地產軟件廠商深圳嘉碼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全面加強集團房地產行業信息化能力;通過收購PLM廠商廣州普維科技有限公司,打通了制造業信息系統的研發環節;通過收購協同軟件廠商深圳怡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完善了協同工作管理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收購餐飲娛樂行業專業軟件廠商中山市食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金蝶進軍服務業市場增加一個重要的砝碼。
下篇:兼并創新,突破新興技術
2012年,Gartner將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應用、社交應用定義為聯合改變世界的四股技術力量。新的技術革命正在來臨,而通過并購獲得技術升級無疑是最直接、有力的縮短研發時間的方式。圍繞著四大新技術,除了加快自主研發之外,管理軟件廠商也展開了并購活動。
在云計算方面,SAP、甲骨文、Epicor、Kronos等管理軟件廠商均有動作。
SAP正在通過并購,尋求拓展自身的云計算產品。2011年,SAP宣布以總價3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云計算技術公司Success Factors。Success Factors的軟件能夠基于云端幫助企業評估員工績效、管理招聘活動和滿足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其他需求。2012年,SAP又以總價43億美元收購了云端在線商務軟件公司Ariba。作為在線商務軟件公司,Ariba旨在利用互聯網來減化、提升采購過程,通過提供“支出管理解決方案”來協助企業“分析、理解并管理公司支出,以達到節約成本、提高業務流程效率。SAP稱該收購將為推動SAP在云領域中的增長提供另一個可靠的‘發動機’。”
Oracle也在云計算領域接連發起并購。2011年,Oracle以15億美元收購了在線CRM提供商RightNow Technologies,成為其公有云戰略的一個支點。2012年,甲骨文斥資19億美元收購人才管理軟件公司Taleo,強化了其基于云端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用。2012年底,甲骨文宣布已與領先的云營銷自動化和收入績效管理軟件供應商Eloqua公司達成收購協議,收購總額約為8.71億美元。甲骨文和Eloqua的結合預計將創建出全面的客戶體驗云產品,幫助企業實現營銷、銷售、支持和服務客戶方式的轉型。2013年,甲骨文又收購了基于云的內容營銷提供商Compendium以擴展其Eloqua營銷云服務。
活躍在中端的ERP軟件供應商Epicor也將注意力放在了能夠拓展其云端支持能力的并購上。2011年Epicor并購了人力資源軟件公司Spetrum。并購之后,Spetrum基于網絡的人力資源及人才管理解決方案將成為最新的Epicor人力資本管理套件的核心產品。兩家公司強強聯手,將打造出一款擁有本地化支持、服務和語言以及包括SaaS、托管和預置軟件交付的三種靈活應用模式的端到端HCM解決方案。2012年,Epicor又并購了制造和分銷領域中端市場的ERP廠商Solarsoft。該收購不僅擴展了Epicor在關鍵垂直市場的領導地位、擴大了解決方案組合,同時提高了其云和托管服務的交付能力。
專注于勞動力管理領域的軟件廠商Kronos,除了收購API Healthcare完善醫療業人力資本管理解決方案,收購SMART進一步擴大公司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的覆蓋面之外,2012年,其還收購了中小企業勞動力管理領軍公司SaaShr.com。收購之后,Kronos將把基于SaaS模式的SaaShr在勞動力管理領域的獨特專長與Kronos豐富的資源、行業知識與產品技術進行整合。
在大數據技術方面,熱衷于通過并購方式獲得實力增長的是IBM。
IBM早期通過收購商業智能軟件Cognos和統計分析軟件SPSS打下了數據分析的基礎。2010年,大數據概念興起時,IBM在這一領域進入了持續并購狀態。2010年8月,IBM收購互聯網商業分析軟件商Coremetrics,強化商業分析能力及云計算服務;2010年9月,IBM收購業務分析公司Netezza,強化大數據整合系統優勢;2010年9月,IBM收購風險及合規管理公司OpenPages,增強商業分析和風險管理能力;2011年9月,IBM收購智能與調查管理軟件開發商i2,強化分析能力;2011年10月,IBM收購風險分析軟件公司Algorithmics,強化金融服務業務;2011年12月,IBM收購分析軟件提供商DemandTec,強化基于云的商業智能實力;2012年2月,IBM收購基于云計算的數據分析軟件的公司Emptoris,增強智慧商務能力;2012年4月,IBM收購分析軟件公司Varicent,強化業務分析及優化咨詢服務;2012年4月,IBM收購大型數據訪問與分析工具供應商Vivisimo,強化企業數據分析能力;2012年5月,IBM收購數字客戶體驗管理和客戶行為分析解決方案供應商Tealeaf Technology,提升智慧商務能力;2012年9月,IBM收購數據分析與遷移軟件公司Butterfly Software,增強數據分析能力;2013年2月,IBM收購非結構化企業數據分析及管理公司StoredIQ,增強信息生命周期治理能力;2013年2月,IBM收購自動服務業務分析軟件制造商Star Analytics,增強大數據分析能力。
