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采購專業技能的提升
提到采購首先想到的是采購人員,即從事采購工作的人員。對于跨國公司、外資企業的采購人員,由于培訓體系完善、操作流程規范,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專業技能,探討“如何成為頂級采購”和“采購如何轉型升級”的內容,對于他們非常適合。
但對于多數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來說,采購依舊被認為是不太具備技術含量的“花錢”崗位、傳統觀念中的肥差、甚至仍然被定位為“小舅子”崗位。這部分采購人員,尤其對于剛入職的新采購人員,迫切需要改變觀念,提升技能,讓自己的采購工作專業化,按照中國采購商學院宮迅偉老師的話講應該鍛煉四項技能“要能夠回答‘為什么是這個價格,為什么選這個供應商’,要能夠‘通過合同控制風險,通過談判實現共贏’”。
目前原材料的普遍上漲,給各行各業的采購帶來了莫大的壓力,壓力當中蘊藏機會,正是需要采購人員發揮專業特長的時刻。
另外,在互聯網、大數據的影響愈發深入的背景下,采購人員也需要掌握數據收集、數據分析,以及“從數據出發由判斷結束”的能力。
其次,采購合作共贏的實現
“采購對內是孫子、對外是大爺”生動刻畫出了目前采購人員的內部工作狀態(總是因為物料短缺而處于應急狀態),和外部工作姿態(把“客戶是上帝”的心態運用到了極致)。
采購的任務大多被定位為“保障供應”,但若站在企業運營或供應鏈管理的角度,采購僅做到“保障供應”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是“以合適的成本保障供應”。“保障供應”要求采購應保質保量地按時滿足企業內部的物料需求;“合適成本”約束了采購為實現“保障供應”而大量囤貨,避免了企業庫存周轉的下降和呆滯庫存的產生;之所以是“合適成本”而不是“最低成本”強調在控制自身采購成本的同時也應保證供應商的收益,讓其有能力、有意愿滿足質量、數量、交期方面的要求。
這就需要采購人員以“共贏”為目標,以“合作”為手段,從內和外兩方面做出改觀。
對內改變“小采購的孫子狀態”,充分展示“采購的專業性”,與檢驗部門、需求部門主動對接,關注檢驗狀況和使用狀況,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與計劃部門主動對接,關注現有庫存和需求節點,實現庫存數量和交貨時間上的恰到好處;與質量部門、研發部門、財務部門主動對接,尋求他們的支持,提高供應商開發質量和商務談判質量。
對外改變“別人有求于自己的大爺心態”,設身處地地理解“弱勢供應商”的處境,把企業需求盡可能平穩地傳達給供應商。當然,也要盡可能地深入主要供應商的現場,關注其生產進度、質量狀況,以免自己“措手不及”。
再次,采購業務范圍的擴大
以前,采購部門主要承擔企業生產部門所需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的采購。
現在,采購部門的業務范圍逐漸擴大,開始承擔起非生產用物料的供應。以前由行政部門承擔的辦公用品、后勤部門承擔的生活用品、設備部門承擔的機器設備及備品備件、研發部門承擔的試驗材料,現在呈現出了交由采購部門統一采購的趨勢,使用部門只負責提出采購請求。
除了日常的實物類采購,臨時的、年度的服務類采購也逐漸成為了采購的業務重點。在核心競爭能力理論的支撐下,秉承“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企業趨向于只保留核心業務,而外包非核心業務,于是就產生了很多服務類的供應商,如生產服務供應商、物流服務供應商、設備維修服務供應商、售后支持服務供應商、物業服務供應商。這些供應商逐漸地成為了采購人員的業務對象。
從生產用物料采購,到非生產用物料采購,再到非實物類的服務采購,在采購對象、供應商開發及供應商管理上存在著極大差異,對采購人員及采購部門提出了極大挑戰。如上述提到的非核心業務,外包容易,但整合困難,如何能讓外部供應商提供的非核心業務與自己內部的核心業務無縫銜接,是采購不得不面臨的緊急且重要的課題。
第四,采購專業思維的應用
采購的本質是購買,是依據一定流程進行的考量眾多因素的理性購買。企業的目的是盈利,是通過謀求業務收入與要素成本之間的差額而獲得。為謀求業務收入而投入的要素是在考量眾多因素的基礎上依據一定的流程而獲得,因而為保證能夠以合適成本投入要素,在獲得要素的過程中都應遵循采購的專業思維。
可以把“以合適成本保障供應”的采購任務進一步拓展為“以合適的成本保質保量地向企業內部按時提供合適的物料或服務”,其中包含了三層要義,一是要“保質保量”,二是要“把握好時間節點”,三是要“成本合適”,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所需資源,而不應片面追求最低。為確保任務完成,就必須“能夠回答‘為什么是這個價格,為什么選這個供應商’,能夠‘通過合同控制風險,通過談判實現共贏’”。
企業投入的要素除有形實物、無形服務外,還包括人力、資金、技術等,這些要素盡管不可能或沒必要都經過采購部門來引入,但企業其他部門的引入實質上是承擔了不是采購部門承擔的采購工作,需要嚴格遵守采購的專業思維方式。
人力資源部門的招聘就可以理解為人力資源的采購,追求的應該是“以合適的成本保質保量地向企業內部按時提供合適的人力資源”。
財務部門的融資就可以理解為所需資金的采購,追求的應該是“以合適的成本保質保量地向企業內部按時提供合適的資金”,引入致力于企業發展的高質量資本,而不是資金成本高昂,或企業支配權喪失。
企業的并購也可以理解為采購,是企業層面最大的采購,追求的應該是“以合適的成本保質保量地為企業按時提供發展資源”。
另外,可以大膽推演一下,銷售實際上進行的也是采購行為,“以合適的成本保質保量地為企業按時找到客戶”,而不應“唯銷售收入為瞻”,不顧及銷售費用和客戶的質量。
“跳出采購看采購,采購到底怎么辦?”。企業的采購人員除了以“周年大會”分享嘉賓的事跡為標桿,以他們的建議為參照外,還需結合自身特點,扎實提升技能、力行合作共贏,實現采購職位的逐步晉升;還可以堅定信心,以采購的專業思維和專業經歷,在適應采購業務范圍不斷擴大的基礎上,大膽嘗試采購以外其他的管理領域,努力實現跨界轉型的成功。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跳出采購看采購,采購應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