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商業競爭日益加劇,企業信息化已成為當今企業進行管理變革的主旋律,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增強企業的管理和技術創新能力,如何制定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何把信息化系統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為企業帶來效益,是信息化建設者們所面臨的課題。
2、傳統ERP面臨的問題
隨著企業管理信息化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與核心業務關聯度的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復雜性以及信息化建設過程的復雜性也在增加�?梢钥吹揭环矫妫瑧闷髽I為信息化而進行的包括人、財、物在內的各種資源的投入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統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計算機輔助管理的效果遲遲表現不出來,從而造成了企業“信息化成本高,效益難以顯現”的尷尬局面。
信息系統沒有發揮出效益,具體表現如下:信息管理分散,數據重復錄入,數據不一致。不同的系統服務于不同的部門和崗位,由于缺乏數據共享而導致數據重復錄入,這樣就造成相同的數據在不同的系統中反映不一致,這不但浪費了人力和物力,還給管理決策帶來了困難。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就注定了信息系統不能被人接受,人們自然沒有興趣來不斷更新系統中的數據,系統也就無法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
信息系統的功能被歪曲,它只用來記錄數據,方便查詢和匯總、輸出管理者們所要的報表,企業只是利用信息系統提供的這些信息來進行分析和決策。由于信息系統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當然也就沒有幫助企業利用信息系統建立競爭優勢,更談不上為企業創造效益。
信息系統難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形勢,既趕不上管理需求的變化,也趕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信息系統本身缺乏柔性,升級換代的成本比較高;另一方面,企業片面地追求所謂最新技術,對系統進行升級的結果往往是放棄原有的系統。
以上這些問題既嚴重影響了信息系統效能的發揮,也制約了企業進一步的發展,甚至可能出現“不上信息系統等死,上了信息系統早死”的局面。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開發商單純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性,忽視了用戶的真正需求,需求分析做得不夠往往導致用戶只能去適應開發商的軟件特點,而且ERP不能和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完善進行匹配和同步,導致ERP有勁用不上,影響了ERP的應用效果。
大部分開發商在給企業進行系統設計和實施時貪大求全,試圖一步到位,導致一次性投資過大,效益滯后,挫傷了企業應用CIMS的積極性。最重要是中國的MES剛剛起步,僅有的所謂車間層控制SFC(Shop Floor Control),也多數是收集相關資料再通過批處理方式錄入而已,其功能十分有限。
3、新一代ERP需解決的問題
3.1 ERP從傳統模式向新型模式的轉變
中國的ERP系統最初就是從歐美等國引進的,在實施背景和管理模式上都不適合中國企業的實際,所以中國的ERP在轉型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如ERP與中國國情的結合、ERP管理模式國情化、ERP應用實施的關鍵因素等,由于未形成一個較全面的技術標準體系和標準,國內ERP開發商的軟件功能比較單一,軟件體系架構封閉,可配置性差,無法滿足不同行業和企業的業務變革需要,這是導致國內自主版權的ERP軟件產品化水平較低,企業實施的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新一代ERP系統的提出,要求研制與其相對應的標準和規范,這涉及到新一代ERP系統設計、開發、實施、應用等一系列的活動。從發展趨勢上看,ERP軟件的標準化將在各個層面上展開,具體包括:數據標準格式、實現技術、系統功能、工作程序與業務流程、與SCM、PDM等系統的集成、ERP軟件在企業的實施等。這些都將成為新一代ERP軟件標準化的重要內容。
3.2 彌補ERP與PCS之間的關鍵執行層
MES的實施相對與ERP的實施來說還基本上是一個真空階段,這就造成了嚴重的脫節。
在一個企業內部,ERP是在最早為公司信息化服務的各種MIS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ERP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中間層落后的執行效率根本不能適應上層的高效快速決策,MES為避免這種效率脫節應運而生。
3.3 商務智能的必要性
ERP和MES在處理數據的時候都面臨有一個共同的弱點,那就是智能程度不高,不能給決策者強有力的支持。而商務智能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陷。
