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過程中,政府一定要做中小企業的堅實后盾,這樣才能加快和加深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的深度和廣度。上海市信息化委員中小企業促進中心主任顧偉華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顧主任認為,經過多年推動,我國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認識程度已有所提高,研發資金和投入的力度也在加強,應用環境有所改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但從總體上看尚處于起步階段。中小企業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與中小企業自身密切相關,還涉及到IT企業、第三方服務和政府服務定位等諸多因素。目前,制約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外部因素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IT企業在銷售產品與服務方面存在一些短期行為。一些IT企業的銷售人員為了實現高額利潤,有意增加需求、誤導消費,在產品銷售上存在著“就高不就低”,“重表不重內”、“重硬不重軟”的現象。有的IT企業只提供共性軟件,缺乏針對企業信息化真實需求的分析與設計;有的則只注重某一方面需求應用,缺乏相關應用之間的資源整合,往往使企業在信息化上投入很大,綜合效益很低。
第二,第三方服務市場尚未形成。由于中小企業缺乏既懂業務又懂信息化的復合人才,所以他們在選擇IT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時,選擇余地很小,需求描述也往往不夠清晰;而IT企業又以實現產品銷售為目的,與企業真實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縫隙。因此,中小企業信息化迫切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服務商,以溝通、協調甲方、乙方關系,幫助企業進行信息化規劃、設計、選型、實施、監理和評估,保護投資,提高項目成功率,從而彌補中小企業和IT企業自身能力和實力的不足,實現共贏。
第三,政府在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外環境方面急需改進。政府部門在營造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但目前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職能部門和機構在為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時,出于本部門職能考慮,經常出現定位重合,職能交叉,有的事情爭著管,有的事情沒人管,缺乏高效統一、合理分工的機制,也容易使企業無所適從。
解決這些外部因素的制約,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快速推進的重要前提,只有政府部門出面,通過“引導”、“推動”與“服務”等功能的體現,才能營造合適的外部環境并激發企業內在的信息化需求,從而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這也正是十一五規劃中,針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通過宣傳、展示、培訓,激發企業的信息化需求,引導建立健康有序的IT市場體系。可以通過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信息化整體規劃,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通過推廣“咨詢-監理-評價體系”機制,加強IT行業的監管力度及誠信體制建設。
其次,要運用政策、經濟和技術杠桿,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制定措施鼓勵中小企業主動進行信息化改造,把諸如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認證和資格認定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掛鉤。對獲得有關認證和認定的企業,要定期考核它們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成績突出者給予獎勵,不達標者取消其榮譽和優惠政策。還可以通過政府信息化帶動企業信息化,鼓勵企業通過電子政務系統來實現與政府之間的信息交互,辦理有關事務。
同時,要利用各方資源、整合社會力量,以優質服務和低廉價格降低信息化門檻,為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如可以建立企業信息化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成立專家組,聯合相關研究機構、咨詢中介、軟硬件供應商等多方資源和力量,開展企業信息化培訓指導、評估咨詢和宣傳推廣,幫助企業制定科學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等。
山西省經濟委員會信息中心副主任馮應國則認為,企業應尤其重視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工作。
“電子商務代表未來貿易的發展方向”,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國目前電子商務的外部環境、技術條件尚未具備,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接受和應用層次較低,電子商務的應用也處于初級階段,要盡快讓廣大企業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接受,抓住發展機遇更快地發展自己,靠企業有限的自身能力勢必難以跟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而貽誤戰機,所以必須由政府從宏觀上加以引導、推動和服務。
山西中小企業先天條件和現實基礎的不足,決定了企業信息化在網絡構建方面很難按照先進國家的模式,也就是說,走“intranet--Extranet--Internet”的路子不適合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而走“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路子更切合實際。基于這一認識和實踐,山西相關政府部門將把引導企業上網作為2006年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來抓,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1、以山西企業信息網為依托,建立服務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統一服務平臺。網絡以網絡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五庫”(即企業數據庫、項目數據庫、產品數據庫、人才數據庫和綜合信息庫)為基礎,開設了政府節點和企業在線兩大板塊,兼具政府站點和商務站點功能,為政務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提供信息平臺服務。
