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所謂直接效益是指企業應用ERP系統以后,通過應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而使企業獲得的可用數字表達出來的經濟效益。這些可以用數字描述出來的經濟效益,一般稱為直接經濟效益,這些效益比較明顯,也容易引起人門的重視。當然,直接效益是企業建設ERP系統追求的重要目標。
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忽視ERP系統給企業帶來的另外一種隱性的效益,它不象直接效益表顯的那樣直白和定量化,但它會給企業帶來間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通過實施ERP系統改變了企業傳統的以手工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改變了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使廣大管理人員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等等。
這些變化通常稱為間接效益,或稱為社會效益。這些效益雖然不能直接用數字描繪出來,但它們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生產經營狀況的改善、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等會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分析實施ERP系統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的時侯,不應該忽視間接效益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更應該引導這些效益的發揮。
1 ERP系統使企業實現了集成化管理
傳統的以手工處理為主的企業管理模式的信息處理方式處于落后狀況。在信息采集、處理、傳輸、存儲等方面速度慢、存儲容量小、而且信息處理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在以手工管理方式的企業中,由于信息交流很困難,各部門的信息采集和處理后只能存儲在自己的部門中(以紙質文檔方式為主),甚至存放在個人的抽屜里或頭腦中,使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信息成為部門私有或個人私有,不能實現信息共享。這種信息“私有”的狀態,使各部門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部門或某人需要了解和使用另一部門(或某個人)的某種信息是很困難的,這些信息要經過復雜的傳遞路徑和復雜的審批手續,由一個層級到另一個層級,由一個部門到另一個部門地進行“公文旅行”,這樣遲緩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而且在漫長的傳遞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失真,降低了管理和決策的水平。
引進ERP系統以后,通過計算機數據庫和網絡系統,形成了企業內外信息的集成平臺。使企業實現了企業管理數據的共享,打破了傳統企業信息隔離和信息孤島狀態。使信息獲得了統一的維護,并使數據和信息得到及時、準確、動態地更新。ERP系統是一個集成化的系統,它在兩個層次上完成了集成:信息層次,和功能層次。信息集成是基礎,即ERP系統是在信息集成的基礎上完成了功能上的集成。ERP系統的集成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ERP系統使企業實現了縱向的集成。
很多大型企業的組織機構非常復雜,特別是大型的企業集團公司組織機構的層次繁多分布面廣,從集團公司總經理到工廠的車間要經過4~5個層級,甚至更多。在手工管理的環境下,由于信息傳遞的方式落后,速度很慢,這樣高層領導要了解基層部門運作情況和搜集有關信息是很困難的,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管理和決策水平。ERP系統的應用支持大型集團化企業分布式機構的體系化管理。ERP系統實現了公司總部與分支機構,以及分支機構之間實時、動態的信息交換,使集團內的銷售、生產、采購、庫存、財務等信息得到及時的傳遞。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系統可以使基層部門的運營信息迅速地傳遞到高層部門,從而突破了傳統管理環境的時空瓶頸,大大提高了企業管理和決策水平。
(2)ERP系統實現了企業的橫向的集成。
傳統企業是依職能分工而劃分的組織機構,各職能部門形成了一個個的利益集團,各部門嚴守各自的邊界,割裂了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間的關聯。部門中各個崗位只對自己的上級負責,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很少顧及到其他部門的需求和影響。使本來應該緊密相聯的業務流程割裂開來,其他部門需要的信息,需要經過層層審批,經過漫長的過程才能傳到需要者手中。若一項工作涉及幾各部門時,會產生相互扯皮的現象,當利益發生沖突時,各部門往往會把企業的整體利益放在一邊,只顧自己的利益。這種“軍閥割據”的狀態,嚴重地影響了企業快速響應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喪失優勢。
ERP系統是以業務流程管理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ERP系統將企業的核心業務劃分成若干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業務流程,它們組成了企業的主價值鏈,支持著企業的運作。以流程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克服了傳統企業那種被職能部門分割的現象,將企業的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如銷售、生產、采購、財務等連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活動的運作更加流暢,加快了業務處理活動的反應速度,在激烈的市場竟爭取得憂勢。
(3)ERP系統實現了企業供應鏈的集成。
ERP系統支持供應鏈管理,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系統將核心企業與企業的合作伙伴的業務聯接在一起。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取代了企業在與合作伙伴通訊中使用的傳統的通訊工具,如電話、電報、電傳等,這大大地改善了通訊的效率和質量。核心企業的上游是銷售市場的合作伙伴,包括分銷商、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客戶等。他們為企業帶來銷售市場和客戶需求的信息,是企業進行生產和經營的依據。企業為了滿足客戶的訂單,在進行生產時需要各種外購的原材料、輔料、零部件,以及外協的零部件等。核心企業要把這些物料的需求計劃信息傳遞給上游供應市場的合作伙伴,如企業的供應商,并接收供應商的供貨,形成了供應鏈系統的集成。
相關文章:
ERP入門1:ERP基礎知識問與答
ERP入門2:ERP能為企業帶來哪些效益?
