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ERP是一項系統工程,承擔著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首先,ERP起源于制造業,供應鏈管理是制造業ERP的核心,主要是協同商務和集中管理。供應鏈是一種流程式管理的方法和概念,其管理模塊的實施在各個企業中都是難點。在煤礦企業中,應用最大的管理模塊還有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以及銷售管理,供應鏈管理相對于這3個模塊來說,沒有一定的規范和標準。所以,煤礦企業ERP的實施要把供應鏈管理當為重點。
1 ERP的應用現狀
我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大潮中,由于動態的外部環境競爭激烈,所以給企業的運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競爭之中,要把怎么樣在全球市場中進行有效的競爭,怎樣在動態的外部環境中占穩腳步當成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作為煤礦企業,想要適應變化的國際市場,就要建立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協同,還要對企業內部執行有效的管理。與此同時,為了提高產品的完善度,還要縮短煤的開采周期和物流周期,使得這個供應鏈向流通方面發展。為了提高煤礦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要縮短需求市場和供應市場的距離,這是企業能夠立足于國際市場的根本。
ERP是一種企業管理的思想,重點是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資源整合和企業實力集成到一起,如圖1所示。煤礦企業實施ERP其重點在于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及合理分配,通過高效的生產和管理來提高煤礦的綜合運作能力。由此可見,傳統的以生產為主導的煤礦企業管理思想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供應鏈的發展。這就要求煤礦企業在注重生產和安全的同時,將主導思想放在市場上,增加國內外競爭力。
圖1 煤礦企業ERP信息集成圖
2 煤礦企業供應鏈在ERP實施中的問題
2.1 缺乏有效管理
根據文獻資料統計,在資產周轉率次數上,美國和德國的煤礦企業一般為每年9次,日本煤礦企業一般為每年8次,而我國大型國有煤礦及非國有煤礦的流動資產率平均為每年1.73次。2003年,華北及東北地區煤礦企業的流動資產率平均余額為286億,與此同時,這2個地區的煤礦企業銷售額為354億。2004年,這2個地區的煤礦企業的增加值為104億,這個數字僅僅是德國煤礦企業在2001年的21.2%,同年日本的49.67%。
從文獻統計可以看出,供應鏈整體動態管理的缺少是造成中外煤炭企業管理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2.2 信譽保障低
在當今社會,煤礦企業的信譽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資源,也就是說,高信譽度的企業會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成為一種需求者資源。有這樣一種現象,很多中國產品被運往到國外市場后,其價格比國內更便宜。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問題就是國內銷售市場上沒有一套健全的信用體系,沒有一個通暢的信用渠道,導致客戶或者商家惡意欠款或者故意違約,該到賬的不到賬,該付款的不付款。正是因為付款方式的財務成本偏高,增加了企業間的違約問題發生,所以,在國內銷售市場上,商家都采取包高價的方式來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
3 煤礦企業ERP供應鏈成功實施的保證
3.1 通過培訓提高煤礦企業管理能力和理念
企業人員的培訓工作要得到重視,無論是ERP實施的決策階段還是實施成功之后以及ERP的日后維護及升級階段。在企業決定實施ERP初期,培訓的重點是ERP的軟件理論、概念以及使用能力。在培訓中要注重讓學員理解ERP和傳統管理習慣上的不同或者沖突,重點讓員工了解ERP及其意義。要讓員工知道,為什么要使用ERP,使用ERP之后能解決什么樣的實際問題,讓被培訓者從根本上樹立管理和生產一體化的理念,以便使用中員工可以主動地去適應ERP,利用ERP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從中提取精華。
在ERP實施中期的培訓過程中,要強化ERP操作能力訓練,同時還要突出培訓人員的所負責的業務,并要求員工在ERP實施全程中都要進行培訓。只有提高煤礦企業的ERP理念,對員工充分培訓及能力強化,才能使管理者具有一定ERP實力,才能在企業競爭中承擔壓力,為ERP供應鏈成功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結合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增強主題意識
管理理念是ERP實施的中心,它的輔助手段是軟件技術,也就是說軟件技術是為ERP理念服務的。所以,在煤礦企業成功決策ERP后,就要將企業的實際情況、管理手段和ERP相比較,對ERP進行必要的改動,最終打造出適合本企業發展的ERP供應鏈。在業務流程上,要盡量做到優化和完善。企業領導層要充分重視ERP的實施,尤其是初期,在遇到新情況時,領導要帶領員工對ERP進行完善和修訂。ERP的實施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完善過程,遇到問題不能望而生畏,沒有情況也不能掉以輕心。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結合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增強主題意識是ERP在煤礦企業成功實施的重要保證。
3.3 注意協調和配合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ERP既是一套復雜的系統工程,又是一種管理方法和理念。在實施過程中,除了軟件因素外,領導要充分重視實施過程和問題,協調和配合各部門之間的分工,細致深入地進行探索。
3.4 數據的準確和統一
在ERP成功實施后,對數據的使用和定義都要做到準確統一,保持數據的一致性。運行數據和初期數據是ERP系統數據的2個部分。其中在ERP運行前要進行的預設值數據稱為初期數據,比如說,子系統的關聯編碼、財務稅率、存儲量初始化、結算單位等等。在ERP運行期間,隨著生產的進行需要將一部分數據再次錄入到ERP中,這部分數據就是運行數據。ERP數據的不準確、不統一嚴重地影響著企業供應鏈的實施,同時也影響著ERP的正常運行及企業原始數據的準確性。為了安全和準確起見,煤礦企業都是運行2套ERP系統的,但是,有時會發現2套系統的數據不一致,這就是因為ERP系統數據不準確、不統一造成的,這就導致了運行過程,很難準確查找到錯誤,難以保障ERP的正常運行,更談不上發揮作用了。所以,統一有關部門的流程和編碼是運行ERP之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比如說集合生產、部門、供應商、客戶、人員編制等編碼等等。經過多年的ERP應用情況可以總結出,系統在引用數據時有0.4%的數據差錯就會導致系統癱瘓。
3.5 業務流程及效能
作為煤礦企業,實施ERP的最終目的是通過ERP高效的管理效能優化供應鏈、優化管理、協同商務、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增加流動資金率。但就目前部分煤礦企業來看,沒有充分發揮出ERP的效能。有一些企業將ERP界定為一個代筆工具,在管理上還是沿用傳統的習慣,對業務流程沒有做到充分優化,甚至個別企業中2套ERP系統的流程竟然不同。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需求是早于供應的,整個供應鏈流程要成為一個環狀,也就是說,煤礦企業的供應鏈流程是從需求開始,經過訂貨、存儲、支出和提供完成程度等數據分析的全過程,可是在實際應用當中,沒有發揮數據分析的多節點功能,導致了這個供應鏈處于一個開放狀態。ERP供應鏈的數據分析節點功能是提高煤礦企業競爭能力和決策依據的關鍵,它能夠通過完成度對比分析,將業務存在的不足和成就進行有效地管理,這恰恰是人工所難做到的。所以,對業務流程充分的優化,良好的運用數據分析節點功能,同時要保證2套ERP系統的數據準確一致,是ERP能夠在煤礦企業成功實施和提高企業效率的保障。
4 結論
隨著煤礦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國內大多煤礦在ERP供應鏈管理中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在和其他企業形成上下游集成供應鏈中,還沒有完全實現ERP供應鏈管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市場信息獲取上無法做到快速準確。隨著國家政策對煤礦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大力支持,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技術,將現有的煤礦企業資源集成、整合,最終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和效率。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煤礦企業ERP供應鏈的實施和保證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1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