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介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系香港特步(國際)全額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創始于1987年,系集鞋服配研發、制造、營銷等為一體的體育用品專業運營商。企業年納稅超7億元。
公司于2001年創立特步品牌,系國內首家倡導時尚運動,首家推行“娛樂+體育”雙軌制營銷模式,首家顛覆傳統和研制運動鞋全彩時代的中國時尚運動第一品牌。屢獲“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和“中國500質量領先品牌”、“中國品牌年度大獎體育用品類NO.1品牌”、“中國體育品牌特別貢獻獎”、“中國馳名商標”、“出口免驗”等眾多頂級殊榮。并于2008年6月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其后,特步品牌年銷售額從2008年的26.1億元,上升至2012年的54.7億元,4年間增長了109.6%,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3%。2012年,特步公司總銷售額55.5億元,僅次于安踏、李寧,在國內體育用品品牌排名位列第三。
圖1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
二、企業信息化應用總體現狀
特步從2007年組建信息中心以來,一路致力于推廣信息化在企業內部的落地,應用信息技術提升改變企業工業化進程。經過幾年的摸索前行,特步信息化已初具規模,信息技術應用與信息系統貫穿覆蓋集團所有業務范圍。
特步信息規劃主要分為四大塊:
圖3 特步信息規劃
1)基礎支撐平臺的核心是要實現全國硬件基礎平臺的統一管理,包括服務器、網絡和終端設備。
2)業務運營平臺的核心是要實現訂單、商品、門店和消費者的統一管理。
3)協同管理平臺的核心是要實現總公司-分公司-門店-消費者的信息互動平臺。
4)經營分析平臺的核心是要實現所有系統數據的整合分析,為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在這四個平臺中,分銷零售系統(含VIP)、門店綜合管理系統、“特步通”協同系統、電子商務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是五大核心系統。
這些平臺和系統的建設和優化,為實現特步的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保障。特步逐步實現了公司內部與價值鏈上的外部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的協同管理,優化了公司的營銷體系與物流體系,打造現代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了公司對下屬企業的動態監控能力;公司的資源配置得以優化,實時決策水平與準確性得以提升,整體經營成本得以降低。
主要的信息系統有:
ERP:企業內部核心系統,采用SAP系統。目前覆蓋17家子公司,貫穿財務、供應鏈、銷售、物流、HR等環節,實現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
SCM:基于ERP的供應商協同管理平臺,與SAP緊密結合,是上下游供應商與特步集團交互的重要平臺,打通了供應商與特步之間、上下游供應商之間信息(協議、訂單、計劃、物流、結算等)共享的問題。
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覆蓋商品設計、研發階段,不僅規范了商品檔案、材料檔案的主數據規則,并且解決了前端研發、設計、樣板、技術等多個環節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MES:生產車間管理系統,與ERP、SCM緊密集成,涵蓋計劃、進度、品質、考勤、工資核算等環節,結合供應商平臺是一套完整的生產車間解決方案。
OA&郵箱:企業內部門戶、流程管控系統,企業內部新聞的發布點,企業員工日常工作的入口,OA&郵箱的應用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
HANA數據倉庫:通過高效的HANA平臺,建立數據倉庫,整合公司從研發到終端銷售的全部數據。為公司高效決策,統一分析口徑,提供了堅實基礎。
分銷零售:目前,特步8000多家門店90%都實現了U8/POS系統覆蓋,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門店終合管理平臺:特步的門店綜合管理系統是以渠道門店為管理對象的綜合管理系統,實現了與門店相關管理要素整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建立了基于地圖的可視化監控和管理,包括自有門店和競爭對手門店。門店綜合管理系統為提升特步渠道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三、參評信息化項目詳細情況介紹
1.項目背景介紹
特步生產模式以自有生產及外加工生產兩種模式為主,并且自有工廠份額占比較大,因此生產車間的管理提升對特步供應鏈轉型至關重要。
特步生產現場管理伴隨特步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主要經歷過以下幾個階段:
1)簡單的物料系統,無法管理到生產過程。