商務智能通過對商業信息的搜集、加工、管理和分析來給決策者提供支持。它能將企業的各種數據及時地轉換為企業管理者感興趣的信息(或者知識),并以各種方式展現出來。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加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從技術角度看,商務智能的過程是企業的決策人員以企業中的數據倉庫為基礎,經由聯機分析處理工具、數據挖掘工具加上決策規劃人員的專業知識,從數據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幫助企業獲取利潤。
從應用角度看,商務智能幫助用戶對商業數據進行聯機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例如預測發展趨勢、輔助決策、對客戶進行分類、挖掘潛在客戶等等。
從數據角度看,商務智能使得很多事務性的數據經過抽取、轉換之后存入數據倉庫,經過聚集、切片或者分類等操作之后形成有用的信息、規則,來幫助企業的決策者進行正確的決策。
總之,商務智能就是從數據中挖取利潤。
4、基于商務智能的新一代ERP信息集成系統
基于商務智能的新一代ERP信息集成系統,在現代集成制造系統的框架內,研究基于ERP/MES/PCS三級結構的流程企業現代集成制造系統,并將商務智能建立在三級結構已收集原始數據的基礎上,彌補系統在分析、決策功能上的不足。研究現代集成制造系統技術架構、發展模式和發展策略,形成面向聯合型企業整體解決方案。具體框架如下圖1所示。
圖1 基于商務智能的ERP/MES/PCS三層結構
4.1 基于商務智能企業智能決策管理系統
ERP是面向操作的軟件,而BI(商務智能)是面向決策的軟件,兩者在功能上有著顯著的區別,BI需要建立在ERP系統已收集原始數據的基礎上,彌補ERP在分析、決策功能上的不足,但絕不是簡單的ERP附屬模塊。
BI與績效管理系統的整合,將使企業真正關注于績效管理的目的,把KPI從管理的“時尚”轉變成真正執行“工具” 在這個意義上說BI是績效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持,是整個績效管理體系的技術“骨架”決策支持。
4.1.1 BI與績效管理系統的整合
它包括了有效績效管理的全部主要過程,主要內容有:
①計劃、預算和預測,包括:戰略計劃、經營計劃、預算和預測。
②報告和績效考核,包括:報告、績效度量、分析。
③組織校準和責任。包括:監督個人結果和獎勵結果。
績效管理的操作進程中包括四個相互聯系的關鍵維度,流程、信息、人員/組織、技術,它貫穿于整個績效管理的全部過程和子過程,共同影響績效管理的實施效果。
4.1.2 決策/系統選型
進行決策支持是實現最終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決策支持所涉及的關鍵技術是:
①以模型庫為主體的決策支持系統,它對計算機輔助決策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②以數據倉庫和OLAP為新技術的決策支持系統,它為系統的實施開辟了新途徑。
③把數據倉庫、OLAP、數據開采、模型庫結合起來形成的綜合決策支持系統,這是更高級形式的決策支持系統 其中數據倉庫能夠實現對決策主題數據的存儲和綜合,OLAP實現多維數據分析,數據開采用以挖掘數據庫和數據倉庫中的知識,模型庫實現多個廣義模型的組合輔助決策,專家系統利用知識推理進行定性分析,它們集成的綜合決策支持系統,將相互補充、相互依賴,發揮各自的輔助決策優勢,實現更有效的輔助決策。
將三個主體結合起來,即利用“問題綜合和交互系統”部件集成三個主體,這樣形成的綜合決策支持系統是一種更高形式的輔助決策系統,其輔助決策能力將上一個新臺階。由于這種形式的決策支持系統包含了眾多的關鍵技術,研制過程中將要克服很多困難。
4.2 企業整體解決方案
首先面向流程工業且主要針對金川公司的MES系統全面上線,構建生產過程和管理層面的信息集成平臺,提升生產層面的信息化水平,同時為ERP系統提供及時準確數據的工作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個公司的信息集成,具體的方式是在ERP/MES/PCS三層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對決策的需求分析,再有目標的對三層中的元數據進行整合來構建整個企業的數據倉庫,在構建好數據倉庫的基礎上對金川公司原有的ERP進行升級,給ERP加上“BI大腦”,使決策更加智能,縮短決策所用的時間,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通過相應技術實現面向整個企業各個環節的決策支持。整體實施方案流程圖2如下:
圖2 金川公司信息集成方案圖
5、結論
本文中我們所探討的基于商務智能的新一代ERP系統主要解決了傳統的ERP信息系統決策程度不高的弊病,真正給決策者以支持,并且針對傳統系統提出了新的框架,最后擬把系統應用于該研究的背景企業金川公司。把商務智能融入傳統的信息系統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是應運產生于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企業電子商務化的大環境下,希望能給具體的使用者帶來效益,這樣才能去吸引他繼續使用并推廣出去。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m.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