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BI比較難解決的事情,一向習慣于拍腦袋做決策的管理者很難理解BI的真正涵義。所以,多數的企業用戶把BI做成了裝飾工程。領導想看到實時的某某數據,IT部門接到這個指令后馬上想到了商業智能...從技術的角度來看BI的技術正在走向成熟,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但它促使了BI的應用在成本方面開始逐步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企業在BI應用方面取得了成功。從實施的角度來出發,實施商業智能系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整個項目涉及企業管理,運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統計分析等眾多門類的知識。因此用戶除了管理咨詢要選擇合適的商業智能軟件工具外還必須按照正確的實施方法才能保證項目得以成功。
資料顯示,現階段BI比較難解決的事情,一向習慣于拍腦袋做決策的管理者很難理解BI的真正涵義。所以,多數的企業用戶把BI做成了裝飾工程。領導想看到實時的某某數據,IT部門接到這個指令后馬上想到了商業智能。廠商的宣傳把商業智能夸成了一朵花,國際上最先進的管理理念,能把企業打造成智能化企業。一片贊美之聲下,一個轟轟烈烈的“面子工程”上馬了。幾個簡單的應用被冠以商業智能的名頭,領導初時很滿意,自己的企業和國際接軌了。漸漸地,化重金買來的軟件,只能起到一點點作用。
雖然BI的局部應用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了BI的甜頭。但對“平民化”的正確理解是商業智能能否最終真正實現“平民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無論對國際廠商還是國內廠商,急功近利將會使資源大量流失,真正適合于本土的模型和解決方案才是企業之所需,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商業智能的“平民化”是必然的選擇。但“平民化”并不是很簡單,據筆者的了解,國內現階段BI的應用現狀:
1、國內BI的失敗率達到七成以上
2、目前,國產的 商務智能(BI)系統在功能上還很不完善,與國外軟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而國外軟件在價格上普遍較高
3、國內的成熟、專業的商務智能(BI)實施顧問較少
4、銷售渠道的建立。目前,多數商務智能(BI)廠商是通過分公司或辦事處來銷售的,而未來國內制造業企業多數需要本地化服務,管理咨詢這種模式必將改變,但商務智能(BI)的銷售、服務要求代理商要有很強的能力,如何選擇、培養、發展這些代理商將是國內商務智能(BI)廠商面臨的一個問題
5、商務智能(BI)系統最昂貴的地方不是平臺,而是模型,但目前由于國內市場應用BI的企業并不多,應用深入的更少,應用基礎也比較薄弱,即使拿來國外先進的商業模型也不一定運轉起來,所以盡快建立各種適合國內企業特色的模型是各商務智能(BI)廠商未來要投入大力解決的。商務智能(BI)要想在國內制造業中大規模的普及,必須要解決好以上問題。
找準BI的切入點
從現狀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企業的BI應用失敗率居高不下,有數據統計,現階段的是BI應用失敗率達到60%~70%,高失敗率的BI讓CIO充滿了困惑,究竟如何才能做好BI應用,找到BI的方向、入手點顯得至關重要。我們知道,雖然找對BI的應用切入點并不是整個BI項目成功的關鍵,但對于整個項目來講,如果找不著BI的切入點,那么必然給整個BI和應用帶來阻礙。
應用BI,首先要理清楚BI應用的思路究竟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和目標,如果無法確定最終的目標,那么,對于BI項目來講,當CIO實施BI項目以后,未來會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即業務人員對于BI不滿意,企業的領導層對于BI不滿意,在以后的績效考核中形成“敗筆”.因此,做BI,首先CIO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有一個理性的規劃 .
從橫向角度來看,據筆者的了解,就在企業BI中的切入點表示,BI應用主要有幾個層次。首先是單一系統的數據報表,一般企業的信息系統都或多或少的有數據報表。其次是跨業務系統的數據倉庫建設。數據倉庫可以將不同的應用系統的關鍵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然后匯總,為后續數據分析做準備。最后就是商業智能。想達到智能的程度,首先要有分析模型,然后數據中挖掘潛在的商機。例如東方中科科技儀器的租賃業務,如果通過以前的租賃訂單中的租金、租期、成本等數據建立一個出租量、租期、租金的關系模型,那么當業務員得到一個租賃的銷售機會時,他就可以利用這個模型進行租金的定價。租10臺12個月,和租120臺1個月,在租金定價上應進行什么樣的調整給出演算結果。當企業有多個信息系統,先做好每個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再談數據整合比較好。整理每個信息系統數據的過程,都是對數據與信息的分析過程。
不同于業務管理類的信息系統,BI系統上馬對企業信息化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業務數據。如果沒有基礎業務系統收集到足夠的數據,績效管理無法確定。通過BI系統的上馬和完善,可以使績效報表也日益完善、全面。BI另外最大的變化是指標考核頻率的增加。BI系統的實時分析,更多是成本分析指導下的各種指標考核。
從縱向角度來看,早期的BI應用更多偏向于管理決策層,但從已經應用BI的企業中了解到,領導決策層BI應用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大部分BI最終的結果未必能達到預期的結果,這就導致了BI真正給領導層帶來的實效并不是很大。當失敗的案例驟增時,還沒有應用或者正準備應用BI的企業CIO開始考慮,現階段的BI究竟是企業老板而服務,還是為企業的業務而服務?只有把這些需求想明白了,才能做好BI,從筆者接觸的企業中了解到,現階段大部分的BI應用在領導層的決策失敗的居多,而真正在在應用操作型的BI相對來講比較多一些,基于此,作為CIO一方面在梳理BI橫向的同時還需要梳理BI縱向應用,只有從兩個緯度都弄清楚了,BI才有可能成功。從現狀來看,以業務為基礎,充分結合業務中的實際情況,BI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CIO:針對BI現狀找好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