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電信運營咨詢事業部總經理程意平認為:中小企業用戶需求的個性特色與電信運營商業務供給的不完全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產業鏈“茂盛”與產業鏈整合不到位,是影響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發展的根本。
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的巨大潛力,與電信運營商轉型碰在一起了。實力雄厚的電信運營商如何看上了中小企業信息化這個市場,他能滿足中小企業信息化個性化的需求嗎?
電信轉型的關鍵棋子
2005年8月8日成立了旨在開拓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的“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聯盟”。這一聯盟是由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集團牽頭,聯合微軟、聯想等八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成立的,目的在于通過產業鏈協作,為廣大中小企業創造良好信息化建設基礎環境,提供一體化的服務方案,進而拓展中小企業用戶市場,為電信業開辟一塊蘊含巨大潛力的增量市場。這對于3G仍停留在探討階段,增值業務還在“襁褓”中,亟須借助增量市場來保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中國電信業來說,無疑有著重大的意義。
中國電信在“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聯盟”成立的同時,正式推出其傾力打造的、旨在服務于企業信息化的“商務領航”全新客戶品牌。這是中國電信實施從基礎電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戰略轉型以來的重大舉措。
無獨有偶,2005年6月15日,中國網通“寬帶商務 網通天下??2005中國網通商務客戶解決方案巡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網通的巡展將經歷12個城市,巡展活動以“寬帶商務 網通天下”為主題,主要面向以中小企事業單位為代表的商務客戶群體,重點推廣中國網通集團公司評選制訂的“商務客戶優秀解決方案”。中國網通寬帶聯盟的合作伙伴?華為、上海貝爾、中興通訊三家合作企業代表對活動即將產生的深遠影響表示信心十足。
電信運營商急切啟動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主要驅動力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是信息化進程和產業發展需要;第二是來自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從基礎電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必須要求電信運營商服務于中小企業客戶和市場;第三是用戶需求。隨著中國電信產業在商務領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需求逐漸增加,并從單一的服務轉向要求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服務。
因此,電信運營商涉足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是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的戰略選擇。
需求個性化
從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特征看,呈現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特色。表現為:
首先是軟件需求增長迅速,在IT投資中比例逐漸增大。2004年,中小企業IT應用市場取得較大發展,軟件增長尤為明顯,軟件投資總額為171.6億元,占整個投資總額的15.8%,比2003年增長了2. 2個百分點。從2004年中小企業IT市場的結構來看,中小企業關注的焦點從以往重視財務軟件轉變為以整個企業的協同辦公解決方案為主。隨著中小企業逐漸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并注重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其管理信息系統將會加強,從而帶動軟件快速增長,在以后的2~3年,比例將進一步增大。
其次,IT服務受到中小企業用戶更多關注。2004年,在中小企業IT應用市場中,IT服務投資總額為132.5億元,占整個IT投資總額的12.2%。中小企業IT應用趨勢由硬件向軟件和服務的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對服務的需求將愈發突出。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逐步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所需的服務也逐漸從硬件維護轉向系統維護、IT咨詢等方面。中小企業重視通過咨詢服務確定企業自身的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打造適合企業本身發展的信息化建設流程。在未來幾年內,隨著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推進,中小企業在網絡服務、IT咨詢、電子商務等方面都會有良好的需求。
第三,個性化IT應用逐漸凸顯。2004年,中小企業IT應用存在著行業、地區、水平上的差異,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和特點的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需求,加之中小企業資金、人才的缺乏,導致了中小企業在IT產品的投資和解決方案以及信息化的整體實施上都要求適應性和靈活性,個性化的需求日益明顯。中小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行業化、本地化和個性化的需求直接推動IT產品和解決方案向行業細分發展。
