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冷意嗖嗖……
金融危機,殃及全球IT業
全球經濟似乎進入百年以來最寒酷的冬天。至今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轟然倒下、被摩根大通收購之后,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噩耗頻傳,雷曼破產、美林被購、AIG告急,然而危機并遠未結束。
9月26日又傳來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華盛頓互助銀行,已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專家預測,美國金融危機及其引起的全球消費疲軟還將持續,今后歐美還將有一批金融單位要陷入風雨飄搖中。
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金融業忽如多米諾骨牌接連倒塌,世界經濟危機迅速漫延,也很快殃及到各國IT業。雷曼申請破產保護的當天所掀起的“金融颶風”,造成全球IT業的股票全面下滑,連讓蘋果、思科、Sun、甲骨文、IBM等IT巨頭感到了嗖嗖冷意,其中蘋果下跌19.3%,甲骨文下跌7.5%,雅虎、Google也分別下跌了16.5%和17%。
金融IT需求一直是全球IT業的消費大戶,IT業最大的營收來源。規模巨大的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幾百億美元來更新改善設備和維護升級網絡,IT業也從中受益良多。全球軟件業約10%至30%的營收來自金融領域。然而如今,這個大客戶遭殃,也殃及“池魚”,IT業“餌料”將日益稀少,要忍饑挨餓了。
更為嚴峻的是全球金融業的危機風暴將大為拖困其他各行各業。隨著信貸市場的緊縮,企業融資會變得更加困難,貸款難度加大,這將導致企業進一步削減IT預算,以應對越加嚴峻的經濟形勢。目前全球已有43%的企業計劃削減08年下半年的IT開支,金融領域則有49%的IT部門計劃削減預算。而經濟不景氣,企業營收增幅下降,甚至瀕臨虧損、破產的邊緣,也導致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用于IT產品的支出也就隨之減少。
可以說,金融風暴引發全球經濟衰弱已大面積致使IT行業出現收益下降、減薪、裁員等現象,同時IT需求疲軟也會進一步阻擋創新的步伐,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速度將大為降低,競爭力明顯下降,給IT業帶來嚴重的影響,冬天變得愈發寒冷。
IT企業如何過冬?
阿里巴巴CEO馬云說,“IT企業,請備好各自的糧食,帶好各自的‘法寶’,準備過冬吧。”
的確,如今正是IT企業反思的時候了:如何應對次貨危機、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的全面企業經營問題?IT企業如何依靠有限的自身資源,化解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消費萎縮的巨大壓力,以最小的資源、環境和資金的代價屹立于市場而不敗,并繼續成長?
這些都深深拷問國內每個IT企業應急應難機制----我們應難機制在哪里?如何強化優化企業的應對危機機制?IT企業未來戰略如何正確抉擇?
一是節支降耗,增強收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金融危機的壓力,IT企業必須強化管理,節支降耗,緊緊牽住成本“牛鼻子”挖潛增效,最大限度減少負面效應。首先是減員增效,降低企業人力成本,這是IT企業面對不景氣的市場所采取的常用做法。據悉,惠普近期將裁員2萬名員工。其次,可充分利用網上的軟件資源,降低企業開發成本。當一個需要開發一個軟件項目時,它可以自身先將客戶尋求細化,作出可操作的詳細設計,如使用UML建模語言描述項目,然后分塊在網上發布,通過竟標完成代碼編寫,這樣軟件設計成本就很底。這舉措可為IT企業節支增效。
二是提高核心技術,加強市場競爭力。首先IT企業要增強技術的綠色含量。德勤咨詢公司的CIO認為,綠色IT是改變IT的五大技術之一,以“節能、降耗、節約”為核心的技術將在未來市場競爭起著關鍵作用。根據服務器和存儲交換機制造商Voltaire最近調查顯示,90%的受訪者認為加大IT業“綠色”含量、做好綠色數據中心對2009年業務目標起著關鍵的作用。其次,隨著技術的發展,IT業的技術融合趨勢將不斷加強。IT企業如果要在面臨挑戰時把握話語權,就要站在融合趨勢的潮頭,掌握核心競爭力。事實也證明,集成了辦公、計劃、人事、客戶、財務等功能模塊于一體的協同軟件總比單一功能的OA或CRM、HR更具優勢,更受注重高性價比的客戶的歡迎。
三是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盈利模式。目前國內多數中小IT企業的高檔產品所占產銷的比例不足20%,易受諸如漲價、市場不景氣之類的風吹草動而風聲鶴唳,血氣全無。比如一些品牌的電腦、手機、ERP、OA軟件為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奪市場,賣出了“白菜價”,絲毫無利潤可言。
因此在品牌戰略指導下的產品結構調整無疑是如今IT企業在金融危機、通貨膨脹威壓之下的一個解決途徑。從產品結構的調整中獲得抵御通貨膨脹的動力,增加企業資本盈利能力,已是IT企業當務之急。因此IT企業應加強產品的整合營銷,加快調整優化企業產品結構,提升一部分低端產品的價格,砍掉持續虧損銷售的產品;同時盡可能保持中、高端產品價格的穩定,努力發展中高檔產品,把中高檔產品產銷比例提高到一個新高度,通過高中低檔產品組合體系鞏固搶占市場份額,以彌補單一的價格競爭力的不足,維護主流消費人群對品牌的忠誠度,提升產品整體競爭力。
四是調整資金需求結構,多元化拓展融資渠道。面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資金緊缺、融資困難,IT企業應調整資金需求結構和內部融資渠道,在企業對外融資上,應盡可能采取融資租賃、參股經營、召集股東加入新股等方式;在經營加工方面,采取外包或代工形式,削減市場營銷費用和存貨庫存數量,IT企業才能度過銀根緊縮的饑荒年。
同時,抓住中小創業板上市的好時機,及時補充資金血液。2008年底或09年上半年我國就會在深圳設立中小企業創業板,為此IT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抓住時機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或直接上市融資,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的目標。
五是完善風險預警機制 提高市場抵御力。據統計,國內9成以上的IT企業沒有建立快捷高效的風險預警機制,沒有自己專門應對各種經營風險的預警情報部門,面對諸如通貨快漲、資源匱缺、環境污染、金融危機等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往往茫然無措,勿促應戰,結果可想而知。一家開發CRM客戶管理軟件的IT企業,其管理手段仍用傳統手工,卻從不用自己開發的軟件去分析市場、開拓市場,這樣的企業不能正己,焉然達人?
IT企業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加緊籌建重在“預警、處警”的責任部門如信息部、情報部、公關部乃至危機管理小組,隨時洞察市場動態,及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知己知彼,把資源短缺、物價上漲、融資壓力等各種困難、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盡量使風險降低最低程度,增強企業抵御風險能力,才能百戰不殆。
困難與希望并存,挑戰與機遇同在。國內IT企業如能依靠有限的自身能力,以最小的資源、環境和資金的代價有效化解貨幣緊縮、通貨膨脹、資源匱乏、人力成本、匯率調整以及世界經濟衰退等多重壓力、困難,將能屹立于市場而不敗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