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介
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五菱工業)成立于2007年,是由廣西區屬混合所有制企業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港上市公司五菱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HK.00305)共同設立的大型中外合資企業,總資產達100.15億元。
五菱工業秉承了集團三十年來專業造車的豐富經驗,專注于汽車零部件、發動機及專用汽車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業務,在同步研發、核心制造能力建設、資源集成、營銷體系上建立起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目前在柳州、青島及重慶設有大型汽車零部件和整車生產基地,主導產品及產能為:汽車發動機年生產能力達80萬臺;前后橋、沖焊件總成、制動器總成、儀表板等汽車零部件年配套能力達140萬臺套;整車年生產能力達8萬輛,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
圖1 五菱工業辦公大樓
二、企業信息化應用總體現狀
五菱工業一直非常重視信息化的建設,目前公司的基礎信息化建設已經趨于成熟,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也在逐步完善。
1. 基礎信息化建設
1)數據中心虛擬化基礎架構建設
2012年,建設Vmware vSphere服務器虛擬化平臺,通過整合、優化服務器計算、存儲資源,提高服務可用性與靈活性,為逐步實現IT投資的效率最大化、IT基礎設施的集約化管理,以及逐漸遷移至云計算環境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虛擬化環境中承載各類虛擬服務器逾50臺,其中大部分為生產服務器,整合比超過3:1,為最大化資源利用率和提高系統高可用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2)數據中心容災系統建設
2013年,完成雙數據中心容災架構建設,以技術中心機房為生產數據中心,以河西工業園機房為災備數據中心,通過綜合利用存儲虛擬化、服務器虛擬化及CDP等技術,對AD、ERP、PDM、MES、文件存儲等核心信息服務建立針對性的高可用性和業務連續性解決方案,實現零數據丟失和業務連續性保護,且具有較好的技術前瞻性和可擴展性,為下一步實現兩地三中心構建了堅實基礎。
通過該項目建設,實現了AD、ERP、PDM、MES、文件存儲等核心信息服務的應用級容災,當生產數據中心的核心信息服務出現故障時,可無縫的切換到容災數據中心的備用系統,并為用戶提供透明的、一致的、連續的應用和零數據丟失,滿足業務數據連續性的需求。
實現ERP、PDM、MES、文件存儲等核心信息服務的本地連續性保護,實現生產數據中心核心存儲上數據的本地數據復制,且當生產數據中心的核心信息服務出現邏輯錯誤時,能回退到出現邏輯錯誤之前的時間點,保證邏輯錯誤不會造成數據丟失,保證業務系統的安全。
3)應用虛擬化建設
2014年,為適應智能設備與移動辦公需求,完成SANGFOR應用虛擬化平臺建設工作,通過應用虛擬化技術,我們實現了通過“三屏”--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穩定可靠的網絡連接,以無差別的交互體驗,安全可靠地連接公司內部的信息服務,從而使智能終端設備也可以具備遠程移動辦公的能力,而不必重新架構針對移動平臺的專門應用。
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業務處理的及時性和工作效率,而且桂客、青島等異地單位也可以通過普通PC,以虛擬化應用的方式使用本部的PDM等業務信息系統,同時提供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保障,有效防控數據泄漏。 目前,已通過應用虛擬化平臺發布了U9 ERP、開目PDM、用友NC等核心業務系統,以及OA、內部網站等常規業務系統,用戶范圍涵蓋公司本部及部分下屬子公司,應用效果極佳。
2. 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1)OA系統
OA系統應用于整個公司的所有職能部門,已實現公文流轉、業務流程辦理等,已經部署并正常使用200多個流程。
2)ERP系統
ERP系統應用涉及到財務部、技術中心、物流部、采購中心、銷售公司、生產運行部、區域工廠、山東分公司、重慶卓通公司、柳州卓通公司,覆蓋生產物料和一般物料管理。實現了與PDM、MES、門崗、OA等系統集成,打通了從研發到供應鏈、財務管理的總體一體化管理,保證出門物資安全管控;實現了數據源統一,保障業務處理效率和準確性。
3)PDM系統
PDM系統應用于整個公司技術質量人員,涉及技術中心、質量部、采購中心、山東分公司、重慶卓通公司、柳州卓通公司等。實現數模文件管理、研發流程管理與審批執行、產品工程BOM和制造BOM數據管理等內容,已部署產品數據發布、產品試制等數十項研發流程;實現與UG系統集成,獲取相關技術參數和物料清單等。
4)MES系統
MES系統應用涉及到公司總部和分子公司的生產區域,質量部。結合條形碼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產品質量追溯管理、采購掃描收貨、完工掃描入庫等;實現整車區域從接單、采購訂單、收貨到生產配送上線、質檢入庫等生產過程跟蹤處理,實現整車三證關聯打印;實現整車訂單配車、開票、關聯合格證上傳中機中心、報稅以及發運等銷售儲運業務的系統應用。