結構性矛盾
而從目前電信運營商所提供的業務產品看,難以完全匹配中小企業的需求。無論從軟件產品的提供上,還是從適應中小企業IT應用趨勢由硬件向軟件和服務的方向發展上,以及滿足中小企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需求上,運營商的業務產品供給都存在著不適應狀況。
目前電信產業鏈無論從長度上,還是從幅度上,都發展迅速,特別是在增值電信產業鏈上。產業鏈所涉及到的行業、業務、企業性質等層次多,范圍廣,未來的3G業務將更是如此。
中國電信的“商務領航”和中國網通的“寬帶商務”業務的推廣都涉及到產業鏈上眾多的產業主體,特別是要提供“一攬子”電信解決方案,必須動員產業鏈上所有的企業,讓整個產業鏈的主體充分參與。
中國電信領頭推出“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聯盟”,與產業鏈上的主體設備廠商、SP、系統集成商進行了捆綁,也是體現了產業鏈合作和整合的需要和理念。
在具體操作中,運營商起到的是一種紐帶作用,一頭連著最終用戶,另一頭連著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內容提供商等產業鏈的其他環節。實際上,盡管運營商在產業鏈上起著主導作用,但要真正號召和組織起產業鏈上的主體,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有效的服務,還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在解決這一問題上,運營商將面臨著重大挑戰。
目前,運營商對產業鏈管理能力仍然薄弱。電信產業的產業鏈經歷了幾個階段。
在基礎通信業務的價值鏈中,運營商直接面對市場和用戶,較少有其他參與者。在電信增值業務價值鏈中,運營商是整個市場的主導者和主控者,通信設備廠商、終端廠商、增值服務商、內容提供商等眾多主體緊密結合而形成一個相互配合、相互依賴的“生態群落”。這一產業鏈上,運營商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但仍然薄弱。
但總體上看,運營商對產業鏈的管理仍然滯后于產業發展。如對產業鏈的管理仍然采用“強勢”管理,而不是市場驅動;對業務的開發、設備的開發處于被動,而不是主動;對市場需求反應滯后于用戶需求變化等。
因此,電信運營商目前整合產業鏈的力度和幅度還遠遠不能滿足調動產業鏈所有主體積極性的要求。
運營商的戰略選擇
面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的增長趨勢,電信運營商必須緊緊把握這一機會,推進企業向綜合信息服務商的戰略轉型。
1.不斷探索開發出本地化的適合企業應用層面的解決方案
針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需求個性化、多元化與電信運營商業務產品供給不完全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以及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具有信息化成熟度低、需求導向性、系統結構精簡、追求較高投資回報率、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弱等特點,電信運營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解決方案應遵循“需求導向、重點突出、實用適用、快速實施”的基本原則,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主線,不斷探索開發出本地化的適合企業應用層面的解決方案,準確把握相對應的潛在市場群體。
2.利用3G契機,繼續完善產業鏈,提升管理能力,全面向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
針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產業鏈豐富、層次多與電信運營商目前整合產業鏈的力度和幅度的不適應存在根本性矛盾,電信運營商應該充分利用3G契機,以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完善產業鏈。
建立在3G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需要運營商聯合通信設備廠商、3G終端廠商、增值服務商、內容提供商等一起來繼續建立和完善一個全新的3G產業鏈,包括建立適應新生態環境下的業務模式、合作模式。這就需要運營商全面提升產業鏈的管理能力,與產業鏈上的其他主體結成戰略聯盟,達到相互之間在技術、資金、信息上的共享,以此來促進產業價值鏈的整合,更周到地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
3.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業務創新,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開發增值電信業務和新產品的開發,如基于NGN、3G、IPv6的新業務和新產品。在用戶基本通信需求被滿足以及基本通信業務“增量不增收”的環境下,增值電信業務成為運營商新的業務增長點。
2003~2004年,寬帶接入業務和小靈通業務促進了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業務收入以兩位數幅度增長,新業務貢獻超過80%。2005年,新用戶有以寬帶替換窄帶撥號方式的需求,現有用戶則有對帶寬升級和對寬帶應用的需求。
從滿足用戶的需求角度來看,3G業務和目前的電信業務均能滿足用戶在交流和溝通方面的基本通信需求。但3G業務的高帶寬優勢將會促使運營商引導和激發用戶在移動數據業務方面的潛在需求。高端商務用戶對視頻通信、VOD、無線高速上網等業務的需求在未來幾年的需求將增長迅速。
加強行業電信應用解決方案的開發。將電信產品與其他行業(如民航、銀行、電力、金融等)的產品進行捆綁和提供電信整體解決方案。
延伸電信運營商服務價值鏈。作為電信產業價值鏈的主導者,運營商具有開展電信價值鏈上所有服務的有利條件。通過與產業鏈的其他主體合作,開展全價值鏈的電信服務應該成為運營商實現向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的一個標志。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中小企業信息化 如何解決產業結構性矛盾