2、以實施“一網帶三網”工程為抓手,帶動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系統的信息化 以山西企業信息網為核心網站,帶動由機關局域網為主并聯系政府部門的橫向網、由市縣鎮三級信息網站組成的縱向網、由重點企業組成的企業集群網,力爭形成三網有機聯系、有效運作、有為服務。
3、以實施“山西省電子商務示范工程”為載體,完善“山西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功能,省電子商務示范工程的目的是建立山西電子商務ASP(應用服務提供系統),以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為基礎經營模式,建立一個網絡平臺、一個技術研發基地、一個人才培訓基地、一個網上中心市場、一個推廣服務體系、一套政策措施,把電子商務中心建設成為全省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宏觀指導、技術研究、信息咨詢、網絡支持的工作機構和服務平臺,成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市場溝通的橋梁,成為政府部門為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提供應用服務的有效載體。
而完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根本先要從引導企業上網開始,作為上網基礎,企業對IT設備的需求勢必增加,春季是中小企業業務調整的時期,這個時候正是中小企業更換產品的最佳時機,往往會形成相應的高潮,政府在這方面還需要多加引導和協調。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石家莊市中小企業局局長郭素芝如是說。
在石家莊市中小企業局看來,石家莊市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個社會信息化的一部分。如果割裂了政府和大眾的信息化來談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恐怕是無法實現的。目前從石家莊的實際情況看,整體的信息化水平也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從觀念層面和技術層面一齊推進,培育一個全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氛圍和環境。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信息化,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推動全社會的信息化步伐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目前各類中介組織的在這方面的服務還不到位,市場定位有待進一步調整,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IT采購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先決條件和硬件基礎,只有有了可實現信息化的必要裝備和工具,才有可能談信息化建設。但僅有了裝備也還是遠遠不夠的,剛才也提到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單就企業層面來說,它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想讓企業掏出錢來購買IT設備,就必須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而目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還僅僅處在辦公自動化、會計電算化和互聯網瀏覽等較為初級的階段,在這種基本需求被滿足后,除老化更新外,企業是沒有進一步購買高端設備、配套設備的積極性的。石家莊市中小企業局感覺在這方面將IT設備的生產廠商和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資源整合,設計摸索出一條使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得到更大利益(或壓縮成本或或的更廣闊的市場等等)的發展道路,才能夠從根本上推動廣大中小企業大規模購買各種高端和配套齊全的IT設備。這是一個各方面都能受益的過程,也是推進全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過程。
“十一五”期間石家莊市中小企業局在全市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定位主要是努力強化服務手段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對民營經濟的領導。確實把民營經濟的發展擺在重要位置,講在口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真抓實干,形成合力。將民營經濟的發展納入到各級各部門崗位目標責任制,嚴格獎懲。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國家、盛市明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沒有落實的要落實,沒有落實到位的要到位。對全市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要予以扶持和獎勵。農村各口的扶持資金,國家沒有特殊要求的要捆綁使用,統籌考慮,向扶持民營經濟傾斜,重點完善民營經濟的發展條件。
3、改善融資[]條件。積極樹立誠信意識,以誠信改善銀行的手段和態度。具備條件的企業要積極上市融資;有一定實力的企業,要將經營拓展的資本運營的領域,帶動小企業發展,也實現自身的快速擴張。加快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到2005年6月,全市擔保機構37家,擔保資金4.76億元,市政府要求,各縣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擔保資金不低于300萬元,勢頭不錯,預計“十一五”期間,全市中小企業擔保金累計達到8億元以上,達到40億元的擔保能力。
4、增強輿論宣傳。多正面宣傳民營經濟的典型,減少和杜絕那些不具有普遍性的反面典型的渲染、炒作。要分階段、分重點宣傳民營經濟的亮點,包括企業、產品和人物。保護企業的榮譽,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個人合法財產不受侵害。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做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堅實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