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投資的出發點,與企業效益掛鉤;強調根據企業情況選擇合適的;什么樣的軟件才是合適的軟件;如何確定投入預算;錢花出去了,如何通過信息化成效體現CIO價值;管理軟件怎么花錢才實惠;既是CIO也是CFO。
該不該投資建設ERP等信息化管理軟件?該拿出多少資金購買相關服務?如何選擇服務供應商?CIO如何說服領導正確去定義信息化項目目標?并保障項目的成功。
在針對中國市場保有量最大的管理軟件應用產品——用友U8的用戶走訪中,一家家成功應用信息化管理軟件的企業客戶道出了自己的應用感言。其中不乏宏論。針對“如何科學投資ERP?”問題,站在用戶角度談出了自己的真實經驗。
天津聚龍集團副總裁張勝如認為:IT投資出發點,要與企業效益掛鉤。也在業內解開了長期以來的,信息化建設效果難以評定的難題。
“信息化投入到底該花多少錢?不是純粹由市場決定的。”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原始需求和取得的目標來決定自己的投入,而后再反觀市場狀態權衡。根據效益確定自己的信息化預算。
天津聚龍集團投資信息化建設緣起于對財務報表的考慮。張勝如認為:企業根本是要實現盈利,最主要的各項指標都要體現在財務報表上,因為做信息化可以看作,最終是要如何幫助企業做好這張表?信息化如何與表中的各項數據發生關系?
信息化投入的錢,是不會直接反映在管理費用當中的,而是首先要進入資產負債表,完成信息化以后再部分進入管理費。
你的信息化建設投入跟主營業務收入之間有沒有關系?如果沒有關系,基于主營業務收入,就沒有必要去支付這部分的錢了。再一個和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有沒有關系?如果跟這些也沒有關系。那和你的營業利潤有沒有關系?如果還是沒有關系,那你投入它的意義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就沒有意義和目的了。
企業是否做信息化?做信息化,企業要投入多少?要做哪些東西?張勝如采取了獨特的思考問題方式——“問題的緣起和終點我都要從這個財務報表去考慮。比如說這筆投入是否內能夠增加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如果說你增加了應收賬款的周轉率,企業就能降低了費用,就和這個表有關系了。又比如說,通過信息化的應用,對企業的理解更細化,這個時候CIO就會對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有進一步的分析,這種分析最終會導致企業主營業務的收入增加,那就有意義了。每個企業有自己不同的商業模式,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況,大家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去思考。
反之,如果信息化投入這項工作,企業不和利潤表結合考慮,那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我們企業都上了ERP,都做了信息化,就都會回答這些問題了?大家都做,而且做得也不錯,這個是事實。但是你的出發點到底是什么?
管理軟件應該可以從企業盈利的角度出發選擇,華菱線纜副總經理兼CFO熊碩作為公司的信息化建設負責人,認為:要管理先行,效益驅動。財務目標是ERP設計、實施、執行的核心。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都直接或間接的和財務管理有關,都將反映在財務中。因此,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是最敏感的也是最有發言權的。
關注中國企業轉型升級陽光之旅:http://www.ufida.com.cn/subject/20090508/hd.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從應用效益看科學投資ERP系統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5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