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Gartner提出了商業智能概念,也就是業界所說的BI,主要是指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方面的應用。由于一些公司或者顧問神話了BI,以至于一些人對BI的認識有了偏差,加上一些企業盲目上BI,導致了一些人對BI產生了一些誤讀。BI在企業的應用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BI應用需要信息化的基礎。BI的數據來源是企業的業務系統,例如,企業的ERP系統,企業CRM系統等等。脫離了企業各類的信息系統,BI也就成了一個空殼,沒有任何價值。或許有些企業會人為地在BI系統里錄入一些數據,進行數據分析,這個已經違背了BI的使命。
BI要求信息化要有一定時期的歷史數據沉淀。如果一個剛剛開始信息化的歷程,企業應用信息化還不到一年,數據積累也非常有限,數據對比分析也只能是不到一年的數據,這樣的情況下,BI是無法發揮其作用的。
BI要求業務管理有一定的基礎。業務管理的精細程度會影響BI的應用效果,就像一個人的基本數據一樣,如果我們在人事管理時僅僅記錄了身份證的數據,我們所能分析的數據基礎也僅限于員工的籍貫、出生年月和性別。如果我們在人事管理的時候,還記錄了員工的專業、學歷、職稱等數據,那么對員工進行數據分析時,我們才可以有更多的維度進行分析。業務管理的規范性和細致程度決定了數據的精細程度。
BI在國內的應用還處于初期階段,如何讓BI應用的更好,不僅僅是IT部門的事情,是需要CEO、CIO都要思考的問題,沒有業務的規范化和精細化,就不可能有BI的深入應用。脫離了具體業務的支撐,BI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企業實施BI時,不能忽視了BI的應用環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不要忽視BI的應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