而Oracle首席執行官拉里·埃里森也曾在2012年表示,Oracle未來的并購方向將集中在數據存儲、數據集成管理、大數據分析領域。
移動應用領域的并購,SAP則占據先機。
2010年底,在收購Sybase之后,作為重要的變革方向之一,SAP宣布了其移動應用戰略。并希望借助該戰略,到2015年使SAP用戶數達到10億人。2012年,SAP又收購了企業移動應用程序平臺開發商Syclo,此收購將能促進基于Sybase Unwired平臺的新移動資產管理和場景服務解決方案的普及和部署。通過這兩項收購,SAP保持了在移動應用領域的領先優勢。
相比移動應用領域,管理軟件廠商在社交應用領域展現出了更大的并購熱情。
2011年,SAP收購了商業社交網站Crossgate。Crossgate能夠為企業提供安全的“社交網站”,用戶可通過其通道安全地傳送文件和數據,也可加入Crossgate的網站,建立Facebook式樣的商業“頁面”,并能與商業合作伙伴“好友”互動。
而在眾多收購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微軟收購企業社交網絡服務商Yammer。2012年,微軟宣布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Yammer,這一收購金額讓業界開始重新審視企業社交的價值。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稱:“Yammer將給微軟增長中的云服務產品組合帶來最好的企業社交網絡服務。”而在當年7月,微軟發布的最新一代Office軟件就突出了社交和云服務功能,已經將Yammer融合進來,并且Yammer能夠與SharePoint和Microsoft Dynamics進行整合。
甲骨文則在2012年5月到7月的兩個月時間內,甲骨文接連收購了三家社交網絡相關公司,分別為社交媒體營銷公司Vitrue、實時媒體監控平臺公司Collective Intellect以及社交媒體創業公司Involver。其中,Vitrue能夠幫助營銷者管理其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照片分享網站Pinterest和Instagram以及其他平臺上的曝光,此項收購將向甲骨文的企業客戶提供強大的社交網絡營銷平臺,通過該平臺的整合,用戶可享受產品云服務;Collective Intellect的主要業務是提供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可使公司組織對個人消費者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網站上的對話進行監控和回應,Collective Intellect的解決方案將被整合到甲骨文的SaaS產品和“社交平臺”中;Involver是一家Facebook營銷開發商以及面向Facebook內部營銷團隊的技術提供商,Involver的技術“預計將可延展甲骨文的社交平臺,幫助客戶更加容易和以更具成本效應的方式來展開合作,以及在其社交戰略和站點中建設具備吸引力的應用和社交體驗。
后記
實際上,通過并購,管理軟件領域除了能夠完善產品,突破新技術之外,還能夠達到開拓市場區域、消滅競爭對手等目的,比如Infor通過收購Mapics進入中國市場,Oracle惡意收購PeopleSoft,吞并了主要競爭對手。當然,這些并不是并購的主流目的。
總體來說,并購仍然是改變產業格局的最快速的方式�?v觀管理軟件領域從誕生到現在,整個產業格局的變遷是當初無法預測的,從最初的百家爭鳴,各自獨守專業領域,到眾多名聞遐邇的公司漸漸地因為并購消失,而今天留在公眾視野的只剩可數的幾家巨頭,成為了產品上的巨無霸。
并購從來是一把雙刃劍。并購能夠帶來競爭力的加強,前提必須是解決了并購后遺癥——整合難題。Oracle、SAP在重大收購之后都曾面對這樣的考驗。如果整合得到的結果是1+1<2,那這樣的并購就是失敗的,輕則對公司的戰略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重則會將公司拖入泥潭。
對企業用戶來說,管理軟件的日益集中化,既帶來便利也帶來憂慮。一體化的全面解決方案,解決了集成的難題,也帶來了擔心被捆綁的焦慮。選擇性變小了,真的是好事嗎?這些疑問確實存在。
從近年來管理軟件并購歷史的梳理中可以發現,管理軟件領域的并購性質從2011年發生了變化。在2011年以前,管理軟件廠商并購的廠商類型均為傳統模式的管理軟件廠商,并購的目的主要是實現產品線、覆蓋業務領域和地域的擴張,實質上是在吞并同類。而在2011年之后,緊隨著云計算帶來的技術革命,管理軟件面臨著從傳統模式到云模式的產業升級,表現在并購舉動上則是管理軟件廠商開始紛紛并購具有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應用、企業社交性質的新興技術公司,并購的目的也變成了支撐用戶使用模式的改變,這也是未來數年企業管理軟件領域并購的發展趨勢。
因此,傳統模式的管理軟件廠商變得越來越少,并不值得遺憾,也并不意味著用戶的選擇性變少。相信在新的技術浪潮下,將涌現出更多的新興模式的管理軟件廠商可供選擇。優勝劣汰,這樣的情況將帶動整個產業繼續向前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管理信息化領域并購趨勢分析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1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