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將過去,也留下了太多的痕跡。特意安排工控十大盤點系列文章帶各位回顧2014年工控行業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抹不掉的痕跡。本篇是十大關鍵詞盤點的上篇。
工業機器人
2014年工控行業最火的熱詞無疑是工業機器人,從全國大大小小的機器人展會到工業機器人元年論,再到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的統計:2013年中國市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近3.7萬臺,約占全球銷量的五分之一,總銷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一夜之間,工業機器人這個詞火熱無比,大量有錢就任性的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工業機器人,如林州重機、華昌達、巨星科技、均勝電子等等。僅2014年上半年就有10家上市公司宣布進入機器人領域,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也大幅上漲。
上市公司忙了,政府也沒閑著。工信部2013年年底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到2020年,中國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地方政府更加伶俐,扶持政策在極短的時間年內陸續出臺。據相關數據統計,已經有浙江、重慶、洛陽、廣州、東莞、佛山、順德等地方政府出臺機器人相關扶持政策。近期,黑龍江起草機器人產業規劃,上海再出政策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深圳發布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產業規劃政策等。市場火熱需求,政策引導發展,工業機器人能不火嗎?
盡管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火熱異常,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但仍有不少問題值得警惕。目前,在我國市場,外國機器人巨頭處于明顯的壟斷地位。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發滯后、低端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技術成果轉化率僅在3%左右。一方面在高端領域,國內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壟斷,另一方面“低端產能的擴張勢頭令人擔憂。”機器人行業已出現低端產能無序擴張的苗頭。如何避免機器人產業重蹈光伏覆轍的問題值得高層費一番腦筋。
工業4.0
說起工業4.0,它是個舶來品。故鄉在德國,現在流行于全世界。實際上全球范圍內還有其他類似名詞,如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中國的“兩化融合”等。。“工業4.0”一詞最早出現在2011年德國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工業4.0”概念正式由德國“工業4.0小組”提出。
德國將制造業領域技術的漸進性進步描述為工業革命的四個階段,“工業1.0”(機械制造設備的引入)、“工業2.0”(電氣化的應用)和“工業3.0”(信息化的發展)的延伸。“工業4.0”戰略通過深度應用信息通信技術(ICT)和網絡物理系統等手段,以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為重點進行工業技術領域新一代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使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和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促進產品功能多樣性、個性化和產品性能大幅提升。
工業4.0具有強烈顛覆性,工業4.0將發展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模式。“網絡化制造”、“自我組織適應性強的物流”和“集成客戶的制造工程”等特征,也使得它率先滿足動態的商業網絡而非單個公司,這將引發一系列諸如融資、發展、可靠性、風險、責任和知識產權以及技術安全等問題。它帶來的革命性效應將沖擊現有的市場格局,最終可能影響全球產業鏈的分工。越早開始意味著市場優勢越明顯,正在歡呼和跟風“淘寶”的勝利的業界是否認識到“淘寶的克星”——工業4.0正在到來?
