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主講了一個由e-works組織的網上大講堂的交流活動,題目為《基于ERP的業務流程管理》。在課程后面的問答階段,很多朋友提了一些問題,大部分都提得很不錯,這里我把部分問題以及我提供的解答,組織成這篇博文,希望和大家一起來交流。我的回答有不當或者不周全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
一、提問:如何快速找到企業的業務,怎么判斷系統是否符合企業目前的業務呢?如何保證系統能夠滿足企業3-5年業務發展需求呢?
1、我理解的你說的業務,應該是指企業的管理需求。
如何快速找到企業的業務呢?首先要知道,誰最了解企業的業務?當然是各大業務部門的經理最了解企業的業務,所以讓他們來提煉企業的管理需求,是速度最快的。
當然要想讓業務部門把需求提煉好,事先一定要給他們提供足夠的
ERP工作原理與業務流程方面的培訓,這樣他們提煉的需求,才會有的放矢。
2、當把需求提煉好了,下一步就是充成分地去了解
ERP廠商的
ERP系統,重點要站在流程的角度來做判斷。
如果企業領導,尤其是各業務部門的經理,他們同意以某套ERP系統里面內置的流程為基礎,來構建企業未來的業務管理流程,就說明系統是符合企業目前的業務的。
實際上,說“是否符合企業目前的業務”是不太準確的,應該說“
怎么判斷系統是否符合企業未來的業務需求”,這樣比較好一點。企業上
ERP系統,是面向企業未來的業務流程的,不是為了迎合當前的業務流程。
3、系統能否滿足企業3-5年的業務發展需求,這個主要靠業務部門自己來判斷。比如企業都會有一個3-5年的戰略規劃,5年以后企業會發展成一個什么樣子,一個優秀的企業是可以大致描述出來的。
一般來說,除非企業的戰略有很大的變化,或者經營模式有很大的變化,一套
ERP系統滿足企業10年左右的發展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不是說,你現在選一套幾萬錢的系統,然后寄希望于5年以后,還能用的很理想,這樣就不現實了,除非企業5年之內沒多少發展。
二、提問:ERP啟動前,內部需求應該如何調研?
首先成立精干的ERP項目團隊,以各主要業務部門的經理為主;然后對他們進行ERP培訓,掌握ERP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業務流程;接下來業務部門就可以做好調研工作了。
很多企業讓IT部門或者ERP廠商來調研,這是企業或者業務部門對ERP項目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就算我們是去買一個手機,我們會讓別人來幫我們調研嗎?一般不會,都會自己去琢磨想買一個什么樣的手機。很多簡單的道理,到了ERP項目上,似乎就都忘記了。
如果團隊成員沒有接受ERP的培訓,就開始調研,這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這種調研,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把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整理出來,這是遠遠不夠的。前面也講了,調研工作應該是面向企業未來的業務流程而展開的,而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先懂ERP。
三、提問:現在ERP軟件供應商很多,有什么標準來確認ERP是經濟的?
首先業務部門要整理好自己的管理需求,重點是業務流程,再強調一次,一定要是面向企業未來的業務流程。
然后充分了解廠商的ERP系統,尤其是了解系統內置的業務流程,然后兩相對照,你就可以判斷哪家的ERP系統是最經濟的,或者說是性價比最高的。
不把工作做扎實了,憑感覺、憑關系或者憑價格,是做不好選型工作的。
四、提問:在大數據環境下,業務流程管理的問題,有那些方法和思路?
不管數據有多“大”,都是在業務流程中產生的,只是產生的多了,就叫大數據了。
數據“大”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創造客戶價值,所以從數據采集的角度,再結合企業管理的需求,設計優化好業務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任何一項業務,都會產生很多相關的數據,有些是有價值的,就需要采集,沒有什么價值的,就不要采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雖然數據大了,但是沒有什么用。
五、提問:流程異常結束如何處理,比如請購后取消,或部分收獲后不再繼續收貨? 一般是允許多次收貨處理,還是一次性收獲取處理?另外,進料檢驗問題是如何處理的?