5)門崗系統
應用于生產區域所有門崗,實現關聯ERP系統稽核物資出門的合規性,保障了物資安全。
三、參評信息化項目詳細情況介紹
1.項目背景介紹
2010年底五菱工業進行了組織機構調整和優化。加強集中管控,由“戰略管控型” 逐步向“操作管控型”轉變;加強流程與信息管理,提高運營效率;減少管理層級,提高響應速度。
企業內部信息系統數據管理的脫節現象嚴重,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中的設計BOM與ERP系統中的制造BOM、領料BOM脫節,造成設計與生產的產品數據不統一,目前由技術中心數據工程師進行跨系統維護,領料套件(即領料BOM)為生產單元維護;采購訂單與采購收貨中的供應商送貨單沒有關聯,造成采購計劃與收貨脫節;生產單元的投入與產出差異較大,其中原因包括制造BOM與現場實際生產應用不符以及在制品管理不清晰等;銷售環節中銷售訂單與送貨及最終的結算等三個環節都存在各自的差異。
此外,公司內部系統“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目前的信息系統繁多、安全性、穩定性差,維護改進困難;系統之間缺乏接口,信息孤島問題難以解決;各部門之間數據壁壘嚴重,流程運行不暢;產品數據錯誤多,工藝信息缺失,系統報表可信度差。
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給五菱工業的經營管理帶來較大壓力:國內競爭對手不斷增多及其能力不斷提高,導致市場份額降低;客戶要求微車制造成本逐年下降,而五菱工業成本控制能力相對薄弱;客戶市場逐年向好,五菱工業的產能隨之需要進一步提升;客戶的乘用車市場逐步擴大和五菱工業乘用車配套零件很少形成對比,對五菱工業的質量控制和工藝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此形勢下,五菱工業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面向產供銷和財務一體化的信息系統平臺,并實現與產品研發(PDM系統)、生產制造(MES系統)的業務協同。
2.項目目標與實施原則
此次項目引入適合五菱工業集團化管理以及兼具整車和零部件制造和管理特點的成熟ERP系統平臺,在五菱工業的零部件和專用車相關區域及業務范圍內部署,建立五菱工業并可延伸到五菱集團的統一的供應鏈和財務管理平臺,并實現與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的業務協同,從而支持構建整體信息化企業,成為今后拓展應用的核心系統平臺。
達成以下具體目標:
- 優化銷售管理流程,保障發出商品的資金安全;
- 優化供應鏈管理流程,保障采購物料的資金安全;
- 建立多組織的財務模型、實現全面預算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 建立信息化管理標準、統一核心數據應用,為各部門提供可信賴的報表數據;
項目實施原則為“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業務管控優先、數據源統一、試點到推廣”。
實施范圍覆蓋柳州本部專用車和零部件區域、采購中心、生產制造部、銷售公司、質量部、財務部、集團財務證券部等部門,以及山東分公司、重慶工作站等。
項目實施主要內容包括ERP系統實施制造BOM、銷售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供應商門戶、庫存管理、料品成本、售后管理、質量管理、總賬、應收管理、應付管理、固定資產、集團財務等模塊,同時實現ERP系統與PDM系統、MES系統、OA系統集成。
3.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
根據五菱工業信息化建設規劃,信息系統建設需適應集團化管理的要求,同時,面向公司經營管理中的產品研發、運營管理、生產制造等三個方面,與之相對應規劃而成的系統包括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和MES(制造執行系統)系統。
本項目的整體規劃是實現ERP與PDM、MES系統、供應鏈與財務、企業內部與客戶及供應商等方面的業務系統集成,系統的整體軟件架構圖如下:
圖2 五菱工業整體軟件架構圖
根據選用成熟的軟件平臺的原則、適應集團性企業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以及注重系統平臺擴展性的要求,通過軟件選型,五菱工業確定了以用友U9作為該項目的系統應用平臺,并確定利用其核心的UAP(統一的集成開發平臺)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從而滿足業務多樣化和集團化的應用。實施與應用范圍如下圖中的ERP系統范圍內的白色標識的模塊。
圖3 項目實施與應用范圍
具體模塊功能如下:
PDM系統接口:實現PDM系統中的產品數據和BOM表數據經過中間處理后傳遞到ERP系統,ERP系統將試制訂單、斷點過程等信息反饋到PDM系統。
工程數據:工程數據模塊提供物料清單及工藝維護的完整流程;同時提供相關的查詢和各類報表。工程數據模塊與生產管理、庫存、供應鏈都有接口,實現無縫連接,能夠集成使用。
需求計劃:需求計劃提供了基于多組織制造環境下,與外部供應鏈集成的物料規劃方式。通過集成的工作臺來完成物料規劃工作。提供多版本計劃模擬功能,支持對多個版本進行比較。針對需求的變化,系統自動對在制、在途供應產生多級重排建議,以滿足實際需求。
銷售管理:提供合同、報價、訂貨、出貨、退貨的完整銷售流程;同時提供相關主體的查詢和各類報表,同時與財務、制造、庫存、采購、MRP都有接口,實現無縫連接,能夠集成使用。
