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作為推動和實現企業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已為我國許多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普遍認同,并成為其戰略選擇。
但是,由于企業信息化是一項相當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對許多國內企業來說,仍然是全新的課題。而一些IT企業、咨詢公司出于純商業目的和競爭的需要,自覺、不自覺地誤導企業,又進一步模糊了企業對信息化技術、應用及其效果的認識,使他們對究竟如何規劃和建設本企業的信息化更加茫然,或倉促上馬招致失敗,或遲疑不決貽誤良機。
因此,對一批已經完成信息化戰略抉擇的用戶企業來說,其當務之急是,在策略、戰術上,借助外部的客觀、中立、第三方的信息化咨詢機構的知識、經驗和力量,切實把握和解決好信息化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帶有規律性、普遍性和策略性的問題,以確保其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并取得成功。
一是企業定位策略。
在規劃和建設信息化之前,企業高層決策機構首先應當借助外部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詢機構,從經營戰略、體制、技術、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行業環境、競爭地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的自我診斷和準確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礎上確定本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需求、方針、范圍、階段、力度和深度,才能既不脫離企業自身特點、基礎和條件,又能很好地服從服務于企業未來經營發展和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二是時機選擇策略。
什么時候啟動本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從戰略上講當然是時不我待,但從戰術上看,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合現在就上馬信息化項目。企業在體制、管理、觀念、人員IT素質、資金預算等方面缺乏準備或準備不充分,都會成為信息化的阻力。
三是全員培訓策略。
信息化項目啟動前,借助第三方咨詢機構,對上至董事長、總經理,下至普通員工就信息化意義、必要性、基本知識技能、預期效果等進行全員培訓。它不僅有助于盡快形成全體員工對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步驟等的共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擦亮用戶的眼睛,培養和提高企業管理層對信息技術、軟件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認識和判斷力。
四是招標選型策略。
國內外軟件廠商特別是ERP廠商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為確保正確選型,企業應當在第三方咨詢顧問機構的幫助和組織下,根據企業信息化建設統一規劃的要求和不同階段、不同應用系統的項目內容,編制標書,面向國內外IT企業進行廣泛招標。以上是企業在信息化項目準備階段應當注意把握和解決好的4個策略問題。
五是實施監理策略。
在完成選型后,供應商、實施商進入企業,信息化項目進入實施監理階段。企業作為甲方,供應商和(或)其實施商作為乙方(一個或多個),需要由第三方作為監理方來溝通和協調雙方的關系,以確保項目能夠按照規劃內容、進度要求順利進行和設計功能的全面如期實現。
六是驗收評估策略。
項目實施完畢,進入驗收評估階段。由于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復雜性,在沒有引入第三方的情況下,甲、乙雙方常常在項目是否可以結束、何時驗收以及依據什么標準驗收等方面產生分歧。第三方咨詢機構,按照信息化規劃、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以及一套各方公認的信息化項目評估體系,站在中立的地位,對項目進行全面驗收評估。
七是維護擴展策略。
驗收評估結束后,信息化項目就進入維護、管理與擴展階段。對用戶企業而言,項目竣工,一切才剛剛開始;因為,系統建成正如生產線竣工,應用和投產才是目的。此階段,企業與第三方咨詢機構可以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第三方咨詢機構可以幫助企業進行階段性信息化項目完成后的維護、管理與升級工作。
八是行業專家參與策略。
這一組織策略貫穿上述4個階段。第三方咨詢機構要確保企業信息化成功,必須吸收真正行業專家參與用戶信息化項目;用戶企業和IT企業也有理由要求其組建有行業專家參與的專家團隊,針對上述各個階段工作的需要協同工作,為用戶提供顧問服務。
以上8個策略,論述了處于不同企業信息化階段的關鍵成功要素;這些策略遵循的好壞,往往直接關系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成敗。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企業信息化的八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