工業4.0熱在直至未來制造業發展的大方向,確定了方向,才能直達目的地。
機器換人
機器換人絕對是新聞中出現較高的名詞。還記得富士康的“百萬機器人”計劃嗎?2011年年底風傳富士康將以“百萬機器人”取代工廠內的產業大軍。它傳遞出兩個信息,一個是富士康要造機器人,另一個是富士康要機器換人。前一個,眾所周知,沉了,進展不順。另一個外界不是特別清楚富士康的實際狀況。但是近幾年,機器換人這個詞頻繁出現在各個傳媒的報道當中。
“用工荒”成為機器換人的一個主因。“用工荒”體現在招工難,用工貴,智通人才連鎖集團數據研究中心對東莞近800家制造業企業進行了問卷調研,從調研的情況來看,64.46%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認為面臨的最主要壓力來自招聘難,其中員工流失也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面臨壓力的重要表現,占比43.37%,其次是分別來自工資成本上漲、季節性用工變動以及其他等因素,分別占比30.72%、10.24%和7.83%。人力成本的上升逼迫企業“機器換人”。
傳統制造業還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淘汰落后產能,從勞動密集型轉型為技術密集型,這都要求要以先進的生產力改造企業。機器換人勢在必行。
機器換人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浙江省嘉興平湖出臺了《平湖市2014年度“機器換人”專項行動方案》,浙江東陽“兩化”融合推進“機器換人”,廣東順德“機器換人”新政策補貼超預期。政府的不遺余力的推廣,機器換人概念深入人心。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無數次出現在電影中,人們也習慣了它存在于電影中,但要它走出電影,走進現實,仿佛卻是遙不可及。人工智能之所以被炒熱,就不得不提互聯網大佬們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5月16日,百度宣布任命吳恩達為百度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百度研究院。這個在國內用戶中顯得陌生的名字,在大洋彼岸以及全球科技界卻是個響當當的光環人物。他有著眾多頭銜,作為學者,他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作為企業家,他是在線教育平臺Coursera的聯合創始人;尤為重要的是,他曾一手創建和領導了谷歌的深度學習團隊,開啟名噪一時的谷歌大腦項目,被稱為“谷歌大腦之父”、“谷歌大腦背后的X教授”。和多倫多大學的GeoffreyHinton、紐約大學的YannLeCun一起,被譽為“人工智能三大專家”。百度挖的可不僅僅是墻腳,簡直就把谷歌的心肺都給挖了,這也報了一年前被谷歌“橫刀奪愛”之仇。那一年,百度參與了對“人工智能三大專家”另一大佬GeoffreyHinton的競標。在這場每隔半個小時就報價一次的競標中,百度出價甚至高于對手,卻在競標過半時被谷歌“橫刀奪愛”。
發生的另一件標志性網絡事件是騰訊挑起的“小冰事件”,騰訊在6月1日,封殺所有“小冰”。理由是“微軟小冰”存在模擬用戶操作、誘導用戶拉群、批量注冊垃圾賬號等違規行為,為了保護用戶體驗和安全,微信團隊依照平臺規范對此事進行處理。“小冰”的大靠山微軟豈會善罷甘休,轉眼間就宣布和騰訊死對頭奇虎360公司合作,雙方共同宣布,雙方將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這一前沿領域全面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將首先在微軟小冰、360手機衛士等移動互聯產品上開展合作,下一步雙方將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方面展開深度技術合作。
這些互聯網巨頭赤膊上陣,撕破臉皮的大戲真真實實地把人工智能炒熱了。再加上人工智能的那些人們想象中的強大功能,火熱的人工智能未來一片光明。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大佬都有錢,非常有錢,非常有錢到任性。
高鐵
今年高鐵這個詞著實吸引人眼球,高鐵出海已經被拔高的國家戰略層次,李克強總理親自當推銷員,推銷中國高鐵。但中國高鐵似乎有點出師不利的意思。剛出海就被按到海里了。
在11月3日宣布中國企業中標墨西哥高鐵僅僅4天以后,北京時間11月7日13時,墨西哥總統就親自宣布了撤銷中標結果,并決定重啟投標程序。突然“爽約”的墨西哥高鐵招標預計在11月末重啟。墨西哥交通部長埃斯帕薩表示,重啟的競標將開放6個月,讓其他潛在的競標方有足夠時間準備。
墨西哥折戟還牽扯一連串狗血劇情,掉了一地眼球,和肥皂劇劇情發展一樣一樣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高鐵行業另一個重要的事件是南車北車要合并了。
南北車為什么要合并呢?小編百度了一下,網上一致認為南車北車同質化嚴重,才能過剩,海外惡性競爭,互相拆臺,不僅砸碗,還砸了鍋,文戲變武戲,好戲變爛戲,高層實在看不下去,只能把鬩于墻兄弟兩給辦了。兩車合體也讓操碎了心的各方人士媒體奔走相告,大有腳踩西門子,拳打龐巴迪,吐口痰淹死阿爾斯通的天下第一,唯我獨尊氣勢。兩車合并是好事,但還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究竟結果如何,還得看日后發展。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2014年工控行業十大關鍵詞盤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