生產管理:包括生產訂單和生產線日計劃兩部分。主要業務包括:創建生產訂單(生產線日計劃)、核準與開工生產訂單(生產線日計劃)、生產領料、工序完工申報、資源耗用申報、完工入庫等生產管理環節。
采購管理:支持多種采購業務、多種收貨模式、多種收貨程序 、多種采購控制策略、對特殊屬性的物料采購、多種采購合同應用場景、多種采購退貨場景、以質論價等。
供應商門戶:提供面向供應商服務的專用門戶,具體用戶為供應商。供應商門戶與U9ERP系統無縫連接使用,可以配置與U9各組織間的服務關系,提供對要貨計劃、VMI業務、在制品批號序列號等方面業務的處理功能。
MES系統集成:物流現場的條形碼技術應用以及具體物流操作部署于MES系統,此模塊實現了產品數據和訂單等信息從ERP系統傳遞到MES系統,MES系統將各環節的物流及訂單完工信息反饋到ERP系統。
庫存管理:提供庫存規劃應用、對物料收發的數量和價值進行記錄、庫位管理、物料的預留處理、批號及序列號的記錄及追蹤、期末盤點等倉儲業務管理應用,提供提供各項業務的查詢和各類報表,與財務、銷售、采購、庫存、制造都有接口,實現無縫連接,能夠集成使用。
料品成本:主要完成企業料品標準成本和計劃成本的維護和管理,是庫存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系統以及制造等系統進行料品計價、成本計算的基礎。用戶可以完成根據各自的需求設置包含一個或多個成本類型的成本域、定義或修改料品的成本、料品成本的批量拷貝、制造件料品的成本卷積等業務處理。
售后管理:主要完成售后服務的配件管理、維修服務管理等內容,與公司財務、庫存、銷售、工程數據等業務模塊實現無縫集成應用。
質量管理:可以建立多種質量標準體系和質檢方案,實現進貨質檢、銷售退貨質檢、工序質檢、完工質檢和其他質檢.與其他系統如采購、生產、銷售系統可以實現無縫連接,高度集成使用。
財務管理:包括總帳、應收管理、應付管理、固定資產、全面預算、票據管理、薪酬管理等業務管理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提供組織機構、人員管理和薪酬管理功能,提供相關主體的查詢和各類報表,與其他系統如采購、生產、銷售系統可以實現無縫連接,高度集成使用。
報表分析:提供面向各業務模塊的多維度報表的配置與查詢功能。
基礎設置:提供了部門業務員、供應商、客戶、料品、部門業務員等基礎信息維護功能。
組織管理:提供支持多組織管理模式的組織基本信息、業務關系等維護功能。
權限管理:提供系統用戶信息、角色和具體的菜單、功能、數據等緯度權限的設置功能
本項目解決的問題以及相關解決措施如下:
問題一:面向供應鏈、生產制造與財務等方面業務的產品數據以及BOM表數據應用脫節。
通過本項目,實現EPR與PDM系統集成,實現PDM系統中整車與零部件兩類BOM數據的同步,支持產品數據的發布、變更與斷點管理。在工藝數據不能快速完善的情況下,提供可適應的供應鏈和財務管理方式,并隨著數據的逐步完善,實現更為精細的成本管理。
問題二:計劃與物流脫節,造成物流數據不可控。
通過本項目,啟用銷售計劃與訂單、采購計劃與訂單、生產計劃與訂單等系統功能,梳理與建立統一的計劃管控模式。支持客戶拉動計劃、配件計劃、上線排序計劃等多種計劃方式與客戶對接,生產訂單管控完工入庫、采購計劃與訂單拉動與管控供應商送貨,以及整車配單入庫與發運的運作方式等模式應用。
問題三:作為集團化管理的公司,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復雜,導致賬務處理效率低下以及成本控制難度大。
建立多組織管理模式,梳理和優化子公司之間的交易方式,通過系統管理的方式,打通各子公司之間的業務處理和數據管理的壁壘,通過一次處理自動生成相應的交易記錄,提高業務處理效率和準確性。
4.效益分析
本項目已于2015年9月完成總體驗收,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如下:
- 降低每月產品成本波動,真實反映產品盈利能力。其中,柳州本部的零部件區域從2012年8月上線之初的4000萬元左右,降低到目前每月不高于5萬元。
- 采購周期平均縮短50%以上,由目前平均45天以上,縮短為平均20天以內;
- 公司內部子公司的關聯交易處理周期縮短,報表提交周期由系統上線之初的10天以上縮短為0.5天;
- 改裝車訂單按期入庫率從上線之初的80%提升至90%,常規車的按期入庫率從88%提升至95%。
- 在柳州總部零部件區域實現直接減員27人,包括保管員、結算員、應收應付會計、成本會計等,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100多萬元。
本項目帶來的社會效益如下:
- 對整個汽車零部件行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本地區成為信息化應用的標桿,為“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做出貢獻。
- 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企業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同時使我市的信息化水平獲得總體提高。
- 企業運營管理提升的同時,拉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ERP助力五菱工業加強集團化管控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1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