1、流程異常結束,關閉訂單就可以了。不過相關的系統外的后續工作一定要處理好。
2、一張采購訂單當然是允許多次收貨的。
3、怎么在ERP系統外進行料檢驗,就看你們公司的制度了。如果你是問在ERP系統里面怎么處理進料檢驗,那你需要去了解廠家的系統。
對于ERP系統來說,只是一個入庫匯報而已。有些ERP系統只需匯報最終入庫的結果,有些ERP系統可以分多次匯報,比如初檢匯報,次檢匯報。
六、提問:讓步接收打折后入倉數量是按實收,還是折扣?
當然是實收,確保賬實相符。
所謂折扣,主要是財務上的處理。
七、提問:如果企業各個業務部門有自己的管理系統,如何用ERP系統流程來管理,保證各個部門不排斥?
從現有系統到ERP系統的過渡,這是很多企業都會經歷的過程。
原則上,需要并行的只是財務系統。也就是說,原來的財務系統和新的ERP系統可以同時運行一段時間,因為財務系統的數據是相對比較準確的。將來上了ERP系統,新舊系統里面的很多財務數據應該是一致的。
而業務系統,最好不要并行。因為結果沒有可比性。比如,我們不能拿ERP系統生成的采購計劃去和老系統生成的采購計劃進行對比。
當然不是說,有了ERP系統,就直接扔掉老系統。打個比方來說,企業有5000個物料需要管理,一開始可以讓300到500個物料進入ERP系統,讓ERP來制訂計劃,其它的還是通過老系統處理。但是進了ERP系統的物料,老系統就不要處理了。
當試運行的這300到500個物料,在ERP里面沒問題了,大家也都熟悉ERP的操作了,就可以逐步把其它的物料導入ERP系統,全部倒進來以后,老系統就可以放棄了。
如果這300到500個物料,在ERP里面出問題了,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一是可以重新導入老系統,二是可以通過手工來處理,也不是很難的事。如果一次性全部導入ERP系統,一旦出問題,就是大問題。
八、提問:ERP用于規范控制企業內大的流程關系是有用的,同時一些職能領域內的操作系統又是可以發揮作用,在可以通過ERP實現,亦可以通過功能系統實現的情況下,又當如何取舍?
此問題請參考上面的回答。
九、提問:上ERP系統時的團隊應該由哪些人員參考呢?
項目團隊的主體是業務部門的經理,然后有一個全職撲在ERP項目上的項目經理,這個項目經理一般由最重要的業務部門、并且是最資深的一個經理來擔任。或者說,項目經理應該是現有產供銷流程中最重要、最資深、大家最信賴的那個經理人員,比如生產部經理、裝配部門經理都是很合適的項目經理人選。
項目經理可以配備一到兩個助理,一個助理比較熟悉公司內部的人際關系,可以幫項目經理處理一些內部人際關系。另一個助理應該比較了解ERP系統,可以彌補項目經理在ERP方面的不足。
要想把ERP系統實施好,重要的不是實施人員有多了解ERP,而是實施人員有多了解企業。正因如此,項目經理就算是外聘的ERP頂級專家,也是不可能幫企業實施好ERP的。即使是麥肯錫的高級顧問到企業上班,一樣還是做不好工作。參謀與實干是有區別的。
十、提問:ERP實施失敗的企業要占一半以上,能否請您分析一下這些企業實施ERP失敗的原因?
這個問題也不回答,百度一下可以找到一大把。或者可以參考下面的回答。
十一、提問:您認為企業成功實施ERP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如果我們生產還沒有商量,滿足不了上ERP的條件,先上采購模塊、庫存模塊、財務模塊可以嗎?
我認為的關鍵因素,其實我在講課的時候,講了三個方面,比如要有正確的ERP觀念,要掌握正確的實施方法,要認真學習ERP知識。這三個方面如果要細化來講,可以講上三天。
上采購模塊、庫存模塊和財務模塊,實際上你上的就是采購流程。
只是這樣做,ERP系統所產生的價值要大打折扣。
十二、提問:對于汽車零部件行業,企業實施ERP管理更有效的方法有哪些?怎樣結合ERP才能實現業務流程的重組?
請參考前面的一些答復。
十三、提問:如果業務部門對ERP認識不足,整理的需求不是完全符合ERP的范圍怎么辦呢?
那就先通過培訓認識足了,再去整理需求,磨刀是不誤砍材工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基于ERP的業務流程管理》問與答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1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