2)基于X3平臺開發的生產現場管理,實現了部分工序的生產進度展現。
3)RFID生產管理系統,細化了管理,但由于犧牲了效率,該項目未上線成功。
經歷過幾次信息系統的實施后,完成了以下范圍的信息化覆蓋。
圖4 特步生產現場管理
眾所周知,生產車間員工計算機使用技能普遍偏低,并且員工流動率大,復雜的系統操作與流程很難在一線車間員工中得到良好的推廣,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仍然有部分困擾,主要體現在:
1)生產管理系統與核心ERP系統未完成深度的融合。訂單數據需要手工導出導入修改。
2)工序掃描,除成型(包裝)工序外,漏少,錯少甚至不少的情況屢禁不止。
3)部分工序沒有啟用掃描,每隔一段時間報工一次。電子看板生產進度信息滯后。
4)外協工廠部署難、專線代價大。
5)計件工資按月出、按組出。需線外分到人,難免不公平。
6)品質管理日報表、考勤報表只能事后追責,無法在事中及時糾偏。
綜合各種原因,該生產管理系統實際應用范圍如下:
圖5 特步生產管理系統實際應用
經過特步信息中心與業務單位詳細調研,2014年7月信息中心聯合柯林服裝廠對生產管理系統進行再造,成立項目組開始實施智慧車間項目一期——51協同云平臺。
2.項目目標與實施原則
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車間的管理同樣需要做出變革,過往的管理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基于特步現有信息架構與管理水平,結合移動互聯網與工業4.0概念,特步集團基于特步私有云搭建SaaS的車間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只啟動第一期,主要實現的目標為:
1)移動化:移動報工、手機報表滿足現場調工序,生產管理人員移動辦公的需要。
2)全實時:數據的實時收集,實時發布,為生產起指導意義。
3)強協同:增強各個系統間的協同,外協工廠與加工廠的協同、各個生產工廠之間的協同。
智慧車間一期主要在于實現原有生產管理系統移動化,簡化了員工操作的同時強化了數據的協同。
3.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
此次項目以特步自有工廠——柯林服裝廠為實驗田,歷時5個月。
圖6 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
智慧車間項目目前主要實現了四大模板,并提供快速可自行定制的報表進行決策支撐。
1)訂單計劃管控模塊
2)生產進度報工模塊
3)品質動態跟蹤模塊
4)員工考勤薪資模塊
系統方案概覽:
圖7 系統方案概覽
方案詳細說明:
1)SAP生成生產訂單后協同至供應商平臺,并下發至智慧車間系統,車間主管根據訂單量制定計劃完成日期,或分配每道工序的日目標產量。
2)每道工序員工從移動端獲取每日目標,并按實際工作量進行數量填報(裁剪工序)或在線計數(針車、包裝工序)。生產進度實時進入供應商平臺,整單完成后對Sap訂單進行工序報工確認。
3)系統根據全檢或巡檢反饋的問題(達標率、照片)短信或推送通知至各相關的生產管理者處。
4)車間管理者根據是否有產量提報來確認員工是否出勤并結合IE工資計算員工每日計件工資核算。
在項目實施推進中遵循PMP項目管理制度,在項目啟動階段立足基于業務超出業務的原則圈定了本次項目的范圍和目標,在系統實現階段采用迭代開發的模式用以快速實現用戶多變的需求。以業務單位長期來的痛點做切入點,快速的開發和實現,并引入用戶做測試、提想法,提高用戶參與感。結果證明,在小規模的信息項目開發中,這種模式能快速上線成功。
4.效益分析
該項目實際投入低,以一條服裝生產線為例:
手機: 裁剪1臺。針車(前中后)3臺。
PAD:全檢1臺。巡檢3個組1臺。
備注:包裝工序已有PDA掃描系統支持,故不需增加投入。
智慧車間項目是特步供應鏈在移動端的試水。該項目不僅解決了生產狀態實時呈現的問題,縮短了管理層與生產現場之間的距離,為生產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并且細化了車間員工的考勤工資管理,實現了公平公正公開。更為關鍵的是,該項目簡單易實施,能快速實現工廠信息化的建設。
以下為系統展示
PART1工序報工
圖8 PART1工序報工
PART2品質結果及推送
圖9 PART2品質結果及推送
PART3 考勤與工資
圖10 PART3 考勤與工資
PART4 相關的報表
圖11 PART4 相關的報表
四、企業信息化未來發展規劃
企業信息化的作用不應局限在傳統的網絡、硬件,或者認為IT就是軟件系統,廣義的信息化是多學科融合、虛擬和現實融合的新技術應用。特步未來信息化建設將以基于互聯網思想,建設以品牌運營商為主導,整合供應鏈上下游的特步云(XCLOUD)為平臺的價值網建設為主。
圖12 特步未來信息化建設
在過去的幾年,特步已經完成的基礎設施云的建設,在信息中心范圍內進行軟硬件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實現可靠、安全、可擴展性的IT基礎架構。未來,特步將逐步實現企業騰云,駕云階段的建設。2014年,特步重點以XCLOUD云平臺為基礎,以應用服務包的方式,整合現有IT應用,提升內部用戶體驗,以滿足業務應用場景化的需求。未來,基于XCLOUD云平臺,建立一個開放鎖定的網絡生態系統,將客戶變成朋友,將伙伴變成同事,建立上下游全協同的應用平臺。
圖13 特步網絡生態系統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特步中國打造智能化生產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