ERP入門2:ERP能為企業帶來哪些效益?(續)
(4)ERP系統實現了企業的四個流的集成。
所謂四個流是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在手工管理的企業中這四個流是分離的,例如管物的部門不管錢,庫存臺賬只記物料的數量不記金額。財會信息總是落后于物料的變動,財務總是事后算賬,因此資金起不到企業生產經營的調控作用。手工管理的信息流更是斷裂的、支離破碎的,為企業管理和決策帶來很大困難。在使用了ERP系統以后會大大改善這種狀況,ERP系統使物流和信息流集成的系統,物流運動的每一個狀態,都對應資金的運動,物流和資金流是同步的、緊密集成的。
銷售產品后的銷售收入的管理通過應收賬款管理模塊與財務總賬關聯;采購物料后應支付貨款的管理通過應付賬款管理模塊與財務總賬關聯;采購入庫驗收以后通過材料核算管理模塊取維護財務總賬的存貨科目;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通過成本管理模塊,并與庫存、財務、車間管理等模塊相關聯,計算出各種零部件和產品的制造成本。這樣通過財務指標就可以完整地反映出物流的動態和企業生產經營的狀況。
物流和資金流是信息流的載體,當物流和資金流暢通并集成起來了,附加在它門上面的信息流自然也就暢通并集成起來了。ERP系統是一個人機結合、互動的系統,ERP系統的運行離不開人的參與。因此,ERP與OA系統相結合將企業管理人員通過工作流緊密地與ERP軟件系統集成起來。
2 ERP系統提高了企業的應變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竟爭的規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企業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發展到現在的“供過于求”。過去的企業只要有一個好的產品,就成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生產出的產品不怕賣不出去。因此,企業的生產經營是以“產品為中心”,生產出產品“推”向市場。
當今的市場竟爭日趨激烈,由于產品供過于求,客戶在購買產品的時侯有了更多的選擇,除了產品的性能、質量、價格因素以外,客戶在選擇產品的時侯有了更多的個性化需求,并且在交貨期、售后服務等方面更加苛求。企業間的竟爭演變成對客戶的爭奪。客戶的需求成為市場的導向,企業的經營方針從“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由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拉”動企業。
這種經營策略上由“推”轉變為“拉”的變化,對企業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傾向,使產品的花色品種大量增多,而且客戶的采購提前期縮和交貨期都在縮短。這種市場環境的改變,企業為了生存就必須徹底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重組企業的業務流程,采用先進的管理工具—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引進先進的管理應用軟件ERP等。
改變企業的信息運行機制,采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使企業快速地獲取市場的信息和客戶的需求,企業的管理系統能快速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市場預測,編制出企業的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快速組織生產和采購活動。企業只有建立起這樣的快速反應、高效的管理系統,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生存和發展。
3 ERP在物料管理中所取得的效益
制造業企業應用ERP系統以后,加強了對物料的管理,使物料這種重要的制造資源得到了優化管理。通過加強物料的計劃管理,在保持企業生產順利運行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物料的消耗和庫存積壓,從而減少企業用在物料方面的資金占用。據統計,成功運用ERP制造業企業可以取得降低庫存20~30%的直接經濟效益。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ERP系統實現了庫存信息的動態化管理。
應用ERP系統徹底改變了以手工方式記錄庫存臺賬的狀態,系統建立了包括原材料、輔料、零部件、產品、半成品等企業所有物料電子化的庫存臺賬。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了快速、準確、方便的庫存查詢功能,并提供了多種庫存分析功能,如:ABC分析、高儲和低儲分析、積壓和有效期分析、資金占用分析、訂貨點分、析成套和缺件分析等。
ERP系統使企業的庫存信息更加及時和動態化,庫存狀態更加透明化,同時在整個企業中實現了庫存數據的共享。企業各部門管理人員,只要需要就可以隨時查詢到想要查找的、最新的庫存動態數據。
ERP系統改變了手工管理那種物資家底不清的狀態,員工可以及時查詢庫存中是否有所需要的物料,充分挖掘企業庫存的潛力,減少重復投產和采購,使庫存物料得到充分利用。
同時通過各種庫存分析功能,系統可以根據庫存的變化的狀態自動地進行監督和報警。例如高低儲報警在庫存超過最高控制水平或低于安全庫存水平時都可以發出預警信號,提醒管理人員進行處理,將庫存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又如庫存的積壓和有效期分析可以監督庫存物資是否超過保存的有效期,通知庫存管理人員及時進行處理以免造成庫存物資的損失。
總之,ERP系統通過對庫存的動態化、數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庫存管理水平,改變了手工管理企業物料不清的混亂狀態,使庫存物資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相關文章:
ERP入門1:ERP基礎知識問與答
ERP入門2:ERP能為企業帶來哪些效益?
ERP入門2:ERP能為企業帶來哪些效益?(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